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绝不饶恕”常鸣于耳——以饱满的精神风貌喜迎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 索引号
- 01525767-7-02_H/2017-1118003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西邑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7-10-13
一日,某人到机关单位与办公室主任接洽相关事项。见有人前来办事,办公室小成便起身倒茶,热情说道:“请稍等一下,喝杯热水,主任一会儿就来”,熟不知,此人便“耿直”地坐到了办公室主任的座椅上,舒了一口大气说道:“还是这个位置舒服嘛!”听后,我不禁自问:“他说的‘位置’是真正意义上的座椅,还是另有所指?”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不久前热播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电影《绝不饶恕》中的栗横。因为对权利、金钱、地位的欲望,从而背离了一名党员所应该有的、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栗市长入狱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回答:从九十年代时期,一件小事,假说假作未被识破,反而得到了赞扬开始,一步步走向了自我毁灭。这其中除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以外,与我而言,更多的体会还是四个字——欲壑难填。
欲望,犹如深渊,无论如何都填不满,它会带你一步步走向罪恶。那么,如何才能始终坚守正道,剧中,有句话犹如重锤,至今嗡嗡作响,长鸣于耳:“作为党员干部,党和人民赋予你的权利,你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你想以权谋私,那么,党和人民绝不答应。”这就教导我们: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就要心存敬畏,知道什么是高压线,做到不能、不敢、不想,方能守住底线、耐住清贫、挡住诱惑。如何知敬畏,一要修身养德,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章党规、党的路线方针和上级的决策部署,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二要履职尽责,责任在肩则心生自觉。要在工作中强化责任担当意识,秉持“工匠精神”,抓紧每一天,用心、用情、用智、用力,把简单的、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不厌其烦、不厌其难。三要知足上进,正确看待个人名利得失,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和良好心态,在服务群众的大熔炉里炼就几把“刷子”,勇挑重担,公道正派,感党恩,知荣辱,懂奉献。
绝不饶恕是中国共产党人反腐败的基本态度,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严格要求。与其说《绝不饶恕》是一部电影,更不如说是一种鞭笞,要常怀自警之心,常修自检之行,时常敲一敲,自我检讨、自我约束、自我警示,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做到拒腐蚀,永不沾。要在工作、生活中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把职业当事业,把工作当创造,把岗位当舞台,放下个人名利得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转为实际行动,以饱满的精神风貌喜迎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如此,风气好了,社会和谐了,全面小康也就不远了。(西邑乡 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