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城湾子:文化墙铭刻乡愁记忆 走出嬗变之路

索引号
781694964-/2022-0813002
发文机构
隆阳兰城街道办事处
公开目录
公共文化服务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2-08-13

“宝贝你看,这是我们小时候玩的跳房子。以前小溪里还可以抓鱼”......日前,兰城街道湾子社区的巷道里,一幅幅墙体画引起了居民的围观和流连,一景一物、一问一答间,老一辈的乡愁记忆被从时光的河流中拾掇起,丝丝缕缕浸润到下一辈的稚嫩心田。

春天纸鸢飞,夏日钓鱼忙,秋来摘红柿,冬到炮仗响。人物惟妙惟肖、满脸喜气,风景以小见大、引人入胜,300㎡的手工墙体画融入了春夏秋冬的儿时记忆、现代生活方式、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农耕文化、市域社会治理等多种元素。据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赵建生介绍,文化墙的绘制是社区尝试打造“巷道文旅”的第一步,既结合了基础设施实际,又整合了位置较好的两家餐馆,社区联合网格单位保山市公路局共同出资6.2万元,历时近两个月才最终完成。

文化墙在妆点社区风景的同时,也促发了居民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文明素养的提升。永乐小区的一家农家乐里,52岁的老板娘刁丽正在抖音里分享餐厅布景和当天的特色菜,院墙上绘制的沙漠植物和向日葵色调明快、引人驻足,既美化了庭院,更为开了13年的老店引来了大量的客流。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湾子社区的文化活动广场旁,一幅清新自然的插秧图是农耕文化的见证。活动广场自去年建成以来,广受欢迎和好评,成为了周边居民休闲纳凉、闲话家常、跳舞健身的好去处。老屋子位于广场旁的退休老干部汪源鸿欣喜于家乡的可喜变化,决定无偿捐出自家的宅基地,并打算在原址上新建房屋,设为社区的农耕文化馆和农民图书馆。目前社区已经在根据政策进行申报,而远在昆明、疾病缠身的他已经将个人捐献的1万册图书悉心整理好,只待合适时间带回湾子社区。

长久以来,湾子社区以基础设施差、上访问题严重而“闻名”于中心城区。去年年初,新一届的社区班子成员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制定了“巷道文旅”的工作思路,通过半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两年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人居环境、三年打造精品巷道的阶段性目标,一步一步擘画着美丽社区、和谐社区、进步社区的新蓝图。

2021年,湾子社区两委在矛盾最集中的地方扎下身子,一家一家入户,一人一人谈心,再与街道划分前的相关社区沟通协调,数次召开联席会议,前后用时半年,最终解决了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处置了集体剩余资金350万元,化解了社区和街道持续多年的信访积案,实现居民群众基本零上访。通过积极沟通协调市、区挂钩领导和五家网格单位,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社区建起了1个综合文化广场、2个小花园,新安装太阳能路灯130盏。借东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整改契机,在兰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积极争取下,架设污水管网7117米,覆盖群众825户。实施人饮项目525户,雨水管网改造提升2046米。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钉一铆地努力成就一点一滴的变化,居民、商户与社区的良好互动正是湾子社区旧貌换新颜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