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2016年桑蚕茧生产成本收益调查情况分析
- 索引号
- 01525722-0-30/2017-0630018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发展和改革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7-04-10
据区发改局调查数据:2016年,全区蚕桑种植面积53402亩,养蚕5万张,收购鲜茧1712吨,实现农业产值1.2亿元、工业产值1.5亿元、税收1000万元。
据抽样调查数据,2016年蚕茧亩均单产57.48公斤同比减产6.14公斤,下降9.65%;产值合计2258.05元,同比减少202.23元,下降8.22%。生产总成本2775.67元,同比减少234.93元,下降7.8%。亩均亏损517.62元,比去年的亏损550.32元减少亏损32.70元,亏损下降5.94%。每50公斤主产品平均出售价格1947.84元,同比增加28.97元,上升1.51%。
据上述情况分析,影响桑蚕茧成本收益变化的原因是:
(一)产量下降,产值减少。由于今年雨水偏多,在饲养过程中蚕病发生严重,特别是脓病和僵病。导致全区养殖张数、养殖批次均有所减少,蚕茧产量降低。
(二)成本下降,亏损减少。2016年,随着“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实施,化肥价格、租赁作业价格、燃料及电价均有所降低,物质与服务成本大幅下降
按照我区桑蚕茧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强力推进全区蚕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保证桑蚕茧种(养)植稳步发展,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强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拓展药食用途、饲料用途、新材料用途和文化生态用途等新功能,发展蚕桑休闲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强蚕丝绸产业综合发展能力。
(二)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针对蚕桑生产分布广、规模小而散的特点,积极培育蚕农合作组织。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鼓励丝绸企业参与蚕桑基地建设,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着力培植种桑养蚕专业户,逐步健全以“统一蚕种配发、统一小蚕共育、统一消毒防病、统一标准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的“五统一”产业化服务体系。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鼓励发展蚕桑生产发展,一是要加大对种桑养蚕的扶持力度,增加蚕桑产业投入,减轻桑农资金投入压力。二是要根据蚕桑生产成本的增加幅度,逐年提高蚕茧收购价格,缩小与其他种植品种之间的收益差距,增加桑农收益,以稳定桑蚕茧产业发展。
(四)建立健全蚕茧生产保险制度。桑蚕茧生产受气候、蚕种质量等影响较大,桑农投入风险也较大。因此,政府及企业要积极组织建立健全桑蚕茧生产保险制度,协商保险公司,采取政府—企业—农户各投入一定资金,对桑蚕茧生产实施保险,以降低桑农投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