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的“喜”与“忧”

索引号
01525762-6-30/2016-0711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金鸡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工作动态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6-05-13

——以2016年金鸡乡村党组织换届为例

乡村党组织换届是指本届乡党委、村支委任期已经届满,依法选举新一届乡党委、村支委的法律行为。目的在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016年,乡村党组织集中换届,金鸡乡党委和下属农村党(总支)支部在上级党委的指导帮助下,于3月中旬启动换届工作,至4月中下旬全面完成。作为乡村党组织换届的一名工作人员,笔者参与了整个工作过程,见证了基层组织建设的喜与忧。

一、基层组织建设的喜人局面

在整个换届工作中,金鸡乡党委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主抓乡党委书记、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层层压实责任,严把各个程序,保证各个细节依法、依规,风清气正。

(一)抓学习、抓纪律,练好“内功”。换届准备阶段,金鸡乡党委、总支,逐级召开换届选举工作业务培训会,使参与换届的工作人员熟悉换届业务。同时,通过“信息公示及时学、手机微信平台学、召开会议集中学”三种方式,巧妙组织乡村领导干部多渠道、多场次学习换届工作“九严禁”和“十严禁”纪律要求。绷紧全体乡村干部换届纪律这根弦,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换届工作中。

(二)抓人选、抓程序,夯实基础。紧紧围绕新进村级党总支候选人“十不宜”的要求,乡党委领导和各村总支换届选举委员逐个摸排、确定“两推”候选人。并通过乡党委书记办公会的形式,对上报的人选进行反复讨论和酝酿,确保摸排的人选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质好,业务能力强。改变以往农村党组织委员中的文盲现象,选优配强基层组织班子成员。在选举中,为确保“两个4/5”,在重点村采取逐户通知党员,实现二轮、三轮投票的工作措施,规范操作,保障选举程序的合法性。

(三)抓重点、克难点,凸显亮点。对于软弱涣散,工作难开展的黄毛党总支,采取“把党委会开到支部去”的方式,在“两推”前,选举前,选举后三个重要工作节点,分别到黄毛党总支召开乡党委会议。帮助黄毛村党总支换届选举委员会理清工作思路,选优配强总支成员,与新一届村党总支共商发展思路,为打开新的工作局面凝心聚力。

至4月中下旬,乡党委和28个农村党组织完成换届。选举产生党委委员9名,纪委委员5名;党委书记1名,党委副书记2名,纪委书记1名。选举出农村党总支委员33名,党总支书记6名,党总支副书记6名,农村党支部书记22名。

二、基层组织建设的隐忧之处

(一)党务人员业务不精。由于农村党建工作业务员、党支部副书记非“科班”出身,多为“半路出家”,文化偏低,在基层党的建设、组织工作方面业务知识不全、不精,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工作漏洞。如黄毛党总支之所以进行第二次“两推”,就是因为混淆了“村民代表”和“非党代表”的概念,导致参会人员底数不清。

(二)党员大局意识不强。推选候选人和正式选举中,部分党员不能站在全村大局的高度,仅立足于所在自然村、小组利益的出发点,导致选举“不过半”。甚至少数党员在选举中将自己混淆于一般群众,在“另选他人栏”中填写非党群众作为候选人。

(三)党员群众参与意识不强。部分农村党员、村民代表缺乏主动参与党的政治生活的意识,找理由、找借口不参加党内组织生活、不参加党的会议。一些党员不按程序参加选举,投完票就溜,不看结果就走,对组织建设漠不关心。

三、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党员教育,强化党员意识。要结合“两学一做”,持之以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强化党员的组织意识、纪律意识、大局意识。将“三会一课”落到实处,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了解党史,普及学习党的政策、文件、会议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学习党章、党员廉洁自律条例、党内《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工作水平。加大对农村党建工作队伍,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的培训力度。建议乡级党委、区级组部门在换届后要及时召开几次党建工作业务培训,进一步帮助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特别是新进的领导干部及时熟悉业务工作。除经济发展、大的理论方针外,要教会他们如何开展组织生活、发展党员等具体业务。

(三)排查组织关系,纯洁党员队伍。列宁曾说“徒有虚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对于农村成分复杂,素质不一的庞大党员队伍,管理上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肃党的纪律,把党组织关系排查落到实处。对“口袋党员”“无根党员”进行全面摸排,对半年以上不交纳党费,长期在外不参加组织活动的不合格党员进行清理、除名,进一步纯洁党员队伍。

(金鸡乡宣传干事 罗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