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邑乡2016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意见
- 索引号
- 01525767-7-14_B/2016-1212003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西邑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6-08-01
西政发〔2016〕127号
西邑乡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西邑乡2016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村(社区),乡直各单位:
《西邑乡2016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意见》已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西邑乡人民政府
2016年7月29日
西邑乡2016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意见
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布局,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相协调、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不断开创我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结合我乡实际,现就2016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2016年西邑乡计划生育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定》精神,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为重点,以目标管理责任制为保障,深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稳定计划生育工作队伍,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建立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相适应的服务管理新机制。
二、总体目标
2016年,全乡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深化计划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坚持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形成依法行政、调控有力、管理有效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认真落实计生各项利益导向政策,奖扶、特扶对象确认“零误差”,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兑现率100%。育龄群众享有安全、适宜的节育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保健服务;建立完备的优生促进工作体系,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健全综合治理性别比偏高的工作机制,群众普遍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确保计划生育率达83%以上,综合节育率为80%以上,避孕及时率达65%,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服务率达98%,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达100%,行政执法、社会抚养费征收案件合格率达100%。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全面加强,实行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口计生队伍业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夯实基层基础业务,优质服务水平大幅度提质,切实保障人口计生各项经费落实到位,群众对人口计生政策的知晓度和对管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为实现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人口计生而努力。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保障,统筹协调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把计生工作纳入年初工作计划。定期研究人口计生工作,及时解决计生热点、难点问题,提高人口素质。抓好部门协调工作,加强与派出所、民政、卫生、学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
二是保障经费投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优生促进工程、宣传员培训、宣传教育、奖励政策执行经费、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3.5万元,加大对计生专项经费的监管,做到专款专用,实行动态监控。
三是加大考核力度。乡、村两级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坚持将年度专项考核情况作为对村级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将平时业务工作及上级检查结果,纳入年终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考核,对主要指标任务未完成、严重弄虚作假、违反依法行政造成恶劣影响等情形,实行“一票否决”。各村(社区)、乡直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人口与计生工作,加大投入,确保人口计生工作再上新水平。实现月月定期通报,完善相关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四是加强督查指导。乡纪委将组织人员进行跟踪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促进工作转化。
(二)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1.妥善做好政策衔接,确保政策平稳过渡。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两孩政策,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全国人大重新修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实施两孩政策的决定精神,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扎实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一是要广泛宣传两孩政策的意义,引导群众按政策生育。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准确解读两孩政策。二是要认真开展摸底调查,做好出生人口动态监测,科学预测出生人口变动趋势,防止出生人口大幅波动。三是要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做好相关政策的配套衔接。我们要把握好政策界限,以省《条例》修订出台的时间为准,做好实施前后的衔接工作。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落实生育、奖励、服务等有关配套措施。对政策调整前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对政策调整后自愿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不再纳入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优待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范围。
2.推进生育服务管理,大力实施便民服务。按照省上要求,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取消一孩生育审批,实行登记制度,同时规范再生育办理。
(三)切实稳定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广泛宣传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进服务管理。开展好季度环情、孕情监测、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咨询服务活动。
(四)坚持依法行政,净化生育环境
积极推进诚信计生、阳光计生、和谐计生建设。认真落实“七不准”、“十禁止”等相关规定,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和违法生育、违法行政、乱收费乱罚款案件查处工作,加强对依法行政、依法执业的宣传培训和监督检查,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水平。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监管力度,严格落实“票款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防止和杜绝坐收坐支、截留挪用等违规行为发生。加大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法生育的处理力度,维护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五)强化技术服务建设,深化优质服务水平
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信息咨询、优生指导、随访服务、生殖保健服务“八大职能”的综合性服务,坚持公益特色。一是强化宣传教育服务,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育龄群众计划生育知识和生殖保健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二是强化技术服务,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技术咨询与指导,推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服务率达98%,育龄群众对技术服务工作率达到90%以上。三是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强化优生促进工程。全面落实出生缺陷干预一级预防,做好宣传倡导、优生咨询、提高人口素质。四是强化规范的随访服务工作,通过上门、预约、委托、电话等形式,对落实计划生育手术和使用药具的人员进行定期随访。五是巩固、推进“一盘棋”工作机制建设,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注重对流出的已婚育龄妇女的访视,彻底弄清流出人员的底数,为持有《婚育证明》的外来育龄妇女提供查环、查孕、孕情证明办理、知情选择指导、生殖健康咨询、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等服务,引导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六)落实政策,改善民生,调节出生人口性别比
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家庭的各项优惠、优待政策。一是认真落实奖扶、特扶、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和区制定的奖励政策。保证“奖优免补”享受对象资格认定准确,退出对象及时,无漏报、重报、错报现象,奖扶转特扶及时,档案资料规范完整。二是加强困难计生家庭的救助,努力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以关爱女孩、关注女性为切入点,从教育、就医、扶贫等方面出台有利于女性发展的政策,树立正确的社会导向。三是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取环)审批制度》和《怀孕14周以上终止妊娠手术管理制度》,要求审批手续齐全,账实相符。四是加大打击“两非”力度,加强对医院B超管理、终止妊娠管理、出生实名登记管理。
(七)健全协会组织,加强村民自治与诚信计生,夯实计生基础
24个村(社区)建有规范的“会员”之家,组织开展计划生育关怀活动,有关爱女孩活动、关爱女性健康、开展生殖健康讲座及关爱不孕不育家庭等活动项目;村级文化宣传阵地建设达到“五有”标准:有活动场所、活动制度、资料器材、服务项目和宣传队伍。坚持人口计生民主管理、依法管理重心下移,修订村规民约,推进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一是进一步完善“乡负责、村(社区)自治、组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两包一挂”目标责任制。结合各村(社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办法,严格考评,调动村(社区)干部管理计划生育事务的积极性。依法修订完善《公约》,签订《协议书》,全面规范群众自治行为。二是严格规范群众自治工作,严格按照《协议》规定管理育龄妇女和服务育龄妇女。三是扎实开展“阳光计生”、“诚信计生”创建工作。四是加强计生协会建设。发动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建立完善“两委负总责,协会当骨干,依法建制度,群众做主人”的工作机制。
(八)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上有新突破
认真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全面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是建立机制,在流动人口管理上,推广“七个一”机制,努力破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难题。二是抓信息化建设,加强和规范流动人口基础信息采集、更新和管理,充分运用流动人口管理及数据交换平台,强化信息交换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三是深化协作。加强与其他地区区域协作,重点加强违法怀孕、生育查处、避孕节育等工作。
(九)提升人口信息化水平
逐步建立完善全员人口信息共享交换制度,建立主动采集、办事采集、协同采集、人口服务管理档案制度,形成健全、高效、便捷的人口信息动态采集体系。认真开展数据质量清理清查和质量评估,切实提高数据质量,全面深化信息化应用,加强全员人口数据库的分析利用,为实现人口动态管理、有效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十)强化业务培训,提升工作能力
深化创先争优,加强岗位责任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加大对计生干部的教育管理,增强各级计生干部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一支懂政策、熟业务、作风过硬的人口计生干部队伍。一是对村(社区)三委,计生干部进行人口计生法律、法规、政策的培训,加强对村计生专干业务指导,进一步提高村组计生干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能力。二是全体计生专干要继续发扬“八字”精神,加强学习,全面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以群众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寓管理服务之中探索一条服务型人口计生的新路。三是转变服务态度,成为“以民为主”服务型人口计生。加强计生队伍作风建设,切实抓好计生协会工作,争做育龄群众“贴心人”。四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防体系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全乡人口计生系统风清气正。
(十一)提升计生统计台账和统计质量
规范计生统计台账,有效提升统计台账质量。一是加强村级计生专干业务培训,提升工作责任感。二是严格计生台账登记,健全阵地建设。计生办工作人员深入到各村进行检查指导,进一步规范村级计生统计台账的登记书写,确保计生工作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做到账实相符,进一步完善并提升阵地建设水平。三是实行统计台账互审。利用例会,通过计生信息变动情况(新婚、出生、节育等名册)进行台账资料的核对;村级信息报告单主要审核填写内容是否规范、是否完整、是否涂改,如时间、盖章、签名、信息变动相关内容等;统计小台账填写计生信息是否滚动、逻辑关系是否正确,是否规范完整,如出生时间、性别、孩次、政策属性,孕情结果与出生、流产信息是否一致等等。四是,采取业务评比。对评比优秀的村级计生专干在全乡予以通报表彰,同时给予相应的奖励。
四、考核奖惩办法
(一)指标任务数
1.加强领导(10分)
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职能,落实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科技服务、技术服务、信息化建设及群众工作职责,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做到有编制、有人员。
2.全面落实生育政策(20分)
(1)加大《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力度,持证生育率达90%以上。
(2)加大“全面两孩”政策的宣传与实施,坚持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中共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落实生育、服务等有关配套措施,全面实施好“两孩”政策。加大宣传解读工作力度,强化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消除宣传盲区,开展出生人口监测预警,及时把握出生人口动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3)符合政策生育率达83%;
(4)辖区年内已婚育龄妇女中采取了避孕措施的人数所占辖区内已婚育龄妇女人数的比例80%以上。
(5)将“婚育新风进万家”融入村(社区)文化建设之中,社区开设“人口计生”专栏。在显著位置张贴计生宣传画和宣传标语;做到计生宣传品进村、进家、入户。利用节假日和计生宣传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协助开展政策宣讲、街头展览、发放避孕药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6)群众人口计生知识知晓率95%以上。
3.流动人口服务管理(10分)
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抓好信息录入及清理清查工作。严格落实“一盘棋”工作机制。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及推进工作。
4.提升计生统计台账和统计质量(10分)
(1)查看报告单、统计报表,查看核对村级报告单与怀孕、怀孕结果、落实措施登记帐等,入户调查核对育龄妇女及家庭成员的一致性,基础台账要求达到一致性及帐实相符(7分)。
(2)如实全面上报违法生育情况(2分),强化死亡管理,如实全面登记人口死亡情况(1分)。
5.大力推进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提高文明执法水平(10分)
积极推进诚信计生、阳光计生、和谐计生建设。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和违法生育、违法行政、乱收费乱罚款案件查处工作,加强对依法行政、依法执业的宣传培训和监督检查,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水平。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监管力度,严格落实“票款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防止和杜绝坐收坐支、截留挪用等违规行为发生。加大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法生育的处理力度,维护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行政处罚卷宗符合率达100%,案卷评查合格率达95%以上。
6.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10分)
不断健全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狠抓“奖优免补”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奖扶、特扶对象确认“零误差”,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兑现率100%。真正将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
7.防范“两非”工作(10分)
100%建立防范“两非”行为长效管理制度,建立完善B超使用管理制度、终止妊娠药物销售和使用管理制度、怀孕14周以上终止妊娠手术管理制度,保持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正常。
8.计生协会工作、诚信计生与村民自治工作(10分)
加强基层计生协会组织建设,全面建立政府诚信、群众守信、村(居)民互信、依法自治的诚信计生模式。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完善村级计划生育听证制度,健全村级计划生育民主管理机制,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规范》,推进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村务公开。
9.加强基层基础工作(15分)
(1)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全面落实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参与的人口信息联动机制。强化信息管理,严格落实采集信息制度,完善各级信息员工作职责、规范信息报告工作流程,提高信息质量,统计台账管理规范,账实符合率100%。育龄妇女及家庭成员数据库入库率达到100%,准确率达到95%以上。
(2)巩固、落实已婚育龄夫妇避孕措施,随访对象一年随访4次,访问对象一年随访2次。
10.当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综合评估指标(15分)
(1)避免已婚育龄妇女意外怀孕保护率(避孕及时率)65%,综合节育率达80%以上,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服务率达98%。
(2)行风建设:
①认真开展“双评”活动,群众满意率达95%;
②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知晓率95%以上;
ƒ“以宣传教育为主”方针落实率100%。
(3)每月按时参加计生办例会,不得迟到、早退;
(4)奖励政策档案管理:设立档案柜,分年度档案管理。
(5)药具服务管理:实现药具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做好村内药具发放与管理工作。
(6)配合乡计生办做好对随访对象开展“三查”服务,严格取环程序。
(二)乡计生办向乡党委政府汇报年头预算35000.00元,用于年底考核各项指标任务的完成,每完成一分奖励考核10.00元,从而促进计生工作有序开展。使西邑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