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周报—七月第三周隆阳区“7个专项”推进情况

索引号
01525699-X-/2021-0722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卫生健康局
公开目录
爱国卫生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1-07-22

隆阳: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周报—七月第三周隆阳区“7个专项”推进情况

一、牵头单位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推进情况

(一)清垃圾方面

区住建局完成对全区垃圾处理点摸底清查。截至目前,全区17个乡镇(街道)共290个行政村,其中290个行政村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收集处理,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为100%;共有1618个自然村,均已实现固定1名及以上保洁员全覆盖,共聘用保洁员3693人对生活垃圾有效收集处理,自然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为100%。全区共有垃圾收运中转站5个(汉营站、东城站、金鸡站、板桥站、汉庄镇)、正规垃圾车204辆(不包含各村的拖拉机和三轮车在内)、热解炉及焚烧炉533个、垃圾箱(勾臂箱)1639个、垃圾桶7889个、垃圾房(池)651个。原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芒宽乡勐古村磨房组大罗坑经过整改,已完成系统销号和国家app核查验收消除,不断强化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排除整改,已实现全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清零。

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创卫志愿活动。7月16日是创卫环境日,区农业农村局以节日为契机,组织清扫单位办公室区域,清除垃圾和铲除杂草约0.5吨。同时出动24人到杏花社区黄纸房村网格责任区进行网格化管理,配合社区开展“10户联防”管理模式,入户24个网点进行宣传,宣传内容一是再次排查辖区居民疫苗接种情况,二是德宏洲返乡人员排查,三是进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迎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宣传。

区综合执法局近期紧紧围绕“三个重点”开展工作。一是重点推进垃圾分类进小区工作。保山中心城区共有居民小区770个,截至7月19日中心城区范围内共设置587组4分类垃圾桶,覆盖居民小区720个,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3.51%。二是针对商场周边及重点区域开展集中整治。本期共发放《关于规范保山中心城区车辆停放秩序的通告》378份,共规范乱停乱放机动车269起,非机动车131起,共享单车46起;违停贴单19起,清理流动摊贩198起,清理小广告和布标21起,清理占道经营124起,制止噪音扰民18起,乱丢乱扔26起,不文明行为153起。三是重点开展保山中心城市建成区餐饮服务场所及洗车场(点)整治工作。截至7月19日,共排查餐饮服务场所1250家,洗车场(点)132家,本期内共开展排查餐饮服务场所656家,洗车场(点)36家,发现问题现场交办,督促立行整改。

(二)扫厕所方面

区住建局完成对全区公厕情况摸底清查。截至目前,全区公厕实现“三无三有”已达标163座,“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已达标450座,“三净两无一明”已达标299座。旱厕消除完成205座,其中学校旱厕消除188座、城镇旱厕消除17座,录入云南省城镇公厕信息系统公厕182座,录入云南省住建厅综合统计系统镇区公厕70座。结合创文创卫要求,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旱厕消除工作。开展保山中心城区旱厕排查,主要针对保山中心城区4个街道(兰城、九隆、青华、永昌),共排查处旱厕56个,其中公共旱厕36个(兰城7个、九隆24个、永昌5个),户厕旱厕20个,均在九隆街道。2021年7月19日召集各街道在区住房城乡建设局7楼会议召开旱厕消除推进会,截至目前,对排查出的56个旱厕已启动消除工作,兰城街道已整改完成6座,1座正在整改;九隆街道已消除23座,剩余11座正在整改;永昌街道5座正在进行整改。

(三)勤洗手方面

区住建局完成对全区洗手设施摸底清查。全区学校、公共厕所、医疗机构、集贸市场、公园广场、客运站等重点场所洗手设施共计划新建和改造提升1205套。截至目前,完成新建改造1317套,其中新建完工683套,完成率100%,改造提升完工634套,完工率100%。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在保山中心城区广场绿地、街头公园区域及人流量较大区域建设76座洗手设施,目前已新建完工84套,并全部投入使用。由区住建局建设的76座洗手设施,于2021年6月已全部移交给区综合执法局进行日常维护管理。

(四)净餐馆方面

市区迎国卫复审暗访动员会以来,区市场监管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072人次,检查各类餐饮经营单位6118家次,共组织整改中心城区集贸市场和餐馆督查反馈问题429个,停业整改99户,封停整顿16户,立案查处5户。下达整改文书490份,口头责令改正196户,系统“净餐馆”数据2340户,完成“餐饮安心码”扫码达标2000户,完成率85%。本期内完成各类餐饮经营单位检查共318次,发放“餐饮安心码”注册扫码宣传单3500余份,新增“餐饮安心码”扫码监管980户。餐饮卫生的检查中,发现有14户卫生情况较为严重(垃圾堆放未及时处理、物品摆放杂乱、地面有积水),6人未穿戴齐全工作服(部分无工作帽),1户存在厨房布局不合理问题,客人可以从厨房通过,有3户后厨流程不合规,2户厨房地面积水湿滑,4户库房混乱,1户存在三防设施不完善,冷藏不规范。发现的问题均已进行现场劝说教育,要求立行整改。

区综合执法局本期共督促商户清扫店面门前卫生59起,规范管理油烟污染3起,规范餐厨垃圾桶进店21起,发放《“餐饮安心码”云平台“净餐馆APP”餐饮企业端使用指导手册》及《保山中心城区餐饮服务场所告知书》515份,引导经营户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了餐饮服务场所的环境卫生。

(五)常消毒方面

区卫健局创新“23456”+“10”工作法推进“常消毒”工作。即“两榜三化四联动,五好六新十佳示范点”。“两榜”即设红榜和黑榜对公共场所进行表扬和鞭策,做得好的上红榜,颁发示范店奖牌,在媒体上通报表扬;做得差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进行处罚。上黑榜的在隆阳电视台、隆阳新闻网双公示平台等媒体曝光,督促整改合格。“三化”是指以环境卫生制度化、清洁消毒标准化、疫情防控常态化为重点实现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全覆盖,打造安全、放心的公共场所。“四联动”是实行隆阳区卫生健康局综合监督执法所、乡镇(街道)、社区、公共场所经营户四级联动网络化管理,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全面进行监督管理,体现“众参与”。“五好”即“7个专项行动”中除了净餐馆、管集市2个不涉及本单位工作职能的行动外,其余5个行动都要做好。“六新”是要全面倡导践行健康文明生活“六条新风尚”,进一步营造健康文明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水平,预防和减少疾病,保护人民健康。“十佳示范店”指的是按常消毒考核细则全面达标的公共场所,经隆阳区卫生健康局综合监督执法所综合评审,在城区和乡镇范围内各评选出10个,授予“十佳示范店”荣誉称号,颁发“隆阳区7个专项行动常消毒示范店”奖牌,以点带面推动“常消毒”工作。

(六)管集市方面

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本期完成对18个农贸市场的督促整改。包含13个规范化农贸市场和5个临时市场,共巡察129次,发现其中4个市场积水较多,2市场垃圾桶未及时处理,现已劝说改正。对6家违反占道经营商户进行教育整改,按照食品经营者应持“三证”(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个人健康证)要求,本期处罚2户停业,不再从事经营活动;另在检查中发现有1户于7月15日新开业,尚未取得《食品许可证》,现场进行了查封,拟立案查处。督促市场周边、市场进出通道和场内通道、门店、摊位柜台前后乱摆摊设点问题整改。乱停乱放车辆和杂物,市场周边各类车辆应按指定地点停放有专人管理。场内地面应硬化平整,场地、通道无污泥、积水、残留垃圾和杂物,保持干净的场内卫生环境。

(七)众参与方面

宣传倡导“社交距离、勤于洗手”等六条新风尚,推广健康文明生活习惯。积极推进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医疗机构、进企事业单位、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宣传倡导“社交距离、勤于洗手、分餐公筷、革除陋习、科学健身、控烟限酒”六条新风尚,推广健康文明生活习惯。全区共印发宣传材料28.21万份;播放音像资料15种累计2.98万次8.53万小时;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408块,共更新1306版次;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007场次,受益3.43万人次;开展公众咨询活动114场次,受益1.61万人次;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10.9万人次,开展控烟宣传教育20场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全区建成健康促进场所共254家,在太保公园、青华湖共建设2个健康主题公园,在易乐池公园建设1条独立健康步道。

整合多方资源,做好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宣传工作。一是在《隆阳新闻》开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推进爱国卫生运动“7个专项行动进行时”》《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知识》《不文明行为曝光台》4个新闻专栏进行创卫各项工作集中宣传;二是把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国卫复审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开展社会氛围营造工作。在保山中心城区高速路沿线、机场、城区主干道等重要路段以及人群聚集的公园、广场等地,制作安装宣传栏、造型牌、灯杆旗等国家卫生城市公益广告;三是积极协调中心城区户外电子大屏,刊播健康教育公益宣传片、《云南省推进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参与》等公益短视频;四是制作勤洗手、净餐馆、管集市、众参与等爱国卫生运动“7个专项行动”宣传片及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知识在隆阳发布刊发。五是争取上级媒体充分报道,区政府新闻办、区融媒体中心积极策划,安排记者对爱国卫生运动“7个专项行动”及国卫复审进行宣传报道,并积极向上级媒体报送优秀稿件。

二、各乡镇(街道)、区直各单位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开展情况

隆阳区卫监所“五清”全力整治“五小”场所。为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场所“五小”行业卫生监督管理,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卫复审成果,隆阳卫监采取“五清”对小浴室、小美容美发厅、小歌舞厅、小旅馆、小网吧等“五小”场所进行整治。一是监管对象清。辖区内公共场所共计1891户,其中住宿场所608户,美容美发场所1005户,沐浴场所155户,文化娱乐场所42户,电影院4户,其他场所77户。二是分工责任清。实行“一张网、二片区、四网格、六小组”,责任到人,卫生监督协管员、辅助执法人员巡查,卫生监督员监督执法。三是工作重点清。重点统筹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云南省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疫情防控、2021年国家“双随机、一公开”等重点工作。四是工作内容清。结合重点工作要求,检查公共场所证照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监测、消毒保洁措施、疫情防控措施等贯彻落实情况。五是违法惩处清。严格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及实施细则,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做到以案促改。

瓦渡乡利用卫生环境“红黑板”推进“7个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瓦渡乡以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以“三清一改一提升”为重点,即“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村内河塘沟渠、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提升村容村貌”,充分动员广大群众、干部,采取分地段、分责任区包干,并通过检查评比,增强群众的文明健康和卫生环保意识。乡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督查组,每月到各个村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爱国卫生环境大督查活动,对各村和相关部门环境卫生情况的好与坏,给予红黑榜的通报批评和表扬,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人人参与、户户争优的这样一个良好氛围。

区综合执法局充分利用“城管通”平台加强卫生城市督察问题反馈整改。隆阳区综合执法局通过网格化管理,合理安排执法力量,日常性进行巡查、劝离占道游商、治理噪音扰民、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秩序,在城市每一条街道上,总能见到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忙碌的身影。随着中心城市的扩大,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不再是简单清理整顿流动商贩、占道经营行为,看到井盖损坏、下水道堵塞、人行道有坑洼等市政设施有损,工作人员也要把问题上传“城管通”平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再将问题反馈给各职能部门和网格单位及时进行处理,除此之外,针对指挥中心发来的市民投诉案件也需要及时进行回复处理。

区人大志愿服务队开展系列爱国卫生环境整治活动。近日,隆阳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志愿者们对辖区内环境卫生进行清扫整治,为居民共同创建健康整洁美丽的生活环境。对清扫路线及重点清理点位进行计划,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安排,共分为文明交通劝导组、白色垃圾卫生及卫生死角清理组、入户宣传组、小广告清理组。活动中,大家带着扫帚、火钳、垃圾袋等清理工具,按照计划路线,顶着炎炎烈日,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集中对辖区内道路、公共区域、绿化带等中的烟头、纸屑等白色垃圾杂物进行清理。单位带动社区,社区影响居民,督促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营造出人人参与、齐心协力的浓厚氛围。

三、隆阳区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隆阳区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本期各单位开展过程中反映还存在以下问题:“清垃圾”方面,垃圾分类运输、处理体系未能建立。目前保山中心城区垃圾收运仅做到干湿分开,达不到按照4分类垃圾分开收运的标准。无垃圾分类终端处置场所,除餐厨垃圾外,其余3类垃圾混合进入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置。“扫厕所”方面,一是公厕运营维护资金紧张,二是部分公厕属于老旧公厕,公厕设施陈旧无资金改造提升,三是部分市民文明入厕意识不高,公厕资源浪费严重。“常消毒”方面,隆阳区卫健局综合监督执法所在检查中发现,部分三星级以下住宿场所存在未按规定对顾客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保洁,存在安排未经艾滋病检测的从业人员直接为顾客服务工作现象。“众参与”方面,部分市民对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认识不充分。市民对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内容了解不全面,未养成良好习惯,对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参与感有待提高。

四、隆阳区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下一步工作打算

为确保隆阳区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有序推进,接下来的工作,全区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落实:一是加快垃圾分类体系建设。要加快完善垃圾分类收集站点,加大城区现有垃圾中转压缩站改造进度。优化配备满足垃圾分类清运需求、密封性能好、标志清晰、节能环保的专用收集运输车辆,解决垃圾分类投放后出现“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等问题。二是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通过调研指导、明察暗访、定期通报、研判调度、交叉检查、清单销号的六项制度,努力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问题、及时报告问题、及时整改问题“四及时”和定期明察暗访、定期通报成效、定期分析研判、定期统筹部署、定期交叉检查“五定期”有序推进,结合近期创卫复审工作,全面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深入实施。三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知识普及宣传,不断强化市民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意识,促进市民养成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