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宽彝族傣族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01525777-3-/2019-1126067
发文机构
隆阳区芒宽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9-04-14

  芒政发〔201954

 

 

芒宽彝族傣族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9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乡直各单位:

《芒宽乡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已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芒宽彝族傣族乡人民政府

                                                           2019414

  芒宽乡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按照中央、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8个部门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隆阳区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工作要求,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集中整治,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村庄内垃圾不乱堆乱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明显减少,粪污无明显暴露,杂物堆放整齐,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文明村规民约普遍形成,长效清洁机制逐步建立,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

二、整治目标

通过整治提升达到扫干净、拆干净、理清秀、绿起来的村庄干净整洁有序基本标准。

(一)扫干净

1.村庄整洁卫生、沟塘清洁无污。

2.场所整洁卫生、厕所清洁无味。

3.院室整洁卫生、圈外清洁无污。

(二)拆干净

1.拆除私搭乱建、清除乱堆乱放。

2.拆除私搭乱接、清除废弃线杆。

3.清除乱涂乱画、清理乱停乱放。

(三)理清秀

1.家具厨具摆放整齐,茶具餐具洗净摆齐;

2.衣被鞋子叠放整齐,农具柴禾堆放整齐;

3.养殖规范定样定位,架线停车定向定位。

(四)绿起来

1.本土树种好成绿,果蔬增收又增绿;

2.路傍宅傍要插绿,村庄空地要植绿;

3.缺塘露土要补绿,规范种植要爱绿。

三、整治内容

(一)扫干净

1.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每周组织群众开展1次村庄保洁行动。开展三清行动。一是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房前屋后、村庄内外、村道沿线的柴草杂物、积存垃圾、塑料袋等。二是清理村内塘沟,以房前屋后排水沟、河塘沟渠等为重点,清理水面漂浮物,及时清淤疏浚,指导农户生活用水沉淀后方可排放。三是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四是清理随意丢弃的病死畜禽尸体、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废旧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严格按照规定处置,村庄散养畜禽粪污定点收集堆放或及时还田。

2.落实日常保洁制度。一是落实门前三包制度。要求群众每天清扫室内、院内及门前卫生,每月开展一次检查评比,做到三包(一包环境卫生、二包绿化亮化、三包秩序管理)。二是落实垃圾收费制度。根据垃圾运输距离、日常保洁区域,核算垃圾清运和村庄保洁员费用,确定收取垃圾费标准(建议20—40//人);可同时确定对乱扔垃圾行为,按次数或垃圾量收取额外清洁费标准(建议100/吨)。三是落实村庄保洁员制度。结合人口规模、日常保洁区域,合理确定保洁员数量,要求保洁员每天清扫未划分的公共区域卫生,配合乡村及时清运垃圾,并实行绩效考核和退出机制。鼓励保洁员收购可回收垃圾,逐步建立以垃圾回收点为中心、村庄保洁员为主要力量的垃圾回收网络。

3.完善垃圾收运体系。按照户收集、村转运、乡(镇)处理的原则,完善收运体系。一是规范设置垃圾桶(框),动员每户至少设置1个垃圾收集桶(框),指导农户按可回收(可卖钱)、可燃烧、可还田、有危险分桶(框)收集。二是严格垃圾分类要做到四个不,即生活、生产垃圾不出户建筑垃圾不出组可回收垃圾不乱放玻璃制品垃圾不使用

4.严格评分定格。每月1日定期开展一次环境卫生评比,对连续3个月被评为先进户的,各小组自行以洗衣粉、洗涤剂、拖把等环境卫生所需物品为主进行奖励;对当月被评为整改户的停办其所有业务,连续3个月被评为整改户的,停止对其供电、供水等措施,直到合格为止。

(二)拆干净

1.组织自行拆除。组织动员群众及时清除小广告、临时标语、临时工棚、临时建筑等,消除安全隐患。

2.组织巡查拆除。严格执行分级巡查制度,及时组织拆除私搭乱建、私搭乱接,清除乱涂乱画、乱停乱放。

3.规范建设行为。严格执行《隆阳区村镇建设管理办法》,做到动土要报批。

(三)理清秀

1.规范宣传标语

因公共需要设置宣传栏、公开栏、信息栏、标语、墙体文化,必须经村(居)委会书面同意设计方案、报乡(镇)审批备案,并进行规范管理,审批备案内容包括内容、位置、外形、颜色、大小、高度等,做到定样定位。一是位置一般应在活动场所、村内重要节点周边、入村主干路口的墙体或空地,分块设置,分版张贴。根据需要及时更换阶段性宣传内容。临时性标语用完及时拆除。二是形状要美观大方、相对统一、色调协调。三是内容包括党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扶贫、民族团结、社会治理、村务公开、便民信息等。四是墙体文化要简约精细、富有地方文化特色。

2.规范标识标牌

因公需要设置标识标牌,必须经村(居)委会书面同意设计方案、报乡(镇)审批备案,并进行规范管理,批准备案内容名称、位置、外形、颜色、大小、高度等,同一名称标识标牌在不同建筑上的位置要相对一致,做到定样定位。道路指标牌,一般应设置在主要叉路口。《村规民约》、活动场所红白理事会)管理制度、垃圾收费制度和村庄保洁员制度,一般应设置张贴在宣传栏或活动场所一楼墙上。

3.规范功能设施

指导农户规范设置使用强弱电线路、栅栏、晾衣杆、太阳能等功能设施。做到定向定位。一是规范停车,在公共区域指导农户停车统一方向,在院内停车位置相对固定,及时制止乱停乱放行为。二是规范线路,户外禁止私搭乱接,户内采用线管或线卡固定,做到横平竖直。三是规范衣物晾晒,可在屋顶或庭院规范设置。四是规范太阳能,太阳能可设置于院角或屋顶。规范圈舍,建盖在离厨房较远一侧院角,做到人畜分离。

4.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按照干部进村入户十四看的要求,指导农户整齐摆放、经常清理生产生活物品用具。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群众活动,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一是养成物品摆放好习惯。家具、厨具整齐摆放;茶具、水壶、锅盆、碗筷等日用品用后及时清洗并入柜,不能入柜的整齐摆放在桌子或灶台的一端;衣被、鞋子定其清洗入柜,不能入柜的,衣被叠放整齐、鞋子摆放整齐。二是养成物资摆放好习惯。锄头、砍刀、扫帚、水桶等生产生活用具摆放在院角或屋角;饲料、柴禾等生活物资,堆放整齐。三是养成健康生活好习惯。村组严格执行村规民约、寨风寨训,形成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树正乡风、寨风、家风、民风;乡村定期组织开展积极向上的群众文体活动。

(四)绿起来

广泛发动群众、社会群体对房前屋后、村内空地见缝插绿、见荒植绿、见缺补绿、庭院增绿。以本土树种、经济果蔬为主,选定的1-2种增绿主要树种和适宜花草,在房前屋后、零星空地等地方结合实际种植,实现见缝插绿。在活动场所、村内重要节点、及村内空地,合理搭配种植果蔬等农作物,实现见荒植绿。在院场空地规范整齐种植蔬菜、合理布局种植花果,增加庭院经济收入,实现庭院增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