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调研信息
- 索引号
- 01525722-0-/2022-1125025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发展和改革局
- 公开目录
- 优化营商环境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2-11-25
隆阳区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调研信息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截止2022年11月23日,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在隆阳区的市场主体实际数为79204户,较2021年底净增10826户、净增长15.83%,其中企业15050户,较2021年底净增2892户、净增长23.79%。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4种方式对我区承接的74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分类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有效解决“准入不准营”难题。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探索建立健全事前辅导、风险提示、劝诫、约谈等制度,灵活运用辅导建议、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约谈等手段,对企业容易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进行劝告、预警。
(二)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深入推进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新建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程可不进行消防设计、施工图审查,办理手续压减至13个。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隆阳区1469项审批服务事项100%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实体大厅,100%进驻云南省政务服务网上大厅,网上可办率达100%、全程网办率达84.2%,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设置“一件事一次办”窗口,网上大厅同步配置一件事主题服务事项153项。设置“跨省通办”“省内通办”窗口,250项“跨省通办”事项、422项“省内通办”事项进驻实体大厅、网上大厅,1—11月共办理“跨省通办”件2326件。
(三)强化财税金融支撑,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大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落实好各项金融助企纾困政策,截至10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发放18380笔49.47亿元,同比增长22.07%。地方法人银行再贷款余额4043笔47444万元。担保公司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担保贷款1469笔6.27亿元,平均担保费率0.73%,代偿11笔4368.24万元,为中小微企业降费251笔643万元。全面优化税务服务。2021年,隆阳区市场主体100%享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优惠政策,全区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59亿元。2022年无纸化办理出口退税12户,退税近417万元。
(四)加强法治建设,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提高执行合同效率。1—11月受理涉企执行收案1333件,结案1170件,结案率87.78%,全部案件执行到帐资金共计1.69亿元,发放资金1.53亿元;受理合同案件7331件,结案6581件,结案率89.77%,平均耗时46天。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召开政银企担对接会2次,现场为1户企业撮合贷款86万元。依法保护企业自主经营权、维护市场公平,坚决依法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区法院今年以来共发布失信自然人2012次,法人及其他组织304次,发出限制高消费令6056份。
(五)直面市场主体,畅通投诉渠道
深入贯彻落实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制度,在区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站设置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专窗,并通过政务服务大厅、部门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推广投诉举报、问卷调查二维码,形成“人人可监督、时时可投诉”的全民监督氛围。截至11月25日,云南省营商环境综合服务平台共受理群众投诉28件,办结销号24件,待回复4件。
三、存在困难问题
(一)多个平台系统同时存在,没有实现信息共享
由于各部门原有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建立在部门和系统内部,各部门采集的数据格式不统一、标准不一致、数据接口不互通,采取的处理技术、应用平台各异,导致数据导引、数据获取、交互交换中发生迟滞、偏差,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实际工作中信息重复录入的问题普遍存在。
(二)改革举措落地成效不明显,群众对优化营商环境效果体会不深
一是群众没有体会到“最多跑一次”办事的便利性。目前,隆阳区所有服务事项在政务服务网上大厅公示了办事指南,写明了办理所需材料、咨询电话等信息,但是因为宣传指导不够,办事群众或因为不知道网上大厅,或因为不会网上操作,或因为习惯当面咨询,导致群众在办事过程中因为没有提前准备申请材料,或者材料准备不齐全,还是需要跑两次才能办结,没有体验到“最多跑一次”的优化效果。二是没有享受到政策红利。省、市、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形势下出台了大量惠企政策,但政策发布、公开渠道较为单一,缺少深入的宣传解读,市场主体知晓度不高。在推动政策落实落地上,由于培训指导不足,部门在主动上门精准推送政策、公布惠企政策清单、制定政策兑现指南还存在不小差距,企业与政府的高效对接渠道没有很好建立起来,极大制约了政策红利效应发挥。
(三)体制机制不完善,工作合力难以形成
领导小组办公室常设机构及运转事宜等体制机制等未完全理顺,日常工作中存在部门间相互扯皮、难以沟通等现象,共同推进工作困难。营商办目前配有工作人员2名,1名为发展改革局固定人员,1名为政务服务局抽调人员,未实现完全脱岗且难以适应营商环境工作要求。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上下联动合力优化。进一步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组织保障,理顺工作工作机制,在保持上下贯通一致的基础上,结合隆阳区实际情况探索分工分作、合力推动的工作模式。加强向上请示汇报,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机制,从上到下推动系统整合共享。建议由省级统筹,以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腿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推动多部门平台整合,数据共享,避免自成体系、数据重复采集等情况。
(二)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牢固树立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就是服务隆阳经济发展的大局观,本着“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原则,增强职能部门服务项目的能力,加快项目协调及审核审批,以作风效能革命促项目招引、落地和投产。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对招商项目的宣传推介,高质量拍摄隆阳区招商引资宣传片,编制招商项目手册,进一步提升招商软实力。主动开展外来投资企业走访活动,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需求,宣传好惠企措施,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严格落实国家对留抵退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的部署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重点打击加重市场主体负担的行为,着力减轻企业经营负担。
(三)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加强惠企政策宣传。完善营商环境问题建议征集办理机制,为政企沟通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及时收集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和建议,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窗口功能,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组织全区各部门梳理本行业惠企政策,形成政策宣传小册子,针对可以享受政策的市场主体全面开展政策宣传、政策服务、政策兑现“三进市场主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