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蒲缥镇深入开展法治村(社区)巩固提升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索引号
- 01525761-8-16_C/2017-0702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蒲缥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7-07-02
各村(社区)、镇直及驻蒲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推进我镇法治建设,开展好法治村(社区)巩固提升活动,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蒲缥镇深入开展法治村(社区)巩固提升活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蒲缥镇委员会
2017年6月30日
蒲缥镇深入开展法治村(社区)巩固
提升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区委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关于深入开展“法治机关”“法治单位”“法治乡镇(街道)”“法治村(社区)”和“法治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隆治区〔2017〕4号)和《关于印发〈隆阳区关于深入开展“法治村(社区)”巩固提升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隆治区〔2017〕7号)文件要求,按照法治巩固提升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蒲缥镇法治村(社区)巩固提升活动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隆阳区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的意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深化依法治理,全面推进法治村进程,为推进法治村(社区)巩固提升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目标
村(社区)基层民主更加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切实发挥作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更加完善,群众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法律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村(居)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干部群众的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村(社区)的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形成村(社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主要任务
(一)村民自治组织健全,村(社区)及其下属村(居)民小组能有效发挥作用;
(二)民主选举规范有序,村民(社区)委员会成员、村(居)民小组长、村(居)民代表都能依法选举或推选产生,选举程序规范,选举秩序良好,选举结果群众满意;
(三)民主决策切实落实,村(居)民会议或者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健全,重大事项都能由村(居)民讨论决定,“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能较好地发挥作用;
(四)民主管理扎实细致,村(社区)干部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健全,村委会(社区)公章、财务账目、集体财产、用人制度等管理有序;
(五)民主监督推进有力,村(社区)干部依法接受村(居)民监督,定期报告工作,接受群众评议,村务公开制度健全,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没有发生因村级账目不清、村务不公开而引发的群众上访案件;
(六)法治宣传教育深入人心,村(居)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法律素质不断增强,村(社区)干部遵纪守法,依法依章办事,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七)群众能够熟悉寻求法律服务的渠道,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八)治保、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农村不稳定因素能够及时消除;
(九)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十)加快推进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为重点的995关爱“三留人员”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以“治安联防、警民互动、邻里互帮、生产互助”为主要内容的“6995”网格化服务管理。
围绕上述十条标准切实抓好“法治村(社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努力做到六有:有一个巩固提升“法治村(社区)”的村党支部(总支)或村委会主要领导小组负责;有一个法治课室;有一个法治图书阅览室;有一个法治宣传栏;有一个村务公开栏;有一支法治宣传骨干队伍;有一个法治宣传广场;
四、活动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7年6月10日至6月20日。蒲缥镇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巩固提升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专门机构,建立健全创建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各村(社区)成立相应的巩固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创建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7年6月20日至12月31日。各村(社区)根据工作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创建活动,镇领导小组及时跟进,加强监督指导,适时邀请区委依法治区办将对创建情况进行指导、督促检查。
(三)考核阶段。2018年1月。区委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将我镇的创建工作进行考核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1.成立法治村(社区)巩固提升领导小组。成立党支部(总支)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村“三委”成员全部参加的民主法治村巩固提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应包括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并做成展板上墙。
2.制定切实可行并有具体工作安排的实施方案。
3.定期召开法治村(社区)巩固提升工作会议。
(二)依法管理,完善制度措施。
1.村“三委”班子团结,职责分工名确,制度完善,清正廉洁。村“三委”组织健全,班子团结,职责分工明确,制度完善,工作协调。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违法违纪行为,无决策失误现象。村“三委”成员和党员无违法犯罪现象。
2.村民自治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村委会及村民小组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依法制定《村民委员会自治章程》,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制定《村规民约》,人际关系诚信和睦、村风正、民心齐。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每年召开村民代表大会2次以上。
3.严格落实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四民主”和村务公开、党务公开“两公开”。民主选举规范有序,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民主决策公开透明,民主监督切实有效。在村内醒目位置设立公开栏。
4.社会稳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依法治理社会治安秩序,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注重“平安家庭”的创建工作,加大力度严厉打击赌博、家庭暴力、盗窃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村有治保自治组织,村治安防控网络完善,治安巡逻、群防群治制度落实,村民无特大刑事犯罪,无群体性越级上访现象。
5.村集体经济依法经营、安全生产。村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依法经营、安全生产、健康发展。无经济犯罪现象。
6.村风文明,村容整洁。无污染排放,无重大环境问题。
7.重视民生,关注弱势群体生活。村“三委”重视民生,关注弱势群体。五保人员、低保户、因病致贫等困难家庭和个人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因弱势群体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
(三)扎实有效的开展法治宣传工作。
1.进一步强化法治宣传阵地建设。有一套法律图书或一个法律图书室、有一个固定的法律问题咨询场所、有一支法律宣传队伍、有一个固定法治宣传栏、每户有一个法律明白人。法律图书200册以上,法治宣传栏有专人维护,内容每年更换6次以上。
2.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利用网站、广播、微信、电视、板报、远程教育等途径增强法治宣传效果。
3.健全学法制度。开展村“三委”成员学法、村民学法等学习活动。每年组织村“三委”成员集中学法4次以上,每年组织村民进行法制教育4次以上。学法有笔记、有档案。
4.开展法治讲座。每年邀请公安干警、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为村民上法治课不少于3次。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