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街乡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索引号
01525766-9-/2021-0611005
发文机构
隆阳区辛街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应急预案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1-06-11

辛街乡山洪灾害  

  

  

 

  

 

  

 

  

   


     

      

     

辛街乡人民政府  

2021年5月修订  


辛街乡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由于降雨在山区引发的洪水灾害及由此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特编制我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本预案制定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及省、市、区人民政府颁布实施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   

1.3编制原则  

1.3.1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  

1.3.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原则  

1.3.3落实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和值班责任制。   

1.3.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范围内山洪灾害及其引发的山体滑破、泥石流、堤防决口、山洪内涝、水库决堤等次生衍生灾害。   

1.5预案编制  

1.5.1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内容包括:调查了解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山洪灾害类型、历史山洪灾害损失情况, 确定山洪灾害防御部门职责及责任人员;明确域内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村及山洪灾害防御措施;建立监测通信和预警系统,确定预警程序和方式,根据预报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规定转移安置要求,拟定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各项措施,安排日常的宣传、演练等工作。   

1.5.2防汛指挥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6预案审批   

1.6.1级预案由区人民政府负责审批, 报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备案。  

1.6.2预案有效期一般为3-5年,每隔3-5年修订一次,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   

2基本情况   

2.1自然状况   

2.1.1地理位置  

辛街乡位于保山坝南端大山头北麓,地处东经99°03-99°12′,北纬25°02-25°54′,东与汉庄镇、西邑乡相连,南与施甸县老麦乡接壤,西与蒲缥镇交界,北与汉庄镇毗邻。乡政府驻地距隆阳城区15公里,有大保高速公路和云保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国土总面积115.83平方公里,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14公里。  

2.1.2地形地貌土壤植被  

 境内属横断山脉纵谷区由北向南的过渡部位,主要河流呈南北走向东西并列,地形为平坝地区,地貌为盆地地貌,西高东低,南北平缓,土壤以石灰岩、砂风化的黄壤及红壤土为主,最高海拔2228.4米,最低海拔1639.5米,适宜种植水稻、麦类和油菜等作物,辛街乡林业用地总面积5006.5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4797.6公顷,灌木林地63.6公顷,未成林造林地48.2公顷,宜林地90.4公顷,无立木林地6.7公顷,全乡森林覆盖率43.53%  

2.1.3气象水文  

    辛街位于保山坝南部,东、西、南三面环山,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为966.4毫米,干温季节明显,雨热同期,无霜期长,日照率高,光度好。辛街属西南季风区,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温和如春,自然条件优越。辛街乡水利资源分布广泛,沟河纵横交错,山间塘坝星罗棋布,山涧自流龙洞众多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12座,塘坝85件,河主要有东河、小沙河、阿今河、殷官河、北庙水库西干渠19条河渠。流域内河槽调蓄能力低,洪水过程陡涨陡落,洪峰出现一般在最大强雨后1小时洪水大部分出现在六至九月。  

2.2社会经济   

2020年末,全乡辖15个村(社区)村民委员会,85个自然村,193个村民小组。全乡共有17259户,56748人,其中:农业户16555户,55844人。耕地面积31145亩,其中田20371亩、地10774亩。主要以粮食、烤烟、蚕桑、核桃、甜柿和畜牧业生产等为支柱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2045元。  

2.3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  

2.3.1山洪灾害的成因  

    1.防御工程措施较少、非工程措施薄弱,防御工作难度大。经实地调查,我区域内真正能防御山洪灾害的工程措施比较少,在山洪灾害发生时河堤防洪能力不大不能抵御洪水侵袭,同时,由于没有建筑挡砂坝,排洪渠等水利工程设施,致使每次发生山洪灾害时,抵抗防御能力不足  

    2.地势西低,是导致山洪灾害的重要原因所在。地势落差大,汇流快,往往形成陡涨陡落,较长时间强暴雨极易导致洪灾,冲毁良田、房屋,甚至危及群众的生命安全。   

2.3.2山洪灾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暴雨山洪出现的季节性强,6--9 月份是我的主汛期,也是我山洪灾害的多发期,容易给山区的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2.暴雨山洪的域性明显,易发性强,我地势西,落差大,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造成山洪灾害;  

    3.山洪来势凶猛,成灾快。山洪汇流快,无数条山沟、溪流汇流的洪水来势凶猛  

    4.山洪破坏性强,危害大。山洪灾害常常瞬间成灾,瘁不及防,山洪造成道路中断,耕地受淹,河堤冲毁,良田被毁,房屋倒塌,严重毁坏基础设施。  

2.4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2.4.1防灾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为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成立了以人民政府长为指挥长及其它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村也相应成立了以村委会主任为负责人的应急抢险队。但由于山洪灾害突发性强,成灾时间短,极难有效监测  

2.4.2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阿今河、殷官河、秀林河等主要山洪沟,但因年久失修,河道狭小、淤积严重排洪能力大大降低,存在较大的隐患。   

3山洪灾害区域划分   

3.1危险区  

    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 一旦发生山洪暴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情况,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陂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  

3.2安全区  

    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威胁,地质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河口、陡坡、低洼地带。  

3.3山洪灾害危险   

根据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程度和范围的调查,居住在山洪暴发危险区的居民主要分布在:大桥河,沈家河小坝沟,陡坡山洪沟,秀林河,长山河,育阁河,上寨对门山洪沟,殷官河、上寨南大沟山洪沟,上寨寨中沟,中寨西边山洪沟,上寨老麻箐河。有居民2380户,计9066人,农田有4369.5余亩。   

4组织指挥系统   

4.1组织指挥机构   

为了建立我防汛快速反应机制,切实贯彻中央、省、市、区的有关防汛文件精神,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组织和领导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成立辛街乡防汛领导小组。山洪灾害防御实行统一领导, 各村、各部门单位协作配合的原则,共同做好防山洪和抢险救灾工作,辛街乡防汛指挥部成员如下:   

      乡长  

副组长李学文  乡党委委员、乡武装部长  

  霍翠芬  人大主席  

王建斌  乡党委副书记  

        李振滔  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王宝霞  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杨婷婷  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杨智斌  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赵建彪  副乡长  

    副乡长  

            徐雪山  副乡长、派出所所长  

            郭胜天  派出所教导员  

            王新枚  辛街司法所所长  

            杨明梅  乡财政所所长  

        张兴才  辛街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  

徐滢颖  乡党政办副主任  

            王娇娇  乡党政办副主任  

杨义德  乡水利工作站站长  

            杨怀强  乡水利工作站工作人员  

            冉学武  乡水利工作站工作人员  

            赵唯黎  乡经济发展办主任  

            胡学斌  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段应铭  乡文化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主任  

            宋晓丽  乡社会事务办主任  

            成佛兰  乡扶贫办副主任  

王朝银  乡村规办主任  

王茂恒  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贾正会  乡烟办主任  

            李彦军  乡林业服务中心主任  

张洪泽  乡统计站站长  

            蒋梦男  乡综治办主任  

            李朝军  乡公路管理所所长  

                乡畜牧兽医站站长  

    辛街中心卫生院院长  

            蒋云峰  辛街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  

            李正斌  辛街中心校校长  

                保山市实验中学校长  

            张春华  胡家中学校长  

            15个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防汛抗旱办公室在乡水利工作站,由杨义德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冉学武同志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应急抢险电话:0875-2876017,传真:0875-2876016  

4.2部门职责和分工  

    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全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实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乡党政办公室:负责抢险救灾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工作。组织防洪抢险,参加防汛决策,负责车辆高度工作。  

    武装部:执行国家赋予的抗洪抢险任务,负责组织民兵抢险队伍。   

    乡水利工作站:负责防洪工作的行业管理,及时收集、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协同有关部门搞好洪水预报。组织防洪抢险工作及水毁工程的修复、水利设施灾害统计。   

    派出所:负责维护抢险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工作,防洪紧急期间协助防汛部门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打击盗窃防洪物料、破坏水库工程设施的犯罪分子,做好防洪抢险的治安保卫工作。  

    民政办:负责洪灾的救灾和灾民的生活救济工作负责民政灾情统计,接收救灾捐赠款物。  

    财政所:负责组织物资的采购、供应      

    电信分局:负责所辖邮电设施的防洪安全保障水情、险情、灾情电话的及时、准确传递。   

    乡卫生院:负责灾区的防病、治病工作加强灾区卫生防疫,预防疾病流行。   

    国土资源管理所:负责所辖防洪、排涝、排水工程的防汛抢险及房屋建筑的抗洪、抗风安全等负责对重大的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预案制定、监测、勘察和防治和善后处理工作,并及时向防汛部门提供山地灾害易发地区的情报。   

    文广站:负责各级各部门对外对上报灾或宣传所需的抗洪救灾、灾情损失等音像材料的摄编工作,并及时报送各有关部门。   

    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制订和指导农业、水产及农经作物抗灾、补救措施,落实所辖场所防汛工作,负责农业灾情统计编报。   

    供电所:负责辖区内电力的运行安全和防洪应急指挥部门防洪调度命令的实施,保障防洪抢险、救灾的电力供应。    

    (社区):负责险情具体信息的传递工作和淹没区内村民紧急撤离工作,保障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他成员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工。  

4.3辛街乡应急抢险队  

    1.紧急抢险队由乡政府工作人员、基干民兵及预备役组成,在工程出现重大险情时必须第一时间赶到,投入抢险工作抢险队伍主要联系人: 李学文(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2.群众抢险队群众抢险队由山洪灾害影响范围内的村(社区)组织一支30以上的抢险队伍,主要联系人为各村(社区)负责人。  

    3.机械抢险队由当地建筑施工队组成,组织重型机械(挖掘机1、推土机2、运输车辆2)进行抢险、清运、保通作业,主要联系人:徐忠  

5监测预警  

5.1山洪灾害雨、水情临界值确定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的降雨强度及降雨范围,并结合我的实际情况,将山洪灾害预警分为三个级别。当气象部门预报降雨强度为暴雨时为山洪灾害危险预警,称为三级预警。当气象部门预报降雨强度为大暴雨时为山洪灾害中度危险预警,称为二级预警。当气象部门预报降雨强度为特大暴雨时为山洪灾害高度危险预警,称为一级预警另外,由于我山区汛期降雨不均,因此,一旦发生局部强降雨时,必须及时根据降雨时的强度判断山洪灾害预警。   

5.2实时监测  

5.2.1监测内容:辛街乡范围内降雨、水位、泥石流和滑坡等信息。  

5.2.2监测要求: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  

5.2.3 监测系统的设立:根据山洪灾害危险区的分布情况, 在每个村设置1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设置一个专人负责,采取人工观测的方式,电话与乡防指联系。各监测点发现降雨过大要同时通知附近低洼处群众,做好防洪抗洪准备。  

5.3通信   

    通信采取电话、手机、敲锣或鸣号的方式,考虑到降雨时可能伴有大风、雷鸣等干扰及停电的可能,村级工作小组配备强力照明灯,并事先约定灯光警报信号,采取灯光信号进行报警,并派专人时刻监视报警信号。   

5.4预报预警   

    三级预警实施措施:由所在行政村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雨情信息发布三级预警,并组织有可能受山洪威胁的群众组成由村干部带队的巡逻小组。开始降雨后,村级工作小组携带报警及通讯工具进行巡逻,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向附近群众报警。群众接到警报后,立即向事前指定的地点撤离。在向群众报警以后,要马上报告主要领导。  

    二级预警实施措施: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雨情信息发布二级预警,并通知相关行政村在启动三级预警的基础上,由包村的干部参加村级工作小组,降雨后,每间隔1小时由带队的干部向当天防汛值班的带班领导报告巡逻情况,并严格实行零报告制度,即使未出现问题,也要定时进行联络,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向附近群众报警。群众接到警报后,立即向事前指定地点撤离。在报警以后,要马上报告区防汛指挥部。主要领导要迅速赶往该地区,指挥抢险救灾。   

    一级预警实施措施: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雨情信息发布一级预警,主要领导根据事先的分包任务,在降雨前到达分包地区,靠前指挥,降雨后,每间隔半个小时由工作小组带队的干部向分包地区的乡领导报告巡逻情况,严格实行零报告制度,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向附近群众报警。群众接到警报后,立即向事前指定地点撤离。在报警以后,要马上报告区防汛指挥部。   

6转移安置   

6.1转移安置  

    转移受威胁地区的群众,应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先转移危险区人员,在转移过程中防止出现道路堵塞和意外事件的发生。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转移地点选择在居住附近坡度较缓,没有山体滑坡崩塌迹象的山头上。帐篷不能搭在山谷中或其出口两侧的山坡上。雨停后,确认其住房安全后才能允许群众搬回。   

6.2转移安置纪律  

    转移时要严格落实责任制,由村干部或干部分片包干负责,并向群众解释清楚。   

7抢险救灾   

    一旦发生险情,各村在及时向或区防汛指挥部报告的同时,各组和应急抢险队立刻投入救灾工作,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车辆、设备、 物资等。对被转移安置的灾民,一般在24小时内,保障组应做好有关食品和生活品的供应工作,按人定量发放的食品经费由民政部门在救灾款中解决一部分,政府和村委会给予适当的补贴,除特殊灾民外,不足部分由灾民自行负担。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指挥部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如有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及时处理人畜尸体。洪灾发生后,卫生院和相关村医疗站必须迅速组织防疫医疗队带足医疗器械及防病药品到灾区,对灾区人民进行防病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医疗防病工作,防止疾病的流行蔓延,确保灾区人民的身体健康。有关单位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实施。   

8保障措施  

8.1汛前检查   

    防汛指挥部应组织检查组对有关人员变动情况进行核实、补充,并重新登记造册。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排查 发现问题做好登记并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发现新问题,要建立好明白卡工作,同时采取整改措施,该搬迁的动员搬迁,该治理的令其治理。水利、国土、规划部门严禁审批沿河、切坡建房。   

8.2宣传培训及演练   

    对本预案内的主要内容,要利用会议、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向辖区内群众进行宣传。各村组织危险区内的群众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方案。防汛指挥部每年汛前要组织应急抢险队,村应急分队开展至少一次的实战演练工作,为在抢险救灾工作中提高效率和增强抢险救灾过程的适应能力。  

8.3纪律   

    1.在汛期内,安排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并做好值班记录,主要领导24小时不关机,确保防汛信息畅通。   

    2.在山洪防御和抢险救灾过程中,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离岗,并且要服从防汛指挥部的安排做好各自的工作。   

3.与各村签订防汛责任制,把具体的责任人落实到村、到组、到人,实行层层责任包干制,形成责任网络。  

4.汛期过后,政府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进行总结、评比、表彰。对山洪灾害防御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对表现突出而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报请上级追认烈士;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9附则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辛街乡人民政府   

                        二〇二一二十五  

  

  

  

  

  

  

  

  

  

  

  

  

  

  

  

附录A  

A. 1区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表  

、村、组       

名称      

土地面积      

(km2      

人口      

(人)      

耕地面积      

(亩)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粮食总产量      

(t)      

固定资产      

(万元)      

阿今村上寨自然村      

2.2      

1285      

1820      

964.8      

3216      

8438.4      

汪宣村沈家河自然村      

0.005      

245      

137      

21      

137      

3      

大村社区大村自然村      

0.8      

2316      

980      

204      

680      

300      

大村社区小村自然村      

0.7      

1629      

740      

155      

518      

350      

邹里社区中大茨坪自然村      

0.96      

1068      

394.43      

28      

295.8      

22.4      

邹里社区中大树屯自然村      

0.7      

1078      

610      

52      

4575      

8.2      

杜家社区殷官自然村      

0.83      

1387      

480.32      

300      

360      

150      

杜家社区秦家自然村      

0.37      

617      

309.9      

250      

231.75      

20      

  

A.2历年山洪灾害损失统计表  

日期      

灾害类型      

发生地点      

受灾人数(人)      

受灾面积      

(亩)      

死亡人数(人)      

倒塌房屋(间)      

经济损失(万元)      

最大降雨量(mm      

时段降雨量(mm      

1984.08      

洪涝      

阿今村上寨自然村      

136      

260      

0      

2      

40      

      

      

2013.07      

洪涝      

阿今村上寨自然村      

6      

0      

0      

1      

5      

      

      

2012.07      

洪涝      

 汪宣村沈家河自然村      

79      

101      

0      

5      

11      

      

      

2012.08      

洪涝      

大村社区大村自然村      

204      

500      

0      

8      

50      

      

      

2012.09      

洪涝      

小村社区大村自然村      

217      

300      

0      

8      

20      

      

      

1985.09      

洪涝      

邹里社区中大茨坪自然村      

243      

300      

0      

0      

15      

      

      

2015.09      

洪涝      

邹里社区中大茨坪自然村      

87      

150      

0      

3      

20      

      

      

1993.08      

洪涝      

邹里社区中大树屯自然村      

117      

267      

0      

0      

8      

      

      

2015.09      

洪涝      

杜家社区殷官自然村      

179      

300       

0      

0      

25      

      

      

2015.09      

洪涝      

杜家社区秦家自然村      

115      

200      

0      

0      

18      

      

      

  

A.3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  

乡(村、组)名称      

人口(人)      

户数(户)      

耕地面积(亩)      

房屋(间)      

固定资产(万元)      

备注      

阿今村上寨自然村      

1285      

259      

1820      

259      

8438.4      

      

汪宣村沈家河自然村      

245      

75      

137      

75      

30      

      

大村社区大村自然村      

2316      

642      

980      

1360      

13600      

      

大村社区小村自然村      

1629      

455      

740      

1240      

12400      

      

邹里社区中大茨坪自然村      

1068      

330      

395      

450      

22.4      

      

邹里社区中大树屯自然村      

1078      

357      

610      

508      

8.2      

      

杜家社区殷官自然村      

1387      

440      

480      

350      

150      

      

杜家社区秦家自然村      

617      

213      

310      

180      

20      

      

  

  

A.4监测站点分布表  

序号      

乡(镇)      

名称      

监测站      

所在位置      

监测内容      

观测方式      

责任人      

简易      

自动      

1      

辛街乡      

简易水位站(报警器)      

上寨自然村      

水位      

     

      

杨国昌      

2      

辛街乡      

简易水位站(报警器)      

沈家河自然村      

水位      

     

      

赵明元      

3      

辛街乡      

简易水位站(报警器)      

大村自然村      

水位      

     

      

杨应会      

4      

辛街乡      

简易水位站(报警器)      

中大茨坪自然村      

水位      

     

      

李伟      

5      

辛街乡      

简易水位站(报警器)      

中大树屯自然村      

水位      

     

      

李伟      

6      

辛街乡      

简易水位站(报警器)      

殷官自然村      

水位      

     

      

段应铭      

7      

辛街乡      

简易水位站(报警器)      

秦家自然村      

水位      

     

      

段应铭      

  

  

A.5监测站与预警对象关联表  

序号      

乡(镇)      

名称      

村(组)名称      

危险区      

监测站      

准备转移预警指标      

立即转移预警指标      

防汛责任人      

1      

辛街乡      

阿今村      

上寨自然村      

简易水位站(报警器)      

120mm      

140mm      

杨国昌      

2      

辛街乡      

汪宣村      

沈家河自然村      

简易水位站(报警器)      

120mm      

140mm      

赵明元      

3      

辛街乡      

大村社区      

大村自然村      

简易水位站(报警器)      

120mm      

140mm      

杨应会      

4      

辛街乡      

邹里社区      

中大茨坪自然村      

简易水位站(报警器)      

120mm      

140mm      

李伟      

5      

辛街乡      

邹里社区      

中大树屯自然村      

简易水位站(报警器)      

120mm      

140mm      

李伟      

6      

辛街乡      

杜家社区      

殷官自然村      

简易水位站(报警器)      

120mm      

140mm      

段应铭      

7      

辛街乡      

杜家社区      

秦家自然村      

简易水位站(报警器)      

120mm      

140mm      

段应铭      

  

  

  

A.6人员转移表  

序号      

乡(镇)      

名称      

村(组)名称      

转移人口      

(人)      

转移路线      

安置地点      

责任人      

1      

辛街乡      

阿今村上寨自然村      

1285      

上寨大桥至村委会      

村委会及卫生室      

杨国昌      

2      

辛街乡      

汪宣村沈家河自然村      

245      

村主干道      

村委会      

赵明元      

3      

辛街乡      

大村社区大村自然村      

2316      

村主干道      

小学操场      

杨应会      

4      

辛街乡      

大村社区小村自然村      

1629      

村主干道      

活动广场      

徐金香      

5      

辛街乡      

邹里社区中大茨坪自然村      

1068      

中大茨坪至辛街集镇      

梦想家园      

郑绍才      

6      

辛街乡      

邹里社区中大树屯自然村      

1078      

中大树屯至辛街集镇      

梦想家园      

吴林春      

7      

辛街乡      

杜家社区殷官自然村      

1387      

殷官到下杜到贾家山      

贾家山      

段应铭      

8      

辛街乡      

杜家社区秦家自然村      

617      

秦家到上杜到下杜到贾家山      

贾家山      

段应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