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发展 产业发展助脱贫
- 索引号
- 01525767-7-06_A/2017-0703005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西邑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7-02-25
——中共保山市勤丰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亮点材料
为抓实脱贫攻坚工作,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西邑乡党委始终坚持将扶贫与党建工作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推动,做到扶贫开发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扶贫项目在哪里开展,党员作用就发挥在哪里。充分利用乡内保山市勤丰食品有限公司龙头带动优势,积极引导农户发展商品育肥猪养殖,真正形成“党建引领、龙头带动、群众参与、互利共赢”党建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建好支部夯基础
为强化党建龙头带动作用,2015年11月西邑乡党委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发展”的发展思路,在合作社成立中共保山市勤丰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现有党员10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于2016年被西邑乡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党支部在服务合作社发展上,积极发挥战斗堡垒和攻坚克难作用,帮助合作社建章立制、健全管理、完善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解决农户实际困难,实现了党建、合作社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共赢;在凝聚社员群众上,指派农技人员和合作社技术能手,采取理论培训、现场咨询、实地指导和疑难解答等方式,与社员进行面对面交流、手把手传授,切实帮助社员提高农技水平和生产技能。今年以来,已举办各类专业培训10余期,培训社员380余人次。2016年,合作社销售收入2633万元,盈余69万元,资金总额394万元,固定资产188万元。2016年返利分红合计39.4万元,平均每位社员分红3283元,有效带动了社员增收致富。
党建引领促发展
为解决贫困户的收入来源问题,按照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双推进的工作思路,2016年,乡党委与勤丰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成立“万户富”生猪养殖发展联盟,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群众发展生猪养殖,推出了“母猪寄养、仔猪赊养、仔猪托养”三个菜单,即:母猪寄养——由合作社统一向每一贫困户提供3头良种母猪,待母猪产崽后,每胎产仔须达6头以上的,合作社每胎提取1头15公斤的仔猪,剩余仔猪由合作社按市场价向农户收购,若市场价低于保护价的,合作社按保护价收购。提取满5头仔猪之后,母猪所有权归贫困户,母猪淘汰后,合作社按市场价进行回收;仔猪赊养——合作社向每户贫困户提供30头合格商品仔猪(20公斤/头),每头收取400元保证金,产权归贫困户,由合作社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全程技术指导。肥猪出栏时由合作社统一按市场价收购,若市场价低于保护价的,合作社按保护价收购,并对赊购仔猪时的价值进行计算,对保证金多退少补;仔猪托养——合作社向贫困户提供30头合格商品仔猪(20公斤/头),产权属于合作社,委托贫困户代养。由合作社负责饲料、药物、疫苗等所有工作。待仔猪育肥出栏后,合作社按照合格猪(120-150公斤)160元/头,次品猪(90-120公斤)100元/头,等外(90公斤以下)40元/头的标准支付给贫困户报酬。以群众“点菜”、政府“下厨”、合作社派单的方式,达到精准聚焦强发力,产业“造血”强筋骨的效果。
2016年8月,经乡党委前期充分调研后,决定实施三个“一百户”,即“母猪寄养、仔猪赊养、仔猪托养”三种模式各启动100户作为试点重点发展。2016年8月13日,"母猪寄养"模式在西邑乡真峰村作为试点正式启动。 目前,“万户富”生猪养殖发展联盟的三种模式已经覆盖西邑乡真峰村、鲁图村、西邑社区、乌马村,参与的贫困户达284户,其中母猪寄养模式109户,仔猪赊养模式175户,累计发放良种母猪306头、商品仔猪3150头。
产业发展助脱贫
为有效解决生猪交易过程中交易链条长、品质无保证、质量不可追溯、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交易体验差等问题,2016年,在各级党委的指引帮助下,保山市勤丰食品有限公司和北京农信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2016年8月18日,保山市勤丰食品有限公司滇西勤丰农产品电商交易中心建成。2016年10月23日,国家生猪交易市场滇西互联网交易中心试运营暨西邑运营中心启动仪式在保山市勤丰食品有限公司举行,标志着国家生猪交易市场滇西互联网交易中心正式落地。北京农信互联先进的互联网科技以及国家级的网上生猪交易平台——“国家生猪市场”,创新了互联网+扶贫模式,实现了从传统的封闭式运营向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开放式发展,拓宽了生猪交易渠道,有效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致富。2016年,勤丰生猪线上交易数达16240余头,交易额达2763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