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庆祝2018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的通知

索引号
01525762-6-/2018-0525013
发文机构
隆阳区金鸡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8-05-25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娃娃抓起的要求,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18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为让全乡广大少年儿童在节日中体验新时代党和政府祖国爱人民的关怀,体验新时代的幸福生活,培养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度过一个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六一儿童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各社区、成员单位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广泛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拓展已开展的“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传承好家风、争当好孩子”等符合儿童特点,贴近儿童实际的思想道德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手段鲜活生动的语言和事例,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小树立法律意识、遵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六一”国际儿童节各项庆祝活动的过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旋律,增强广大儿童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让国家观念爱国意识在广大未成年人心中牢牢扎根。要号召广大少年儿童弘扬兵团精神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儿童心向党、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

二、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知行合一,付诸实践。各社区、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作用和时代新风的引领作用,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与丰富的教育内容、创新的教育载体、生动的教育方式,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扬时代优秀楷模,提升广大儿童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素质。教育儿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家长注重家风的传承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要着力在“孝”子上下功夫、做文章。通过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宣传孝老爱亲的典型,引导广大儿童传承好家风好家训让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深耕在亲情中升华。学校要继续开展好“书香飘万家”家庭亲子阅读系列活动,通过活动传递科学家庭教育理念,引领亲子阅读风尚,让广大家长、儿童感受阅读魅力,培养阅读习惯,营造书香氛围,培育良好家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和谐。

三、积极营造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各社区,成员单位要从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和维护国家长远发展着眼,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权益保护工作。注重发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载体,大量大力倡扬儿童优先、尊重儿童、保护儿童的良好风尚,宣传维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要加大对以游戏、文字、视频等为代表的网络精神产品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监管整治力度。要完善法律法规,建立长效机制,净化网络环境,对于突破社会道德底线、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污染网络空间、严重影响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要坚决查处取缔,为少年儿童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要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各类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儿童的法制观念、规则意识及道德素养,让遵纪守法和弘扬美德的观念从小植根于心灵深处。要组织适合儿童特点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文化产品展示等活动,加强对优秀少年儿童和服务供给,组织开展符合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特点的读书活动、体育活动、户外文化活动、集体社会交往活动、网络安全教育进课堂等。丰富少年儿童精神生活。

四、组织开展特殊困境儿童关爱帮扶活动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救助活动。节日期间,各社区、成员单位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困境儿童的家庭教育、亲情关爱服务,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状况,针对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帮助。要依托儿童之家,通过开展“给父母写封信”、“我和妈妈(爸爸)的悄悄话”等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帮扶、社会心理支持活动。要重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流浪儿童、重残重病儿童、孤儿及贫困家庭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卫生部门要实施好健康儿童行动计划,以家庭、社区、托幼机构为重点,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五、相关要求

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结合实际统筹安排,整合资源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六一”庆祝及慰问关爱活动。

1.请黄毛社区、甫家社区按照困难程度,对本社区最困难的孤儿、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各统计5户;

2.金鸡社区、育德社区、郑官社区、东方社区对本社区按照困难程度,对本社区最困难的孤儿、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各统计2户;

3.请中心校、中学认真按照文件要求组织相关活动。

4.请乡妇儿工委组织安排好关爱救助活动。

各社区、成员单位开展活动后将信息、图片、活动信息于6月1日前以电子版报乡妇儿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