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寨乡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实施方案

索引号
01525770-6-16_Z/2016-1228002
发文机构
隆阳区水寨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6-02-01

                                       水政发〔201619

 

 

水寨乡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重大动物

疫病强制免疫实施方案

 

各村(社区),乡直各单位:

《水寨乡2016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实施方案》已经乡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水寨乡人民政府

                         201621

 

 

 

水寨乡2016年重大动物疫病

强制免疫实施方案

 

为切实抓好全乡2016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全乡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动物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农业部和省、市、区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和时间要求

(一)总体目标

按照区畜牧局和区疫控中心对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的要求: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牛羊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这5个国家强制免疫病种,群体免疫密度达95%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0%以上;羊痘、犬类狂犬病这2个地方强制免疫病种群体免疫密度达100%以上;全乡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开展面100%,生猪“321”免疫新技术推广率100%;全区畜禽免疫档案规范化管理程度达100%以上,其中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达100%,散养户免疫户口册发放使用达90%以上,电子免疫档案建立使用达100%;猪、牛、羊强制免疫反应率和反应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02%以下。

(二)时间要求

全乡集中免疫时间统一为:春防126开始,到310日前结束;秋防815开始,9月底结束,每季防疫在45天以内全面完成。羊痘和犬类狂犬病免疫与其他重大动物疫病免疫错开进行,于22031020日内组织完成。

二、免疫病种、疫苗和免疫效果监测

(一)免疫病种

1. 国家强制免疫病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猪口蹄疫、牛口蹄疫、羊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

2. 地方强制免疫病种:羊痘、犬类狂犬病纳入地方强制免疫病种,实施强制免疫;

3. 非强制免疫病种:鸡新城疫、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牛出败、气肿疽、炭疽、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由各村根据实际需要,实施养殖户自愿有偿免疫。

(二)疫苗和免疫效果监测

1. 家禽: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

疫苗:根据省级安排,规模场和散养户都发放使用禽流感H5Re-6-8株)灭活疫苗28保存、运输,防止冻结。疫苗规格及注射方法:100 ml250ml/瓶,胸部肌肉或颈部皮下注射,1435日龄鸡0.3ml/只,35日龄以上鸡0.5ml/只。

抗体检测:全乡统一在免疫后30天后,采血进行抗体检测,存栏家禽免疫抗体合格率≥70%判定为合格。

2. 猪:免疫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

口蹄疫:使用O型合成肽疫苗或O型灭活疫苗,28保存、运输,防止冻结疫苗规格及注射方法:合成肽疫苗 50ml/瓶,剂量1ml/头份;O口蹄疫灭活疫苗100ml/瓶,剂量2ml/头份,均为颈部深部肌肉注射。

猪瘟:使用猪瘟脾淋苗或传代细胞苗,-15以下保存28运输2040头份/瓶。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15以下保存28运输20头份/瓶,稀释液20 ml40ml/瓶。

实施“321”免疫,首先将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用配发的稀释液按1:1:1稀释成混合疫苗,然后与口蹄疫疫苗同步免疫,颈部深部肌肉注射。

抗体检测:“321”免疫的生猪统一在注射45天后,采血进行猪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免疫效果检测,存栏猪抗体合格率或转阳率≥70%判定为合格。

3. 牛免疫口蹄疫

春防使用O型+A型“二价”苗,均为灭活疫苗,28保存、运输,防止冻结疫苗规格及注射方法: 100ml/瓶,金宇剂量1ml/头份,中牧剂量3ml/头份,颈部深部肌肉注射。

抗体检测:牛口蹄疫全区统一在免疫后30天,采血进行免疫效果检测,存栏牛免疫抗体合格率或转阳率≥70%判为合格。

4. 羊免疫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羊痘

口蹄疫:春防使用亚洲Ⅰ型+O型“二价”苗,秋防使用O型+A型“二价”苗,均为灭活疫苗,28储存运输,防止冻结疫苗规格及注射方法:100ml/瓶,剂量1ml/头份,颈部深部肌肉注射。

小反刍兽疫:使用羊小反刍兽疫活疫苗,-15以下储存,28运输。疫苗规格及注射方法:50头份100头份/瓶,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头份/ml,不论羊只大小,每只羊颈部皮下注射1ml

羊痘:使用山羊痘活疫苗,28保存有效期18个月,-15以下保存有效期24个月,28运输。按照瓶签说明头份,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头份/ml,不论羊只大小,每只羊尾根皮内注射0.5ml

抗体检测:小反刍兽疫、口蹄疫全区统一在免疫后30天,采血进行免疫效果检测,存栏羊免疫抗体合格率或转阳率≥70%判为合格。

5. 犬免疫狂犬病

使用狂犬病活疫苗,28保存有效期6个月,-15以下保存有效期12个月,28运输。疫苗规格及注射方法:5头份、10头份/瓶,用注射用水稀释成1头份/ml2月龄以上的犬,每只犬肌肉注射1ml,以后每年注射1次。

(三)疫苗调供

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牛羊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疫苗,由乡畜牧兽医工作站调供,免费定量供应。羊痘、狂犬病、鸡新城疫、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牛出败、气肿疽、炭疽、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苗由各村根据需要提出用苗计划报乡兽医站,由乡兽医站统一向区疫控中心订购发放,疫苗成本养殖户自行负担。凡国家和地方强制免疫病种均不得向饲养户收取疫苗费。

三、强化免疫新模式和免疫新技术推广

(一)继续贯彻“一意见两方案”

按照市、区政府动物防疫“一意见两方案”要求,全面推行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

(二)建立动物防疫分片包干责任制

采取分片包干村组的措施进行防疫工作。乡政府成立一个组督促指导各村的春秋两防工作;乡政府将相关动物防疫工作的干部和专业人员挂片到村和规模养殖场、大户,负责督促指导村级开展免疫工作(李加全挂片:水沟、摆菜、太元、海棠;孙英杰挂片:水寨、新路;梁兆仰挂片:上江边、平坡、洼子田、棕元)。

(三)推行规模养殖“依法治疫、程序免疫”

1. 建立一个定点联系:在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建立动物卫生监管机制,实行定点联系、责任到人,一个养殖场、小区、大户确定一名官方兽医负责防疫监督,消除监管盲区。

2. 制订一个免疫程序:一个养殖场、大户确定一名分片包干责任人,负责指导畜主制订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和免疫效果监测计划。

3. 达到四化防疫目标:免疫程序化、免疫档案规范化、免疫效果监测科学化、防疫监督常态化。

4. 强制免疫病种免疫密度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0%以上。

(四)实施散养户“整村推进”强制免疫

组建以分管领导为队长,乡分片包干人员、村组干部、村防疫员为队员的动物防疫队,并分成5个免疫小分队,即以相邻2个村的防疫员2名和村组干部1名组成免疫小分队,对散养户逐村逐户实施免疫。

(五)坚持“适时补针”免疫制度

在春秋两防普免之后,普免之外的每月的20日—30日为全乡“补针日”。积极探索养殖户“补针申报制”,即养殖户主动与防疫员申报补针,由乡兽医站督促各村防疫员对普免时不能免疫的、新生的、新补栏的畜禽及时进行补针,以提高群体免疫密度。

(六)全面推广生猪“321”免疫新技术

生猪“321”免疫新技术即在对农村散养户生猪进行免疫时,将国家强制免疫的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分二个部位一次完成免疫注射(简称“321”)。 2016年对散养生猪统一实施“321”免疫,全乡推广率应保持100%。(猪瘟、猪蓝耳病混合疫苗稀释:用蓝耳病疫苗稀释液20毫升1瓶稀释20头份蓝耳病活疫苗1瓶,再稀释20头份猪瘟脾淋苗1瓶,每瓶疫苗至少用稀释液冲洗3次)。

四、认真落实各项免疫措施

(一)加强疫苗管理杜绝疫苗浪费

为减少疫苗浪费,采取乡级将到位疫苗数的80%分到村,乡储备20%,用于应急使用和调剂村组的余缺。乡兽医站将加强疫苗使用情况的跟踪调查,加强疫苗冷链设施建设和管理,做好调剂工作,严格杜绝浪费。

(二)扎实推进免疫档案规范性建设工作

根据云南省农业厅免疫档案规范性建设的要求,在乡畜牧兽医工作站建立疫苗进出台帐,用云南省统一的格式记录每一种每一批疫苗的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数量等;在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建立《规模养殖免疫档案》;在村民小组建立《散养户免疫档案》,同时在饲养户建立《免疫户口册》。“两档一册”使用全省统一的免疫档案,做到规范填写,免疫档案以组为单位按户编号,每户一页,每次入户免疫时以“猪、牛、羊、禽、犬”顺序依次序填写存栏数、免疫数、疫苗生产企业、疫苗名称、疫苗批号等;《免疫户口册》加盖乡畜牧兽医工作站公章,填写时防疫员签字,《免疫档案》加盖区动物疫控中心公章,填写时畜主签字,方能有效。以纸质档案为基础在乡镇兽医站建立全区统一、到村到户、有自动汇总功能的免疫档案电子文档。“两档一册”和免疫档案电子文档是各级检查动物免疫工作的重要依据,各乡畜牧兽医工作站负责督促指导防疫员按照规范建立和填写。

(三)切实加强技术培训,规范免疫、提高质量

实行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技术培训,即乡镇负责村村负责组,按照农业部畜禽免疫技术规范和省、市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免疫业务培训,进一步规范疫苗储存运输、免疫注射操作、免疫反应治疗、免疫效果评价、免疫档案填写和免疫电子文档建立使用,以及生猪“321”免疫新技术等,不断规范畜禽免疫工作,提高技术水平和免疫质量。开展的防疫技术培训要覆盖到规模养殖户和合作社。重点加强精准扶贫畜牧业项目的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充分发挥部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四)抓好免疫效果监测评价工作

各村组按照乡政府的要求完成好各自的免疫效果监测工作,配合区中心搞好免疫效果监测评价工作。注意按照各种疫苗免疫后天数要求进行采血,采血范围应将重点放在规模养殖场、小区、大户和实施“整村推进”推广“321”技术免疫的散养户。

(五)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各级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宣传牌、宣传图、布标、墙标等多种形式加大动物防疫工作宣传力度。乡畜牧兽医工作站负责做好宣传栏、宣传牌、布标、墙标宣传;村级防检员利用开展免疫、走村串户的机会,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疫病防控知识,强制免疫疫苗免费提供、免疫反应死亡有补偿等防疫政策。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动物防疫社会公益性事业的认识,增强群众防控意识,让社会各界理解、支持、配合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六)切实落实免疫责任制

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防疫责任制要求,各村组进一步落实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继续实行乡与村、村与村组层层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严格问责制,对因免疫不到位引发动物疫情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不履行强制免疫职责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七)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乡政府以分管领导、乡畜牧兽医工作站所组成春秋防疫督导组将随机对各村组防疫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各村委会也要加大督查指导力度,确保免疫工作到位。防疫检查安排为:平坡40户、水寨50户、新路50户、上江边50户、洼子田50户、棕元60户、摆菜50户、水沟60户、海棠50户、太元50户,检查内容包括存栏数量、免疫数量、补针情况,若如实填写率达90%以上则该防检员在此次防疫工作中为合格,若未达到则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八)加强免疫信息报告

春秋两防期间,每周报送一次免疫进展情况,每季防疫结束后,逐级上报免疫反应治疗、反应死亡补偿报表,以及整村推进报表。各村要明确专人负责免疫信息收集统计工作,及时上报乡乡畜牧兽医工作站,以便汇总上报区动物疫控中心。

 

 

 

 

抄送:隆阳区畜牧兽医局、隆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隆阳区水寨乡党政办公室          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