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邑脱贫攻坚的“金色”魅力
- 索引号
- 01525767-7-17_F/2017-0702007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西邑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7-06-10
走在西邑绿油油的桑间小道,深呼吸,满满的“绿”能量。来到永信集镇,一排排整齐别致的安置房甚是惹眼,这里的搬迁群众总是元气满满......近几年,西邑乡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以“脱贫攻坚再攻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坚持统揽全局、科学定位、健康发展,围绕助农增收、脱贫致富这个核心,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全局性定位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从补强民生领域短板的角度提高群众实用生产技能,从整体振兴的战略高度促进老蚕桑产业的发展,不断释放西邑脱贫攻坚的“金色”魅力。
“金钥匙”
在乌马村洗马塘自然村,村民们总开玩笑地说“大山大坡深沟沟,山高坡陡路难走”,因为这里属地质灾害隐患点,村民们最担心的就是头顶有石落,下雨有石流。“以前在老家,一下雨路泥泞得很,孩子上学一个单程就要走一个多小时,就更不别说赶街就医了!现在好了,搬迁到这里娃娃上学方便、看病就医不远、街子添置家用省心。”老张开心地说。
为尽快住进新家,张学成迫不及待的联系工人搞装修,今天工人们把门装好了,拿着新家的门钥匙,他笑得合不拢嘴。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惠及广大贫困群众的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是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乡党委聚焦“五个一批”,以西邑乡后花园建设这把“金钥匙”,即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通过在安置点成立易地扶贫搬迁临时党支部,先后组织党员进村入户宣传发动、解说政策1500余次,积极动员群众到安置点参观体验40余次,不断坚定群众搬迁信心,还号召懂建筑、有技术的搬迁户26户参与安置点建房,既达到监督房屋质量,又达到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这样一来,项目完工后,大家的新房子盖好了,手头也逐渐宽裕了。
黄墙黛瓦,大气简洁,安置点房屋别具特色,老张和几个村邻来看过安置点之后,不仅自己带头签订搬迁协议,还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动员宣传,现在,洗马塘整村30户实现了整体搬迁。
“金铲子”
“多亏乡党委及村支书给我出点子、指路子,我才有了现在的好日子!”八鸭塘圣棋桑园农家乐老板喜笑颜开的说,仅今天一天毛收入就到1 万多元,接待游客量320人。“说实在的,从来没见过村里来那么多人,也没有想过自己可以“持着金铲子,炒出银票子”。
为实现种桑养蚕效益最大化,乡党委结合实际,创新发展模式,在“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上下功夫,于2017年4月22日至5月7日期间在八鸭塘举办以“云南隆阳 桑韵西邑”为主题的首届桑葚旅游文化节,将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作为脱贫攻坚的新引擎。为全面提升游客观光体验“幸福指数”,乡党委超前谋划,专门组织有从事餐饮意向、积极性高、有发展基础的农户参加美食烹饪培训,优先扶持一批培训效果好、有较好营业场地的农户开办农家乐,以小“金铲”撬动大脱贫。
八鸭塘圣棋桑园农家乐就是党组织发挥服务功能,以烹饪技能培训给农户一把致富的“金铲子”,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有效实践。目前,全乡共举办烹饪培训23期,涉及8个村2432户2589 人。
“金叶子”
西邑乡补麻村4组村民段宏丰是一名地道的种桑养蚕户,15年来,他一心一意跟党走。从2002年乡党委引进利根丝绸公司带领农户种桑养蚕开始,他就从村民手中承包土地18亩规模化种桑养蚕。
“刚刚结束的春蚕足足有350公斤,毛收入达16100元,两个儿子一年的学杂费应该是没有问题了。”段宏丰每年收入8万多元,仅种桑养蚕的收入就占90%以上。“以前村里主要种植玉米,每亩收入600多元,现在种桑养蚕每亩收入2000元,翻了3个倍还多,如果管理上再做提升,有望翻5个倍。”段宏丰满面春风地说道。
种桑养蚕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脱贫致富好项目,近几年,乡党委在发展壮大产业上不断加大“马力”,定期举办培训班、指派技术员蹲点进行技术指导,还积极协调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群众种养经验,组织代表外出学习考察,增强农户发展产业的能力和信心,依托利根丝绸公司免费为农户提供桑苗及白膜,多方筹措资金用于实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减轻群众生产生活负担。目前,补麻村共有种桑养蚕户162户,桑园面积2060亩。全乡桑园面积1.4万亩,涉及11个种桑村754户种桑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2户,占比36%。
2014年,段宏丰主动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示范带动家里的两个兄弟种桑养蚕15亩。现如今,家里建起了400多平米的两层高楼,沉甸甸的“果实”更加坚定了他跟党走、有增收、快致富的信心,他希望再多承包一点土地,收获更多的“金叶子”。
乡党委书记杨韩军表示:“西邑乡以易地扶贫搬迁这把“金钥匙”、以提升劳动者技能这把“金铲子”、以壮大蚕桑产业这片“金叶子”打好脱贫攻坚战。2016年,全乡脱贫317户1007人,贫困发生率从32.26%下降到24.44%。今后,将围绕“万亩桑、万元地”这一目标,着力做好蚕桑产业规划,打造农桑之乡。”
今后五年,西邑将以“特色农业小镇、商贸旅游小镇、绿色生态小镇、美丽宜居小镇”为发展目标,抢抓脱贫攻坚重要发展机遇,强力推进全乡经济社会稳步快速发展,到2021年,全乡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突破18亿元;农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突破11.1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22%,突破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突破2.3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突破2300万元(不含烟叶税);完成4147户13215人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西邑乡 刘晓静 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