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心和执着为党旗争光添彩
- 索引号
- 01525767-7-30/2017-0702008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西邑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7-06-07
——赵美保同志“身边好人”先进事迹
75岁的赵美保,属隆阳区西邑乡熊洞村芦子箐3组人,现任芦子箐3组小组长,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多年来,艰苦朴素、通情达理、助人为乐、团结邻里为村民所称道。在平凡的岗位上,他用他所特有的勤劳、朴实、担当,默默展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忠实践行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是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优秀典范和学习楷模。赵美保于1957年参加工作,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过村委会副书记、主任等职务,并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党员”荣誉称号。
贴心为民好干部
1966年6月,正值雨水季节,降水量大、降水时间长。当地村民为了能有个好收成,必须到烟地除草、打顶、防治病虫害,一待就是一整天,早出晚归是农户特有生产生活常态。那段时间,村里总有人隔三差五就找老赵,说家里又有人病了,这次恐怕要住院,又要花一大笔钱。究其原因才明白,原来是因为雨天发大水,外出耕作的农户傍晚无法回来,只能到岩子洞底下躲避,身体马虎的,生起病来,三五天无法下地劳动,长此以往,会导致劳动积极性的低落和农业生产率的停滞。赵美保想了好久,决定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反映问题,经组织批准同意以后,赵美保积极主动承担工作,发动当地群众搭桥修路,从一开始的勘察,到后来的施工、验收,他始终奋战在建设的第一线。那段时间,群众总唱到:“没有赵美保,就没有这道桥,更没有如今的美好生活!”
全心为民好干部
1982年,为改变村委会——赵寨路段,路面凹凸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态,赵美保积极组织发动当地群众投工投劳,大力修建村庄道路,遇到蛮横无理,不配合工作的群众,他总是耐心细致地解释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与配合。但仍有部分农户与他“撕破脸”对着干,认为修路会侵犯到自己的个人利益,为了此事他好几天都没有合上眼,但是心里总默默地告诉自己:“站住脚跟,无论怎么吵,都要把路修好!”凭着一股干劲和一份执着 ,他一边组织群众继续修路,一边和村干部入户做思想工作,从修路给整个村带来的好处,到破除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再到顾大局讲奉献,最后终于获得了大家的支持。他说:“无论做任何事,只要是对的,只要能站稳脚跟,挺直腰板,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工作了,那么就一定会得到组织和群众的认可”。
现如今,熊洞村5座桥(合计3公里),4.0公里的道路 ,不仅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还助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群众看到这样的变化,都打心眼里高兴。
力做人民好公仆
赵美保还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员,虽然年龄大了些,但脚踏实地、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却丝毫不减。
一双雨靴、一件蓑衣、一只手电筒、一口大喇叭,是赵美保地质灾害监测员最好的“伙伴”——西邑乡熊洞村地质环境复杂、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个,全村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中就有2自然村5村民小组存在隐患,地质灾害共威胁人口42户175人。面对地质灾害防治的严峻形势,赵美保始终坚守岗位,当起了群众生命安全的“保护神”。在汛期来临前,他与村干部入户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增强了群众避险能力。逢人便问:“记不记得报灾电话?你家的搬离路线你清不清楚?求助电话背得不背得?”遇到了解知悉情况的他总是“嗯嗯嗯,好好好!”遇到不知情况的,便皱起眉头说道:“咋还不记得哩!”说完就一遍一遍地再给他“上课”。两年里赵美保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记录本达2册832页,一年365天,天天巡视。“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就要肩负起职责和使命,只要看到大家都平安了,心里也就踏实了。”赵美保对我们说。
有一天傍晚时分,村支书打来电话说:“明天早上要开个会,是关于扶贫的。”一听是关于扶贫的事,这不一大早,收拾停当,赵美保就快步赶往村委会,一向视群众如亲人,把百姓的小事当成顶天大事的他,是最早一个到达村委会的。当得知2015年8月份开始,全省上下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居住在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较差地方的贫困群众,可搬迁到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住上更宽敞明亮的房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还能就近找到工作,增加经济收入,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从而彻底脱贫致富。得知这个消息后,可把赵美保高兴坏了,带着满满的喜悦,来不及吃上一口热乎饭,赵美保就开始梳理今天会上传达的文件精神,并深入研究有关易地扶贫搬迁的方针政策,了解搬迁点的地理位置、群众可享受的实惠、何时可以搬迁等等,做足了功课,赵美保就越发忙起来了。白天要做地质滑坡巡查检测,处理村内常规业务,晚上又要和村干部一起入户,苦口婆心的劝说村民搬离地质灾害隐患滑坡点。工作相当辛苦,但他觉得:“以前下大雨滑坡,只能组织农户搬到对面山里地质好点的地方,一些群众不愿意、舍不得,有时候可以称得上是在和大自然做赌博,真的是让群众吃尽了苦头,现在共产党的政策那么好,我要多做工作,让农户搬到安全的地方,这样才对得起大家,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党! ”现在,老落箐3组80%的农户已同意搬迁至永信集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并与施工方签订了建房合同,今年3月份就可以住上温暖的“新家”,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就是这样一个不平凡的人,却在默默付出的点点滴滴中造就出许多的不平凡,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他正以百倍的努力,为建设美丽西邑、和谐西邑、幸福西邑而忘我工作着,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着“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为民解忧的伟大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将在党旗下永远熠熠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