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工作粮油保障应急预案
- 索引号
- 01525722-0-/2021-0611005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发展和改革局
- 公开目录
- 应急预案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1-06-11
关于做好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工作
粮油保障应急预案
为全力做好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应急准备工作,区发展和改革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统筹安排,认真履行物资保障组成员单位职责,保障疫情防控物资急需、切实抓好粮油保供稳价,根据《隆阳区粮食供应应急预案》(隆政办发(2018)161号)制定本预案。
一、区级储备规模基本情况
隆阳区自2004年建立地方储备粮制度,按照集中承储要求,目前区级储备在保山中心城区板桥、河图、汉庄、辛街四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承储,其余乡镇无储备粮油,按照粮权属性属区人民政府所有,截止2020年4月6日,隆阳区区级储备规模稻谷6000吨,菜籽419吨,菜籽油50吨,动态储备大米142吨,商品粮稻谷870吨。按承储地点分别为:隆阳区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板桥粮点承储区级储备粮稻谷1940吨,菜籽161吨;板桥孟官粮点承储区级储备稻谷870吨;河图粮点承储区级储备粮稻谷200吨,菜籽258吨;汉庄粮点承储区级储备稻谷1370吨;辛街粮点承储区级储备稻谷1641吨。按入库时间2017年稻谷2296吨,2018年稻谷1843吨,2019年稻谷1871吨.2018年油菜籽161.3吨,2019年油菜籽258.065吨,2018年菜籽油50吨。
二、粮油保供稳价原则
(一)压实责任。按照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的要求,建立应急联络机制,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及时收集掌握全区及国内外有关粮食供求信息,对边境粮油市场行情进行监测和分析预测,提出预警建议;组织实施粮食应急预案启动后的粮食采购、加工、调运和供应;完善区级储备粮和动态储备成品粮油的管理和动用机制,及时提出动用动态储备成品粮油和区级储备粮的建议;对供应的粮食质量进行检验检测。
(二)强化监测。及时掌握边境粮油市场秩序和变化情况,加大对边境粮油批发市场、超市、供应网点的监测频率,形成日报告制度。监测范围包括粮油价格、销售量、库存量、生产量等方面。
(三)保证粮源。为保证辖区内粮油持续稳定供应,增加成品粮油投放。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隆阳区发展和改革局已于1月26日指定全区大米应急加工企业1户(隆阳区大茨坪粮油加工厂)备好1500吨商品粮稻谷提前复工,截止4月6日,紧急采购区外稻谷280吨,已加工稻谷1190吨,产大米774吨,区级储备动态大米增加到142吨。共计投放15个应急供应网点及粮油配送中心大米632吨,桶装食用油50吨。用于满足市场需求。有效应对居民外出减少、关闭农村集镇街天导致阶段性购粮数量增多的实际情况。
(四)稳定市场预期。如果启动粮食供应应急预案,按照隆阳区100万人口测算,以现有人均口粮消耗0.2公斤/天计算,每天消耗大米200吨。现有区级储备规模稻谷6000吨加商品粮储备870吨,可加工大米4809吨,动态大米176吨,合计4985吨,可供应全区25天口粮消耗。(不包含市场流通粮食数量和中央、省级、市级储备粮食数量)。以现有人均口油消耗0.02公斤/天计算,每天消耗食用油20吨。现有区级储备规模食用油180吨,商品食用油5吨,合计185吨,可供应全区9天食用油消耗。(中央、省、市未有油食用油储备、不包含市场流通食用油数量。)根据全区20个应急销售网点和配送中心储备情况,及时进行调度、加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粮油所需。稳定社会预期。
三、应急储备动用程序
(一)应急响应
针对境外疫情蔓延扩散的态势,督促指导隆阳区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做好相关物资储备供应和完善应急预案工作,保障全区居民日常粮油保障所需。此次《预案》所称粮食应急状态,是指因疫情原因,引起区内粮食供求关系突变,在较大地域范围内出现群众大量集中抢购、粮食脱销断档、价格大幅度上涨等粮食市场急剧波动的状况。根据市场粮油波动的严重程度,依次设定“绿、黄、红”三色作为预警区域标识,这三种预警区域标识分别触发三种级别响应。考虑到中长期粮油市场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可能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这份《预案》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自发调节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政府行政措施造成的不必要干预。
绿色为正常情形,即粮油市场供求关系基本平稳;粮食价格同比涨幅低于5%;食用油价格同比涨幅低于10%。该种情形对应的响应机制为:市场监测、发布市场信息、按时储备轮换、增加区级储备规模,丰富调控物质基础。
当粮油市场单一品种或部分区域出现货源紧张,市场供需区域性或结构性失衡,粮食价格同比涨幅在5%~10%,食用油价格同比涨幅在 10%~20%时,即视为触发黄色区域,此时将启动二级响应,组织指导粮油经销企业筹集货源,加快市场投放,保障市场供应,联合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红色为最高级别的预警响应,主要情形为隆阳区粮油供求关系突变,市场出现集中采购、脱销断档现象,粮食价格同比涨幅超过 10%、食用油价格同比涨幅超过 20%。全区粮油供应进入应急状态,经区人民政府批准,采取果断应急措施,投放区级储备粮油,做好启动应急加工准备,协调组织区外粮油货源,直至实施民政救助和强制性干预,包括限定粮食价格,实行限量、定点、直供等临时性供应,对粮食市场进行临时性特别管制、强制性控制社会粮源和涉粮设施。全区粮食应急供应重点保障对象为城镇居民(含学校、区内重点项目区域内等大型集体伙食单位)和灾区缺粮群众,重点保障地区为城区等人口密集区域。
(二)动用程序
当全区出现粮食应急状态后,在收到区政府应急调用指令后,按照商品粮油、动态储备粮油、县级、市级储备粮油使用顺序及相关程序,增加市场供给,平抑粮价,保证供应。储备粮油动用按照入库时间先后顺序依次调用,如动用区级储备粮仍不能满足应急供应,确需动用市级储备粮的,由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市粮食局会同市财政局提出动用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粮食应急状态消除后,经区政府批准,及时上省粮油竞价交易平台采购储备粮油补库,恢复正常秩序。
(三)粮源筹措及加工
按照省局疫情期间统一部署要求,暂缓区级储备粮油轮换,暂缓国有粮食企业大宗商品粮油(20吨以上)交易,保证辖区内7天成品粮油储备。隆阳区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所辖5个库点承储区级储备粮6000吨,菜籽419吨,菜籽油50吨,动态储备大米176吨,商品粮稻谷870吨。为此次区级应急状态下调控的物质基础。全区指定应急大米加工企业2家,共有应急大米加工设备2台,日处理稻谷150吨。其中:隆阳区大茨坪粮油制品厂碾米机1台,日处理稻谷50吨,厂址:隆阳区辛街乡大茨坪,法定代表人:胡崇安。隆阳区五里香粮食加工厂碾米机1台,日处理稻谷100吨,厂址:隆阳区板桥镇工业园区,法定代表人:张海清。区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必须按照调拨建议和调拨命令及时组织调拨粮食到全区20个应急供应网点,并根据需要及时增设供应网点,敞开粮食供应,及时平息事态。如出现粮食供应及粮食库存情况确实紧张,区级储备粮食库存不能保证10天供应量(低于2000吨),新粮源又不能及时补充调拨到位的,报告区政府同意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实行阶段性限量供应。紧急事态平息后,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必须在3个月内补充粮源,并将储备粮和商品粮周转库存恢复到原有水平。
(四)应急粮食作价原则
应急情况下的粮食供应坚持“顺价作价、顺价销售”的原则,区储备粮按照储存成本加出库费用作价;粮食加工企业按照合理的原则核算加工费用;零售企业按照进价加微利的原则供应成品粮。加工费用和零售费用标准。应急情况下可按照“先销售、后结算、先供应、后补贴”的方式进行。事后由区发展和改革局、区财政局和市农发行隆阳营业部等有关部门进行审核结算。
四、应急响应终止
粮食应急状态消除后,区发展和改革局及时向区人民政府提出终止实施粮食应急预案的建议,经批准后,及时终止实施应急措施,根据应急状态下对粮食的需要和动用等情况,及时采取促进粮食生产,增加粮食收购或外地组织购进等措施,补充所动用的库存,恢复对粮食应急状态的能力。恢复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