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乡提升人居环境试点车家庄自然村情况汇报
- 索引号
- 01525762-6-10_Z/2016-1231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金鸡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6-10-05
一、基本情况
车家庄,隶属于黄毛行政村。距离村委会1.20公里,距离镇4.00公里,国土面积2.57平方公里,海拔1850.00米,年平均气温15.50℃,年降水量534.29毫米,适宜种植水稻、包谷等农作物。有耕地222.73亩,人均耕地0.58亩;有林地1065.00亩。全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7户,有乡村人口346人,其中农业人口375人,劳动力15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5人。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068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5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
二、发展现状
(一)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水稻、油菜等传统作物种植和小规模养殖。村民经济收入主要还是以劳务收入为主,全村常年在外打工200余人,201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117万元。种养殖产业基本上还是以粗放经营、传统种养,缺乏科学种养、科学管理的意识,产业发展缺乏特色。村集体无优势支柱产业,财源经济收入单一,经济基础较薄弱。
(二)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1.水。该村在2012年底,全村已全部架设自来供水管网,人畜饮水基本上能够保障。
2.电网。全村已实施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网线、数字电视已覆盖全村。全村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99.5%以上。
3.道路。该村进村道路为一段砂石路,一段水泥路面,路宽4米左右,村内干道和入户道路未进行硬化,村庄路面质量一般。但入户道路狭窄拥挤,村内停车位严重缺乏,村庄道路景观不成系统。
4.民居现状。村落内还保留少数土木传统民居,大部分已改建为砖木结构、混凝土结构。村民建房基本上在村庄规划范围内,只是材料、形式繁多,没有形成整体、统一的村庄特征。
(三)公共服务设施
该村小学就读生到黄毛小学就读,距离0.5千米;中学生就读到金鸡中学,距离2.00公里;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社区卫生室和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室0.6公里,距离乡卫生院2.00公里。村庄内文化活动广场即将建盖,相关配套设施不健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自然村老协会、健身团等群众团体没有活动场所,饮用水水质无规范检测系统,没有集中的污水处理系统,也没有标准的消防设备。
三、发展思路
车家庄位于金鸡集镇旁、未来绕城高速西侧,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立足现有实际条件,统筹考虑,有所侧重,全面推进“七改三清”,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为村庄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一)提升道路绿化美化。结合全乡主干道村绿化工程实施,加大自然村进村路段行道树的绿化管理,确保成活率,争取两年见绿,四年成荫。同时,对村内文化活动广场和人员聚焦地的进行适当的补绿,提升行道绿化率。
(二)危房改造控制风貌。严格按照村庄规划争取项目,有序改造农村危房,争取在2020全村消除危房。结合易地搬迁点建筑设计风格,对后建房屋引导建房风貌,引导群众合理规划房屋建设,做到人畜分离、厨卫入户。
(三)切实推进水利改革。车家庄自然村在全乡水利改革工作试点区内,要尽快成立自然村水资源管理协会或用水合作社,加强对现有人畜饮水、农业用水设施的管理、维护,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实现供水设施“有人用、有人管、管得好”。
(四)发展集中养殖精细种植。对现有生猪养殖进行统一规划,应按照人畜分离、粪污综合利用的原则,逐步实行移栏出村。同时加大土地流转工作,盘活仅有土地资源,引导群众种植花卉、蔬菜等高效农作物,发展精细农业,提高土地收益。
(五)进行农村厕所“革命”。在移栏出村的基础上实行移厕入户,倡导群众建设冲水卫生厕所,消除路边旱厕,改善卫生条件,提升村容村貌。结合美丽乡村项目建设,计划在现在的文化广场边建设1个公共厕所,解决外来人员入厕问题。
(六)推广使用洁净能源。按照“厨房入户,实现电气化的目标”,结合2016年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完成,广泛倡导使用电气化能源。围绕“政府支持、农民自愿、多元投入、建管并重”的总体要求,逐步推广使用燃气灶、电气灶等节能灶具,降低生活废气排放。
(七)加强水源保护净化工作。充分利用村规民约,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管理,禁止垃圾乱堆、乱丢。开展东沟治理行动,完善村庄污水排放和氧化处理体系,推进雨污分开,至2019年建成清水进村、污水排放两套系统,达到水清见底的成效。
(八)倡导开展洁净田园行动。建立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机制,大力宣传,传广泛倡议,并组织群众开展田间地头“顺手捡”活动,重点清除田间地头塑料袋、药水瓶、残余地膜三类垃圾。加大农业生产清洁化控制力度,推广、选用低毒高效农药,推广抗病良种和生态防治。倡导秸秆还田及人畜禽粪便资源循环利用,至2020年,村庄粪便还田率达到100%。
(九)洁净家园建美丽村庄。在现行的“户收集—村转运—村处理”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夯实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加大环卫费的收取管理使用工作,通过一事一议适当提高收费标准,配备2名固定的保洁员,设置3个钩背垃圾箱。深入推进村内主干道环卫保洁网格化管理,强化村庄保洁工作,实现村里村外、户内户外清洁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