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邑乡:我们鲁图的好代表——王金智

索引号
01525767-7-30/2017-0702002
发文机构
隆阳区西邑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工作动态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7-01-15

“一亩烤烟保底收入4500元,117名社员,种植烤烟32亩,每人可得分红......”见到王金智的时候,他正在合作社估算入股社员年底可得分红,他开心地对我们说:“结合西邑“隆阳烤烟第一乡”的优势及市场需求,今年,合作社决定在基地连片种植烤烟32亩,目前正处于追肥阶段,只要严格按照节令要求,抓好各阶段生产任务,一定会有大丰收!”

王金智现年30岁,是一名中共党员,于2012年当选为第四届隆阳区人民代表,连续7年任鲁图村计划生育服务员,3年综治维稳员,任职期间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始终用行动诠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和誓言。

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经济作物单一是制约鲁图村经济发展的一大要素,多年来,该村主要种植小麦、大麦及小绿豆,经济收入低,经济效益不明显。2014年,王金智种植小绿豆3亩、大麦4亩,经济纯收入3860元,紧缩够6口之家一季度生活开支。家里5岁的女儿马上要上小学,还有2个老人要赡养,经济压力如一块百余斤的大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立足鲁图村当地气候资源优势,王金智决定学习借鉴施甸县烟后早豌豆种植技术,并对烟后早豌豆种植市场需求作了深入调查分析和市场研判,决定带领群众发展烟后早豌豆种植。他说:“身为人大代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为了消除群众担忧,王金智在自家7亩多的烤烟地里,率先开始种植烟后豆,当年收入12600元,翻了2倍还多,可把王金智给乐坏了。4组的王华春看着他信心满满,效益初现,就主动找王金智学习种植技术,按月积攒好种子和肥料款,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

鲁图村4组共有农户62户236人,整个自然小组不敢发展烟后早豌豆种植,这让王金智很是苦恼,“我们想跟着代表种植烟后豆,但就是怕没有销路,种好了也是徒劳,不想费心。”4组小组长和王金智在闲聊中说道。

为了百姓的利益,为了整个村的发展,也为了践行代表的承诺,王金智找到鲁图村支部书记王学春说明了情况,并向挂村领导寻求帮助。2016年,在乡党委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隆阳区鹰蹲山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为农户搭建市场信息、技术交流、生产指导、产品销售等多功能服务平台,带领村民以入股分红的形式入股合作社获得经济收益,以“党建引领+龙头带动+群众参与”的模式推动党建与产业互动相融、共同发展。

2016年11月11日,合作社顺利完成注册,鲁图村4组62户236人陆续种植烟后早豌豆共计180余亩,经济收益预计可达72万元。

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鲁图村串桥至鲁图村老年协会路面凹凸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该条道路状态最真实的写照,村民最希望的就是硬化道路。

在2016年区人民代表大会上,王金智向大会递交了《实施鲁图村串桥至鲁图村老年协会道路硬化》的建议,“我是在泥土地里长大的孩子,村里什么都不多就泥土最多,我能体会到乡亲们对硬化道路的迫切希望,作为一名区人大代表,积极向上反映基层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是我的本职”,人大代表王金智说道。

任区人大代表的时候王金智25岁,当时并不知道人大代表是要做些什么,也不明白工作的复杂性,只知道当人大代表很光荣,后来慢慢的才明白代表是代表基层,代表人民,而不是代表自己,要竭尽所能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在上交这次议案前,王金智可是做足了功课,他立足实际开展了调查,全面搜集群众反映的各类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建议,并积极向乡人大主席汇报工作,确定议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上的难题。他希望:通过实施道路硬化项目推动鲁图村农业产业发展,并促进群众脱贫、增收、致富。

社会稳定的维护者

鲁图村坦笆组李竹根今年54岁,是村里的一名低保户,独自居住在七一大沟下方一间不足35平米的危房里,雨季来临,水势较大,极可能发生坍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王金智很清楚:安全隐患如若不能消除将会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鲁图村整体的和谐稳定。他即刻找来坦笆组组长和他一起到村委会反映情况,同时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王金智想:“以前的居住地肯定是住不了了,一定要找一个地势平坦,又方便出行的地点重新建盖房屋”,那段时间里,他几乎每天都与村三委班子在一起,不是选点定址,就是筹措资金,经过大家的努力,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当年11月便协调建盖了面积50余平米的3间简易房给李竹根。(西邑乡 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