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水寨乡委员会 水寨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水寨乡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 索引号
- 01525770-6-10_C/2018-0731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水寨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8-02-28
|
|
|
水发〔2018〕7号 |
|
|
中共水寨乡委员会 水寨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水寨乡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年 |
|
各村(社区),乡直各单位:
现将《水寨乡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年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水寨乡委员会
水寨乡人民政府
2018年2月21日
水寨乡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年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隆阳区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水寨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任务目标按照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以农村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和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的“七改三清”总体要求,着力抓好道路硬化、危房改造、饮水安全、村庄绿化、厕所改建、节能改造、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内容,到2018年底,全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进一步提升,建成长效化村庄环境管理机制。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七改”行动。
1. 改路—改造农村道路。充分利用老路资源,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证质量、注重安全”的原则,围绕农村公路硬化目标,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质量和通行能力。已完成全乡建制村通村公路硬化工程,通建制村公路硬化率100%;已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新村道路通畅工程。3月底完成集镇至上江边道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6月底前完成太元、棕元、水沟、摆菜道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5.6公里;6月底完成新路村笋箐、花家、干沟、旧寨5.25公里村组道路硬化;11月底前实施村组道路硬化7.23公里。对刘霁公路及村组公路进行路域环境整治,6月前各村将路域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定期对道路进行清扫,并在道路两旁种植樱花等树种进行绿化美化。
2. 改房—改造农村民房。一是优化提质村庄规划。根据《隆阳区城镇化发展布局规划》《坝区村庄布点规划》,完成行政区域内扩建型、改造型、保护型、控制型村庄的规划修改提质工作,充分发挥村民在村庄规划及执行规划中的主体作用,规划制定完成后,“两图一书”(村庄规划总平面图、建筑物外观风貌图、规划实施导则)要进行公示,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形成共识。二是严抓村庄规划落实。严格划定并执行村庄边界管控,坚决杜绝无序建房,规划未审批完善的不批、村庄边界未定的不批、边界外临建、违建未拆除的不批。规范完善村镇规划建设行政许可与审批证书办理工作,完成重点区域、重点乡镇、特色小镇和各类示范村违法违规建筑治理工作。对村庄规划区内建设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持续对村庄规划区内违章建筑进行整治。三是引导和实施农村建房风貌控制。根据民族、自然、文化、地域等特点,推广《隆阳区农村住房通用图集》和《保山市隆阳区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专项规划》民居住房设计方案,做到人畜分离、厨卫入户。加强村庄规划指导,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到2018年6月30日,完成全乡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四是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798户、3572人易地扶贫搬迁,逐步改善山区贫困群众居住条件。
3. 改水—改造农村饮水。投资784.06万元,征地3.63亩,新建日处理能力1300方水厂一座,配套配水管网,满足集镇供水;实施水沟村熊硐易地扶贫搬迁饮水工程,投资45.62万元,新建DN80引水管道0.5Km,100方水池一个,150m3/d水处理设施一套,DN输水管1.8Km,DN100配水管0.75Km,DN50配水管道0.25Km,DN40配水管道0.35Km,DN25配水管道0.38km,解决安置点966人饮水问题;实施棕元村大平坦易地扶贫搬迁饮水工程,投资125.95,新建取水池一座,DN80引水管道4.4Km,100方水池一个,6方减压池2个,350m3/d水处理设施一套,DN输水管1.8Km,DN100配水管1.1Km,DN40配水管道0.65Km,DN25配水管道1.3Km,DN15配水管道0.5km,解决安置点2307人饮水问题;实施太元村石头山易地扶贫搬迁饮水工程,投资55.71新建210m3/d水处理设施一套,DN100配水管1.3Km,DN50配水管道0.66Km,DN40配水管道0.72Km,DN25配水管道0.81km,解决安置点1400人饮水问题。通过新建集镇水厂和三个易地搬迁安置点饮水工程,提高供水稳定性,确保饮水安全。实施水寨村传统村落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投资147.5万元,新建污水处理站一个;实施水沟村污水综合整治建设项目,投资285.71万元,新建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一套;实施棕元污水综合整治建设项目,投资285.71万元,新建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一套;实施太元村污水综合整治建设项目,投资285.71万元,新建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一套。四个污水处理设施计划6月30日建成投入使用,污水处理率达到80%,减少生活污水对环境卫生和下游水体的污染。
4. 改电—改造农村用电。农网升级改造:水寨乡平坡村(2个台区)、洼子田村(8个台区),线路为2009年改造架设,进行升级改造。支线技改:10KV能和其它供电所牵手的有:015回路摆菜支线和瓦度组供电辖区水沟村,新架设6.5公里线路。增装断路器:014回路上江边支线、014回路洼子田支线、015回路四川地支线用电负荷较大各增加断路器一台。增装避雷器:015回路摆菜支线装设避雷器一组,011回路海棠支线装设避雷器一组。
5. 改圈—改造农村牲畜养殖圈舍。按照人畜分离、粪污综合利用的原则,实施移栏出村、移栏上山,推动畜禽养殖向生态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一是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整合各级财政及农业基金投入等项目资金,新建肉牛养殖基地1个,牛圈2800㎡,引购种母牛414头;新建肉鸽养殖基地1个,鸽圈舍5000㎡,引购肉鸽5000对;建设梅花鹿养殖基地1个,圈舍1900㎡,引购母梅花鹿89只,公梅花鹿17只。二是根据《隆阳区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实施办法》(隆办发〔2015〕76号)的扶持政策,在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引进种畜的同时,扶持贫困户建设配套标准化圈舍等设施。三是深入贯彻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将畜禽规模养殖用地和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设施建设用地纳入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解决好养殖用地难问题。
6. 改厕—改造农村厕所。按照“数量充足、布局合理、干净无味”要求,通过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提升一批,大力推进农村公厕建设,健全完善“以固定式公厕为主、无害化卫生户厕为辅,沿主通道公共厕所免费开放”的农村公厕格局。推进无害化厕所建设,达到国家三类以上水冲厕所标准。公共厕所的具体选址方案要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乡政府所在地建成2座以上公厕,每个建制村(社区)所在地建成1座以上公厕,乡村公厕覆盖率100%。
7. 改灶—改造农村炉灶。按照“厨房入户,实现电气化”的目标,围绕“政府支持、农民自愿、多元投入、建管并重”的总体要求,加强对已建成的沼气池监测维护,确保保有量至2020年削减量不超过10%。积极向区林业局推广节能灶项目,加快节能灶推广普及。
(二)实施“三清”工程,开展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工程。
1. 清洁水源。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对水源地进行生态恢复、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生态环境治理,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引导水源保护区农户畜禽养殖实行集中饲养,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面排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周边污染源,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建筑和排污口,对重要水源地进行综合整治。
2. 清洁田园。建立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机制,开展田间地头“顺手捡”活动,重点清除田间地头农业生产废弃物,彻底清理田园上的各类积存垃圾以及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废弃建筑材料、村内散落粪堆、砖头瓦块等。
3. 清洁家园。以乡镇“两污”处理项目为重点,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齐全的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的“五有”要求,围绕村内整洁、庭院干净的目标,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重点村庄污水治理工作,加快推进乡镇政府所在地污水管网建设及改造,逐步实现雨污分流。拓宽投融资渠道,有效整合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探索建立乡镇供水和污水处理“投、融、建、管、运”机制。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明确分工。成立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各司其职、协调联动,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夯实工作责任。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主任为直接责任人,确保干部精力投入到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中。
(二)建章立制,务求实效。把制度建设、强化管理作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的根本目标,对提升人居环境行动方案再细化、再明确,切实把任务明确到具体人头,确保提升行动扎实推进。
(三)协调推进,抓实“七改三清”。加强农村“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与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工作的统筹协调,整合项目及资金资源,以集镇周边村庄及沿街、沿路、沿河村组及水源保护区村组为重点,点、线、面统筹兼顾,着力改善乡村环境质量、居住条件,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的硬件短板。
(四)加大宣传引导,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坚持把宣传教育和思想发动贯彻始终,继续用好各种舆论媒体和宣传阵地,引导广大群众用实际行动主动参与各项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问责,对工作推进不力、进度缓慢的部门和村,将采取通报、约谈等方式,追究领导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