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撤点并校后如何解决交通问题的建议

索引号
01525767-7/20250721-00002
发文机构
隆阳区西邑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5-07-21

案由:

近年来,西邑乡按照“高中向城区集中、初中向集镇和城区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幼儿园向行政村集中”原则,采取“撤销”“合并调整”两种方式优化调整校点布局,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截至目前,全乡现有学校33所,已撤并完全小学11所、高中部1所。随着教育资源整合,校点优化撤并在多地实施。初衷虽好,但部分地区学生上学交通困难问题凸显,亟待关注解决。

一是步行隐患重重。在农村地区,许多学生因撤点并校而面临上学路途遥远的困境。其中,留守儿童群体尤为特殊,他们缺乏父母的陪伴与接送,爷爷奶奶年纪大无法驾车接送,其只能选择步行,步行常常会经过荒僻路段,其人身安全存在潜在威胁。

二是拼车乱象丛生。受限于公共交通的不完善,拼车上学在农村地区较常见。但这种拼车行为大多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接送学生的车辆来源复杂,司机的驾驶资质也参差不齐,车辆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这些都为学生的安全出行埋下隐患。

三是农机载人危险。由于缺乏合适的交通工具,部分农村地区出现学生乘坐农用车上学的现象。农用车车身结构简单,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在路况不佳的乡村道路上,易发生侧翻、失控等事故,不能用于载人运输。

四是上学成本骤升。以西邑乡真峰村为例,其离西邑小学12公里,撤点并校后学生乘坐校园直通车从西邑小学回家,费用为1100元/学年,对于一些多子女或经济相对困难的家庭,交通费用进一步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建议:

(一)优化校点布局规划。严格按照校点撤并的必要性,结合人口与交通规划学校布局,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权益,在偏远或交通不便地区保留必要教学点或办小规模学校。

(二)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第一,由教育部门牵头,对农村地区学生的分布情况及学校的地理位置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与统计分析,以此为依据科学规划校车运行路线与站点。第二,由财政部门牵头,设立专项交通补助资金,用于公交线网优化、校车购置运营补贴与道路设施建设,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交通服务供给,以减轻学生家庭的校车乘坐费用负担,确保校车服务的可持续性与普惠性。

(三)强化安全教育力度。由教育部门持续将交通安全知识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课程体系,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向学生、家长直观地传授交通安全知识与自我保护技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交通安全知识。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定期了解其上下学途中的情况,强化对他们的交通安全教育与心理关怀,确保无死角、无遗漏。

(四)强化部门协同合作。第一,建立跨部门协调小组,定期会商,完善交通保障方案与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交通执法与安全教育,确保学生上学安全便捷。第二,完善交通监管网络。交通管理部门加大对农村地区交通秩序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第三,学校建立健全学生乘车信息管理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