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续文化血脉 ——汉庄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索引号
01525760-x-/2021-0624003
发文机构
隆阳区汉庄镇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工作动态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1-06-24

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续文化血脉

——汉庄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在第16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汉庄镇文化站联合第二示范小学、永铸社区、隆阳区民众铸造厂在汉庄第二示范小学开展汉庄镇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参加活动的镇村干部、师生共100余人。

汉庄镇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人,其中市级传承1人,区级传承人2人。铸造工艺自2007年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一直有较好的传承和发展。永铸社区有“铸造之乡”之称,明朝时期永铸便有铸造作坊,主要制作犁、铁锅、炉条和大小盆、炊锅等生产生活用品,原有300多户人家从事铸造工艺,以蒋、王、邹三姓规模较大,现在规模最大较为典型的就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国民家。

此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主要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带进校园,让同学们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通过宣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及相关知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镇文化站站长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讲述,并介绍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成果和优秀实践案例。同时保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国民详细地介绍了永铸社区历史概况、铸造工艺历史发展现状以及保护经验和措施等。二是实地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感受不一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同学们从第二示范小学徒步到隆阳区民众铸造厂,参观制作铸件的原料、了解铸造工序、触摸铸造成品,参观完每个特色展品的制作细节后,六一班的同学们纷纷说道:“真是太厉害了,一块块被废弃的旧铁经过加工,便成了一件件精致的铸件,真是变废为宝啊”“这一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课让我受益匪浅,将来我们一定会好好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一直成为我们村的名片”“在各种各样的铸件里,最吸引我的是工艺品,虽然有七道工序之复杂,但成品特别精致”……

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通过知识宣讲与实地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带进校园,使同学们了解精湛的铸造工艺、娴熟的生产工序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让同学们切实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