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隆阳区乡村振兴建设的示范区,芒宽乡深入调研、反复思考、积极谋划、统筹实施,以“三项举措”做好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做优一产,在全面转型升级中实现平稳发展。培育特色咖啡文化,引进有实力的咖啡企业,从源头种植到产品加工,再到品牌包装、线上售卖,实现统一集中管理,摒弃传统为第三方加工的生存模式,创办自己的咖啡品牌,形成一条龙式的发展产业链,稳固咖啡产业发展。目前,共种植咖啡3.16万亩,总产量4268吨,按照目前每公斤10至12元计算,产值为4694.8万元。制定全乡蔬菜、热带水果种植片区规划,以上中下三片区域进行划分,上片以坚果、蔬菜和柑橘为主,中片以柑橘、牛油果为主,下片以荔枝、芒果为主,在以片区种植为主的基础上,持续巩固万亩柑橘种植基地建设,打好“万亩柑橘”这张名牌,将柑橘产业发展与观光农业进行有机结合,持续深挖建设一个一年四季都有水果成熟的干热河谷热带水果品种园;将水果产业发展与节日活动有机结合,通过举办烫习村荔枝节,不断提升芒宽荔枝的影响力,扩大荔枝的种植规模,提高荔枝的种植品质;将水果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利用古树芒果村落开发综合旅游项目,依托芒果种植产业发展二三产业,逐步实现产业巩固、群众增收的目标。积极引进生猪养殖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母猪繁养+仔猪佘养”的方式发展生猪养殖业;按要求上报申请隆阳区肉牛养殖贴息贷款,鼓励广大养殖户入股隆阳区伟农农牧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实现入股分红。伴随着芒宽乡孔雀山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的建成,芒宽乡开启了“万头生猪、千头肉牛”的养殖规模。目前,全乡牲畜存栏200头以上育肥猪厂17个,50头以上肉牛厂4个。调整蚕桑布局,形成以江东三村为主要种植地的种养区域,达成与保山市凯喜雅绸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议,公司负责指导农户种养蚕桑和收购蚕茧,提供适宜品种、统一技术规范、全方位科学养殖,全面提高养蚕种桑的经济效益,减少其成本消耗,利用标准化的技术,全面推进生产标准化,保证其养蚕种桑过程中的无公害化与生态化。目前,全乡种植蚕桑5851亩,养蚕5688张,交售鲜茧14.81万公斤,产值611.22万元。
做强二产,在全面调整结构中实现快速发展。依托芒宽乡冷链物流交易中心,主动对接企业和个人,将冷库出租,将特色水果和蔬菜通过冷链物流进行运输,实现产销一体化发展,逐步打开芒宽水果的“北上广”运输路径。引进企业入驻芒宽,投资建设加工厂,以芒果、荔枝、柑橘、咖啡的深加工为主,创建集“种植、采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做到科学合理种植、统一技术规范、统一片区采收、统一精细加工、统一全面销售。坚持以“绿色生态”为主方向,继续扶持糖厂的发展,加快形成“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做活三产,在全面优化布局中实现跨越发展。芒宽是一个拥有21种少数民族聚居且少数民族人口占64%的乡镇,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奠定了芒宽厚重的民族文化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芒宽乡牢牢抓住“民族文化”这个灵魂,将民族特色融入到芒宽民族风情特色小镇规划,将民族传承融入到芒宽的旅游发展规划中。在柑橘、荔枝、咖啡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上,芒宽乡进一步打造以“采摘体验、农家休闲、旅游康养”为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高度融合起来,实现一体化发展。同时,根据云南省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工作会议的相关要求,芒宽乡把建设半山酒店作为重要抓手,坚持“生态优先、因形就势、凸显亮点、一步一景”的原则,不断优化建设选址意见,初步储备了6个半山酒店群建设项目。[何艳 王晗]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