隆阳区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大春粮食生产的指导意见
- 索引号
- 01525685-0-/2022-0422003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府文件
- 文 号
- 隆政发〔2022〕7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2-04-22
隆阳区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大春粮食生产的指导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生产的决策部署和省市有关要求,稳定粮食生产,保证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经区人民政府研究,现将全区2022年大春粮食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一号文件及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面积、调优结构、提高单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二、目标任务
2022年,全区大春粮食播种面积74.54万亩,实现粮食总产43.24万吨。其中:水稻11.05万亩、总产7.74万吨;玉米55万亩、总产30.64万吨;薯类2.9万亩、总产1.84万吨;大豆2.38万亩、总产1.1万吨;杂粮3.21万亩、总产1.93万吨。
三、主要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扛实粮食生产责任
1. 立足新发展阶段,提高思想认识。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要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认真领会,把握核心要义,充分认识到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2. 贯彻新发展理念,调整产业结构。高度重视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和省委第七巡察指导督导组对粮食安全专项检查反馈意见,以东河流域种植业结构优化为切入点,进一步调整全区粮食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口粮生产的保障能力。针对结构矛盾发力,推进以水田为载体的稻鱼共增等“水稻+”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实施稻菜、稻豆等水旱轮作良性耕作制度,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2万亩,实现玉米产量基本不减,增收一季大豆的效果。
3. 突出实效性导向,落实惠农政策。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发挥粮食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精准识别补贴对象,确保补贴资金安全规范有效发放,做到补贴政策落实落地见效,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区级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级扶持资金,用好用活产粮大县奖励资金,项目扶持资金要向新型经营主体和粮食功能区倾斜,加大对种粮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种粮综合效益。
(二)着眼耕地保护,筑牢粮食生产根基
4. 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确保耕地数量。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5.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有效整合涉农部门相关基本农田建设资金,突出水利建设重点,突出山区、半山区中低产田地改造,突出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套,突出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紧紧抓住有利施工条件,高质量完成省级下达的第一批6.74万亩建设任务。严格项目管理,健全管护运行机制,确保年度建设任务如期保质保量完成。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统称“两区”)划定工作,加强“两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74.75万亩“两区”建得好、管得住、应用好。
(三)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粮食生产质量
6. 保护种质资源,做强农业“芯片”。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广泛收集、妥善保存、深入评价、共享利用、积极创新,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作为建设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建立玉米制种基地1.03万亩。依法查处假冒伪劣种子等农资产品问题,严防坑农、害农事件发生。
7. 抓好科技示范,带动增产增收。通过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一是抓好粮油产能提升工程。加强农作物科技示范推广,推广杂交水稻旱种试验示范0.3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万亩。二是抓好绿色植保工程。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病虫绿色防控50万亩、专业化统防统治75万亩,重大病虫害防治面积400万亩次。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确保重大病虫害不暴发成灾、植物疫情不恶性蔓延。三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开展化肥零增长行动节肥试验,推广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64万亩。
8. 提升农机水平,推进机械化进程。加大新型农机具的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鼓励支持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和农机大户增强作业服务能力,督促指导农机手做好农机保养、维修工作,及时投入粮食生产,实现粮食生产耕作、收获等主要作业环节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解决季节性劳动力紧缺矛盾。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以水稻机插秧和仓储烘干为突破口,拓展农机作业领域,扩大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化肥深耕、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等农机化新技术应用面积。
9. 加强监测预警,科学防灾减灾。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理念,做好科学防灾、有序抗灾和高效救灾工作。加强灾情监测,密切关注重要时节的重大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制定完善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灾害性天气的持续效应,最大程度规避冬春干旱常态化给农业生产的灾害。大力推广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特别要加强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防控,及时发布病虫预报,做好统防统治、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确保草地贪夜蛾不大面积连片成灾。扩大种植业保险覆盖面,全年投保种植业保险61万亩,重点推进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农业保险,不断扩大粮食作物政策性保险的覆盖面,防范和降低种植风险。做好救灾备荒种子管理,严格按照《隆阳区救灾备荒种子储备管理办法》规定,储备好区级救灾备荒种子,保障灾后生产物资需要。
附件:1. 隆阳区2022年大春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表
2. 隆阳区2022年大春粮食生产主要科技措施表
隆阳区人民政府
2022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