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共产党员候选人、全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先进典型左仁杰扎根于这片热土;
●全省网格化服务管理现场会在这里召开,各地都来学习连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宝贵经验;
●推行信访六项制度破解发展难题的做法,成为全省践行群众路线积极推广的群众工作样本;
●创办民意引领政务的民声回应,成为全市率先以民声为来源,用电视形式直播整改成效的党政体系。
这些声音发自同一个地方——隆阳,这些变化源自同一个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隆阳人亲切地把这次活动喻为一场春雨。
春雨润隆阳 硕果惠百姓
——隆阳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显成效侧记
今年2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隆阳大地上发起,党员干部在“为民、务实、清廉”的阵阵清风里开始了一场洗礼,“反四风、心系群众”成心声,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成行动。在一个个爱民为民的忙碌身影里,百姓的心田涌动着一股股暖流…….
审视:为民新风阵阵来
火车跑得快,全看车头带。活动怎么搞,从哪里入手,搞成什么样?省、市、区各级领导和督导组用行动,给出了坚定的方向。
今年2月,省委第五督导组组长、原省政协副主席和占钧到保山后,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活动开展的经验和困难,并与基层干部一同研究对策和解决办法,板桥镇是和占钧走访最多的地方,他在板桥调研中常说:“板桥镇基层党组织队伍数量大、类别多、范围广,将板桥作为调研点能对全市组织生活会提供有价值的经验。”他总是深入村组与党员座谈,手把手帮教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并汲取宝贵经验。板桥镇也在省委督导组的直接指导、督导和引导下,成为全市群众工作经验的样板田,今年来,该镇就推出了“三同”、“1311”群众工作法。
2月18日,全区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上,市委书记李正阳对隆阳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点。19日,李正阳深入芒宽乡调研,与干部群众座谈,倾听群众意见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他用实际行动传递出一个声音:“要广开渠道听取民意,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活动成效显不显,全看一把手怎么带”,副市长、区委书记耿梅深有这样的体会,她听民声、访民意、解民忧,发动群众一起改变生产生活。2014年,她在挂钩蒲缥镇塘子沟社区的基础上,又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各种问题凸显的瓦窑中和村作为挂钩联系点。上门走访小组长、致富带头人、贫困老党员、低保户,听取他们的意见,送上自己的联系电话,是耿梅挂村后的第一件事情。有了群众基础,耿梅又组织基层干部学习参观,帮他们理清发展思路,并带领村组干部共同发动群众,民主商议群众最想做的事情。当修建村庄道路成为共识后,耿梅多方筹措协调,采取“一事一议”补助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社会捐助一点、投工投劳一点的方式,于一个月就修通了村内道路,期间村都是群众自发参与建设的感人场面,大家说:“书记带头干,我们有底气”。在“一把手”的带头示范下,全区相关部门也积极融入到建设中来。水务局架设了人畜饮水和灌溉沟渠建设,交通局优化了道路建设方案,财政局给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信局为村级活动场所配置太阳能灯、购置音响器材,供销社指导成立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业局实施“机插秧”样板田……一个合力共建的美丽村庄快速呈现。
耿梅在基层实践中的群众工作经验以上率下,成为隆阳各级干部学习群众工作方法的标杆,悄然改变着干部的群众工作面貌。3月15日至16日,区级四套班子在善洲林场开展集中学习及立行立改专题讨论会,常委们以善洲精神为镜对照自己,主动找差距,剖析自身“四风”方面的问题,并将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信访制度改革、窗口服务单位提质增效、基层党组织建设等21个问题定为全区立行立改事项,制出横道图,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7月17日至18 日,一场动真碰硬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在常委班子中召开,会上批评坦诚尖锐、针针见血、“辣味”十足,对每位同志的批评时间都控制在30分钟内,每位同志都对其他同志提出至少2条批评意见。会议以“钉钉子、啃硬骨头”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破除“四风”之害。
回看隆阳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一条清晰的脉络呈现,那就是一路立行立改,让群众一直看到变化和希望。
聚力:务实新举兴作风
直面问题,首先要找准问题所在。那什么是群众最关注的,怎样听到最真实的声音,各级各部门在深入的学习教育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群众提、自己找、对照查、上级点、互相帮,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开通民声热线、面对面座谈、问卷调查、联村入户、设置意见箱、专题讨论会等形式,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2万余条,查找到突出问题10253条,提出立行立改事项3368条,全区快速形成“到群众中去,最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共识。
在区级机关,围绕科学民主决策、党务政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问题, “一把手”带头开展学习教育,带头开列“四风”问题清单,带头交心谈心,带头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和批评意见清单,带头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立行立改,带头深入一线。今年来,腾退办公用房、公车制度改革、三公经费缩减等制度改革都首先从区级领导率行……据了解,全区公务用车未超出核定编制,都统一张贴了公务用车标识;共清理腾退办公用房面积10721.21平方米,14家单位实施调剂整合使用5988平方米,计划分三批于2015年6月30日前搬入完毕;“三公”经费支出1626.92万元,同比减支1215.29万元,下降42%。
在离退休党员中,针对老干部关心中心工作和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在职干部为他们送学上门通报进展、将集中学习安排到家门口,老干部应邀参加各部门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参观城市发展建设进展等,活动中,离退休老干部为党委政府转递着群众对党政工作的意见建议,又向群众宣传活动成效。
在执法监管部门,围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阳光执法,在城市农村推行网格化治安管理,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大力开展“联村法官”活动,在基层一线建立 “一村一法官”工作长效机制。今年2月,区法院被表彰为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5月,区检察院也荣膺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
在窗口服务行业,围绕便民服务、高效服务、优质服务,以集中审批权限、服务质量提质增效为目标,大力推进区、乡、村、组政务服务四级联动制度,在各级各部门集中开展整治机关五病、提升服务质量活动。
在学校,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公平的问题,该区从今年3月开始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制定出台《隆阳区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招生办法》,首推免试入学,在乡镇采用单校划片,在城区采取多校划片、随机派位方式进行。
在卫生计生系统,针对群众看病难、非法行医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卫生部门以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和农村为重点,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重拳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诊疗的“黑诊所”及游医、假医。同时广泛宣传非法行医的危害以及如何鉴别非法行医行为,引导群众杜绝非法行医。
在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里,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集中学习难、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该区通过下派常务书记、指导员、送学上门、领导讲党课等方式,依托网络等媒介,防止出现活动“盲区”。 保山优昊实业有限公司用“三学三感恩”成为突出代表,“三学”:即每天早上晨会学、微信平台相互学、各车间党小组讨论学。“三感恩”:即每天利用早、中、晚三餐时间,党员职工写好感恩条贴上文化墙,感恩内容联系活动开展、相互帮扶等。
在村和社区,围绕联系服务群众、加强民主管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采取区级领导挂钩软弱涣散党组织制度,以上率下,联动各级各部门力量,带领群众修道路、通沟渠、上项目,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蒲缥镇塘子沟村群众投工投劳,共同参与村庄建设;中和村干部群众从环境卫生整治入手,呈现上下联动新气象;水寨乡海棠洼社区走出一条绿色生态致富之路,解决了群众“行路难”、“人畜饮水困难”等民生问题。
改变:清廉新种惠民生
各级各部门亲民爱民蔚然成风,拧成一股力量:那就是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小事改起,从解决群众饮水、行路、卫生、办事等生产生活困难做起,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一看群众家门口有了代办员。“代办员”是隆阳2014年的民间热词,这一年,全区3181名村组代办员跑完了群众办事的最后一公里。为方便群众,很多代办员把公章背在身上,电话24小时开机,像“110”一样有事必应、有难必帮,随时随地办理事项,水寨乡水寨村的代办员郭海燕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说: “群众的事再小也不耽搁,别看每天忙的只是小事,但每天多做一点,做好一点,那就大不一样了!”据了解,在区、乡、村、组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城乡全覆盖的基础上,隆阳实现30个区直单位、305项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结,乡、村、组级设立了18个为民服务中心、309个村(社区)为民服务站,民政、社保、计生、新农合等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实行集中办理,共接待办事群众60万人次,办理事项113万件,其中代办员办理事项16.8万件。据数据显示,该区2014年实施集中审批的投资项目106个,项目概算总投资133.3亿元,办理时间较法定时限缩短1214天,审批时限平均提速38%以上。
二看基层群众有了主心骨。基层村(社区)党组织,是党推动落实各项工作的神经末梢,这里灵不灵,决定了工作行不行。为夯实基层党组织,隆阳围绕10个重点问题分类定级,采取倒排方式确定了58个软弱涣散党组织作为整顿对象,建立了区级领导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联系点,全面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在班子力量方面,采取上级党组织选派,群众推荐等方式选齐配全;在经费保障方面,从2014年起,每年给予每个村组1000元的工作经费,并全面落实了村(农村社区)干部的岗位补贴。在基础建设方面,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区51个无房、危房及不能满足基层组织办公活动需求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三看百姓诉求有了民心门。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一件件化解,领导联合多部门每周五现场接访排民忧……一场真诚的信访改革改变了群众的诉求方式,今年5月来,隆阳推行信访交办领办、领导定期分类预约联合接访、领导干部下访、信访联席会议、历史遗留问题督办、城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六项制度,着力推动信访突出问题化解。如群众普遍关注的红花安置小区建设进展问题,该区通过征迁群众自愿报名,每周五统一乘车到红花安置小区现场参观和交流座谈,相关区直部门及乡镇(街道)就群众诉求现场答复。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区信访局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12件731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件次减少59件,下降19%。
四看群众的生活环境焕然一新。“4+X+1”这个崭新的符号,融入了全区所有干部群众的合力,这是隆阳提出的中心城市综合整治模式,“4”即指网格化管理、规范交通秩序、批发市场规范整治、环卫保洁及园林绿化管护。网格化管理把中心城市划为24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1位区级领导挂片督促指导,由相关单位组成责任单位来共同推进网格面上的集中整治。交通秩序整治、批发市场规范整治、环卫保洁及园林绿化管护工作则结合网格化管理同步开展。“X”是在城市综合整治中没有被列入以上四项重点工作之外的问题,“1”是加强舆论的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媒体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如今,干部群众齐抓共管城市综合环境的局面已初步形成,环境正一天天美起来。
五看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6月18日,云南省网格化服务管理现场推进会在隆阳召开,全省各地对隆阳“6995”工作的成功经验给予高度评价,一时间,隆阳网格化服务管理做法成为焦点。据悉,隆阳区将20个城市社区划为443个网格,把社区居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划为“十户联防”群组,整合维稳员、治保员、调解员、村民小组长、小区物管等力量,为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做好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服务联系群众等工作。工作中,网格员都配备了手机综治通,将社管综治信息系统与6995”信息平台并轨运行,编织了一张纵向贯通省、市、区、乡、村网格。目前,全区3369名网格员已上报信息9235 条,上报事件信息968条,现场处理居民诉求1285件,调处邻里矛盾596起,协助居民办理审批事项389件,实现城市社区“治安联防、警民互动、邻里互帮、生产互助”的良好局面。
回声:为民新举赢民赞
伴随教育实践活动的推进,惠及民生的事情一件件办实办细,群众是最大的受益者,同时受益的还有广大党员干部,左仁杰等一批先进典型涌现,党群干群间演绎着鱼水深情。
“2213889”,这个热线电话号码被群众广为传颂,百姓对它从不信到将信将疑,再到积极拨打,它是一部民情热线。热线24小时畅听,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通过电波传递给党政部门,再用电视新闻形式做出回应,集中反映民生、干部作风、具体事项三类内容,让群众在栏目中看到干部做事的身影,可以质疑、监督、互动,督促职能部门及时干、干真事、真干事,从而听民意、解民忧、回应群众期待。栏目自5月开通,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21起,播出栏目20期。为确保服务工作更加长效,栏目完善了热线电话全天候接听制、民情分析每月例会制、来电来访交办制、意见整改结果公告制、播出效果回访制。
最检验干部作风的时刻,是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4月12日,永昌街道办事处呢喃山发生森林火灾后,市、区党政领导亲临一线,组织发动广大军、警、干部群众5000余人5天4夜奋战扑救一线,干部们不畏艰险,带领群众击退火魔,前方浴血,后方保障,干部不懈的坚持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和高度赞誉。7月 28日,瓦房乡喜坪村上坪组发生稀性洪流灾害后,市、区有序组织300多名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在救灾一线,领导干部不顾个人安危,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置于首位,昼夜搜救排险,带领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工作,曾有媒体这样评价隆阳的干部:“他们擂响了一面救援战鼓!”
征迁工作,是城市建设发展中绕不开的难题。今年8月,针对保山中心城市规划区内居民个人违法建房问题,隆阳实行区级领导挂片、区直部门挂组、干部包户责任制,入户一对一开展政策宣传和劝阻违建工作。工作中,干部们穿农家衣、说农家话、进农家门、办农家事,打比方、举实例、算经济账,耐心细致向群众宣传相关政策、解读法律法规,用真情打动群众,做通思想工作,很多群众纷纷停建并自行拆除违建。
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转变,群众有目共睹,但群众最为关心的是,这样的劲头能保持多久?我们在一份份开具的整改清单里,一项项落实的工作制度中找到了答案。在区级领导班子的整改清单里,9个方面46项专项整治任务,都明确了整治内容、目标、措施、责任和时限。对列入“整改清单”事项,均建立了专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整改一项、销号一项。对进展缓慢、拖着不改的,严肃批评教育并通报。围绕解决“四风”方面突出问题,隆阳对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公车、干部、经费等监督管理机制,公务接待、职务消费、公款消费、权利公开等运行机制进行梳理,列出清单,认真做好废、改、立工作,将活动成果制度化、长效化,真正让教育实践活动“为民务实清廉”之风常态化,让这场春雨无声地滋润隆阳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