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地震局2022年地震应急工作方案

索引号
43270774-7-/2022-1027002
发文机构
隆阳区地震局
公开目录
应急预案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2-10-27

隆阳区地震局2022年地震应急工作方案

 

为适应地震应急工作需要,提高全地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协调和步调一致,根据《隆阳区地震应急预案》《隆阳区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隆阳区地震2022年地震应急工作方案。

第一部分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委、政府领导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防大震、救大灾的底线思维,切实增强做好防震减灾和抗震救灾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将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

(二)工作目标。密切配合应急管理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备震工作基础;完善地震灾害处置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努力做好系统内应急处置准备;开展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和科普宣传,普及应急救援知识,提升群众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实现快速、科学、有序、有效的地震应急处置。

二、组织机构建设

(一)领导小组

 长:袁宝平

副组长:张华波、付金润

  员:寸学洪、段雪玲、段霁航

主要职责: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提出地震应急响应启动建议,组织开展地震应急工作;负责震情监视、震灾调查、宣传报道等工作;完成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区委、区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决定有关地震应急工作的其他事项。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地震灾害管理,段霁担任办公室主任,杨艳担任办公室副主任成员为杨育春、王国新主要负责督促落实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统筹协调地震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承办区抗震救灾指挥部防震应急办公室日常工作。

(二)领导小组下设机构

领导小组分设应急前方工作组、地震应急后方工作组

1.地震应急前方工作组(4人)

 长:袁宝平

副组长付金润

 员:段霁航、王国新

主要职责:组织、协调地震现场工作;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提出抗震救灾对策建议;参与震区的抗震救灾工作;完成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前方工作组下设2个工作组:

1综合

组长:袁宝平

成员:段霁航

主要职责:主要参与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负责全局地震应急工作的指挥、部署;陪同上级领导赶赴震区参与当地抗震救灾;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震区人民政府提出震后趋势判定意见和工作建议;负责震后预评估参与当地抗震救灾现场会议和地震系统前方指挥部等会议。

2情调查

组长:付金润

成员:王国新

主要职责:负责情调查核实,参与前方区抗震指挥部工作。负责调查地震破坏情况,收集上报现场地震灾情资料;配合震区政府做好地震系统前方指挥部筹备工作,配合实施震区灾害损失评估,确定地震烈度,结合地震成因、构造背景进行科学考察;参与抗震救灾现场会议和地震系统前方指挥部等会议等工作。

2.地震应急后方工作组(6 人)

组长:张华波

成员:寸学洪、段雪玲、杨育春、杨艳

主要职责:负责地震应急工作协调、沟通联络、灾情收集、报告拟制、会议承办、综合保障等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后方工作组下设3个工作小组:

1)综合协调小组

组长:张华波

成员:杨艳

主要职责: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震情;负责办理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事项;协助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安排地震应急期间全面工作;协调各组的应急工作;处理灾情收集、震情简报编写等文秘和事务工作;地震应急事件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等工作;负责地震应急期间局内的应急物资、装备、设备和器材的调度及后勤保障供应;做好应急期间经费管理等。

2)震情跟踪研判小组

组长:段雪玲

成员:杨育春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安排应急期间的震情跟踪监视工作;震情速报及震后趋势的快速分析判定;开展应急期间震情异常调查核实、地震序列及震情分析研判等工作,适时提出震后趋势判定意见。负责震后应急信息、技术保障

3)新闻宣传小组

组长:寸学洪

成员:杨艳

主要职责:负责编制地震应急期宣传工作预案,建立与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合作机制;收集、汇总和发布震情、救灾措施等信息;与地震事件发生地区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地震现场指挥部保持联系,回答外界询问、回应社会关切。

三、总体要求

始终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按照“有震无震按有震防,大震小震按大震防”“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要求,抓实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全体人员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确保地震应急处置工作快速、科学、有序、有效。

第二部分 地震灾害应急响应

一、内发生3.0级—4.4级地震,或人口密集区域发生2.8级—3.9级地震

全体人员集结。

值班人员收到震情信息后,30分钟内完成震情速报(带班领导签字,加盖单位公章)上报工作,向区政府提出工作建议、地震应急处置意见。应急处置工作主要由地震灾害管理股完成2个工作日内,将应急处置情况书面报区人民政府、市局地震灾害管理科。

应急前方工作组,做好赶赴震区准备工作,视情况和需要赶赴受灾的乡(镇)村(社区),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二、区内发生 4.54.9 级地震,或人口密集区域发生4.0级—4.4级地震

全体人员集结,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值班人员收到震情信息后,30分钟内完成震情速报(带班领导签字,加盖单位公章)上报工作。按《隆阳区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方案》要求,建议区政府启动Ⅳ级应急响应;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领导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开展震情研判、震情监视工作;参与部署组织抗震救灾工作。地震灾害管理股负责完成《灾情调查报告》并按时上报,必要时请求市地震局给予支持。

(一)应急响应

1.地震应急前方工作组

震后1小时内,前方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1)综合组:袁宝平、段霁航

袁宝平:负责应急工作总协调,主要参与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及时与区委、政府领导汇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领导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负责全局地震应急工作的指挥、部署;陪同上级领导赶赴震区参与当地抗震救灾;向区人民政府提出震后趋势判定意见和工作建议。参与震区抗震救灾现场会议和地震系统前方指挥部等会议

段霁航:负责地震灾害及抗震救灾工作影像资料收集;前后方沟通、联系;震后2小时内,完成《灾情预评估报告》;震后3天内,牵头完成并上报《灾情调查报告》;视情况配合组织开展震区的科普宣传、民众心理疏导工作同时,负责车辆申请使用

2震情调查组:付金润、王国新

付金润:赶赴受灾的乡(镇)村(社区),参与当地抗震救灾现场会议和地震系统前方指挥部等会议等工作配合做好地震系统前方指挥部筹备工作

王国新:负责调查地震破坏情况,收集上报现场地震灾情资料;配合做好地震系统前方指挥部筹备工作。配合开展震区科普宣传、民众心理疏导等临时性工作同时,负责车辆申请使用

2.地震应急后方工作组

张华波:负责后方应急总协调工作,指导下设各小组开展工作,参加后方指挥部会议。

(1)综合协调小组:张华波、杨艳

张华波:负责综合协调小组全面工作。负责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及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震情;负责办理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事项;协助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安排地震应急期间全面工作;协调各组的应急工作

杨艳:负责灾情收集,震情简报编写等文秘工作;地震应急事件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以及完成综合协调小组其他临时性工作负责地震应急期间的应急物资、装备、设备和器材的调度及后勤保障供应

2)震情跟踪研判小组:段雪玲、杨育春

段雪玲:负责震情跟踪研判小组全面工作。组织、安排应急期间的震情跟踪监视工作;震情速报及震后趋势的快速分析判定;地震序列及震情分析研判等工作,适时提出震后趋势判定意见负责应急保障小组全面工作

杨育春:负责应急期间前兆加密监测,参与异常调查核实等工作;完成震情跟踪研判小组其他临时性工作

3)新闻宣传小组:寸学洪、杨艳

寸学洪:负责新闻宣传小组全面工作

杨艳:负责编制地震应急期宣传工作预案,建立与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合作机制;与地震事件发生地区的有关部门、地震现场指挥部保持联系。收集、汇总、发布震情、救灾措施等信息;回答外界询问、回应社会关切

(二)应急结束

根据地震应急处置时限要求和应急工作推进情况,提出结束应急响应状态的建议,报区抗震救灾指挥长审批并发布执行。

三、内发生 5.0 以上地震

全体人员集结,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并根据地震破坏程度,提高应急响应级别

值班人员收到震情信息后,30分钟内完成震情速报(带班领导签字,加盖单位公章)上报工作。按《隆阳区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方案》要求,建议区政府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应急前方工作组迅速赶赴受灾的乡(镇)村(社区);配合做好省、市地震系统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布置和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确保现场指挥部必要的办公和生活条件,待省、市地震局现场应急队伍到达后,按照职责分工全力参与省、市地震系统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的各个工作组的工作。同时做好当地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与省地震局前方指挥部的沟通、协调联系工作。

(一)应急响应

1.应急前方工作组

震后第一时间,局长带综合组随区级领导先期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震后1小时内,震情调查组组长参加指挥部紧急会议后带组员随应急队伍和救援力量赶赴灾区开展工作。

(1)综合组:袁宝平、段霁航

袁宝平:负责应急工作总协调,及时区区委、政府领导汇报,陪同区级领导赶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参加当地抗震救灾现场会议,提出工作建议;负责全局地震应急工作的指挥、部署;做好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与省、市地震局前方指挥部的沟通、协调联系工作

段霁航:负责抗震救灾影像资料的收集,待省、市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到达后参与省、市地震局现场信息宣传组和秘书组等临时性工作;做好市局前后方的沟通、联系等工作;3 小时内完成《灾情预评估报告》,并收集《震情趋势研判意见》提交局长审阅。视情况配合组织开展震区科普宣传、民众心理疏导等临时性工作负责车辆申请使用

2震情调查组:付金润、王国新

付金润:负责省、市地震局现场工作队沟通、协调联系工作;参与当地抗震救灾现场会议和省、市地震局前方指挥部等会议等工作。负责与省、市地震局相关处室取得联系,了解省、市地震局前方指挥部组建有关需求并及时反馈灾区级指挥部;待省、市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到达后,陪同查看灾情,参与省地震局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组工作。

王国新:负责查看情,参与省地震局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组工作配合省地震局完成《灾情损失评估报告》。负责灾害损失评估工作的协调、参与等工作;省地震局前方指挥部、现场工作队后勤保障服务工作;配合开展震区科普宣传、民众心理疏导等临时性工作负责车辆申请使用

2.应急后方工作组

张华波:负责后方应急总协调工作,指导下设各小组开展工作,负责新闻发言,参加后方指挥部会议。

(1)综合协调小组:张华波、杨艳。

张华波:负责综合协调小组全面工作

杨艳:负责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震情;负责办理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事项;及时收集上级地震部门现场工作队出队情况,并向领导小组报告;协助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安排地震应急期间全面工作;震情简报编写等文秘工作;3小时内收集《震情趋势研判意见》《灾情预评估报告》,配合新闻宣传小组准备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地震应急事件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负责地震应急期间的应急物资、装备、设备和器材的调度及后勤保障供应完成综合协调小组其他临时性工作

2)震情跟踪研判小组:段雪玲、杨育春

段雪玲:负责震情跟踪研判小组全面工作。加强与省、市里地震局监测、预报的沟通联系,负责组织、安排应急期间的震情跟踪监视工作;震情速报及震后趋势的快速分析判定;地震序列及震情分析研判等工作,3 小时内完成《震情趋势研判意见》,提交前方工作组和综合协调小组负责震后应急信息、技术保障

杨育春:负责应急期间前兆加密监测,参与异常调查核实等工作;完成震情跟踪研判小组其他临时性工作

3)新闻宣传小组:寸学洪、杨艳

寸学洪:负责新闻宣传小组全面工作负责编制地震应急期宣传工作预案,建立与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合作机制;与地震事件发生地区的有关部门、地震现场指挥部保持联系。

杨艳:收集、汇总、发布震情、救灾措施等信息;回答外界询问、回应社会关切

(二)应急结束

根据国家、省市地震系统前方指挥部的地震应急处置时限要求,结合实际,提出结束应急响应状态的建议。

四、邻区发生 5.0 级以上地震

全体人员集结。

值班人员收到震情信息后,30分钟内完成震情速报(带班领导签字,加盖单位公章)上报工作视灾情建议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启动地震应急响应后,按相应启动应急响应级别履行工作职责。

(一)应急前方工作组,做好赶赴影响区准备工作,视情况赶赴受灾的乡(镇)村(社区),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开展影响区抗震救灾工作。若发生灾情,配合指挥部完成我地震灾害损失报告,及时到省、市地震系统现场指挥部进行灾情汇报,纳入省灾评统计。

(二)应急后方工作组。综合协调小组负责应急期上传下达、震情简报编写、电话咨询等临时性工作负责震后应急信息、技术和物资经费保障;震情跟踪研判小组负责震情跟踪监视工作,震后1小时内,召开紧急震情会商会议,及时跟踪研判震情、跟踪工作;新闻宣传小组负责收集、汇总和发布震情、灾情、救灾措施等信息。

第三部分 2022年应急值班

应急值班由局办公室安排和管理,值班人员按照值班安排表依次轮值。

第四部分 工作纪律

一、坚持灾情就是命令,做到反应迅速。凡是区内发生3.0级以上地震、邻近县区发生5.0级以上地震(对我区造成破坏影响)必须第一时间进入工作岗位,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二、严格遵守工作纪律。高度重视地震应急的各环节工作,工作中服从指挥、服从组织、尽职尽责,确保做到及时、高效、有序。

三、在应急工作中反应迟缓、履职不到位的将按规定给予通报批评,工作有失误的取消个人年终评先评优资格,因工作失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规定程序给予行政问责和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