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探访云南西庄八戒寺 中国唯一崇拜猪八戒的地方
- 索引号
- 115330015798377733/20230201-00002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文化和旅游局
- 公开目录
- 部门信息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3-02-01
美文 | 探访云南西庄八戒寺 中国唯一崇拜猪八戒的地方
探访云南西庄八戒寺
——中国唯一崇拜猪八戒的地方
在中国,《西游记》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对于这个精彩的神话故事,人们多半不会将它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然而,在今天的云南省保山市西庄村,就有一个专门供奉猪八戒泥塑金身的“八戒寺”。有传说认为:西庄村就是西天取经前猪八戒入赘为婿的“高老庄”。
世代相传的八戒故事
西庄是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的一个村庄,距城区约12公里。这里依山傍水风景十分优美,有300多户人家。
村子里的八戒寺远近闻名。走进寺庙,猪八戒塑像赫然入目,十里八乡的人们来这里烧香求愿,供奉不断,祈求猪八戒保佑家人孩子平平安安,百病不生,据说还十分灵验。据当地民俗学者研究,西庄村建八戒寺、崇拜猪八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不仅《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原型就出自这里,而且西庄村就是猪八戒入赘时的“高老庄”。但村子里一户姓高的人家也没有,据西庄村最年长的张正友老人介绍,高老庄就是西庄村的前身。他家世居这里,早在十几代人之前,村里就有了猪八戒的传说——相传,猪八戒自幼生长在浪坝村云栈洞(今卧佛寺石洞,距西庄村1.5公里)。成年后,看上了邻村(高老庄,即今西庄村)富户高家的三女儿高翠兰。每当路过高家门口时,猪八戒总会找机会和高翠兰搭话聊天,两人日久生情。开始翠兰的父母嫌猪八戒“长相似猪”,十分丑陋,不同意这桩婚事,可后来二老见猪八戒勤劳肯干、为人厚道,终于答允了。入赘高家后,猪八戒与高翠兰男耕女织,相敬如宾。后来由于高家上下笃行佛教,猪八戒受他们的影响也开始居家修行。几年后高家二老仙逝,猪八戒便作别妻子,随着一位游方和尚远行,没想他这一去便再没有回来。村民纷纷传言,猪八戒是遇到了“神僧”,已被神僧度化飞升了。
为了纪念村里出了一个“神仙”,村民们立庙供起了他的神像。传说中,多年后高翠兰也修成了正果,羽化成仙而去。猪八戒、高翠兰夫妻离开后,高家后代便举家迁到村东南一公里以外的“七拜村”(现今的妻贤村),高老庄的高氏一姓从此消失。
据另一版本的民间传说:当年确实有位王姓青年入赘高家一一这人“日食斗米,力大无比”,曾空手制服过一头疯牛。随着声名逐渐远播,村民便说他是“猪神转世”。王姓青年在高家呆了10来年,后来离开村庄神秘失踪。村民们都传言他是“猪神”得道而去,并附会上一些佛教故事,说猪神已皈依佛门,往西方求取真经了。日久天长,于是高老庄遂被更名为“西庄”,以纪念高家女婿“西天取经”之意。
吴承恩来过西庄?
《西游记》和“八戒寺“哪个更早?从八戒寺的立庙时间始于唐代来看,显然不是先有《西游记》后有八戒寺的。那么,《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如何知道这个故事的?
吴承恩生卒年代约为1501-1582年,明代小说家,江苏山阳(今淮安)人。他创作的《西游记》除了作者自己虚构的情节之外,大部分源自于历史上志怪书籍的记载和流传于民间的一些传说。据有关研究资料来看,吴承恩并没有到过明代永昌郡(今保山)。但西庄村大部分老人都十分肯定地说,他们的祖先与吴承恩有接触,猪八戒高老庄娶亲的故事,就是由这些人讲述给吴承恩的。但双方相距万里,他们是怎样接触上的?
据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云南之谜》记载,明初洪武年间,30 多万江苏人南迁云南边陲。西庄村最早名叫“小岭岗”,原是荒山野岭之地,明朝初年,戴氏、高氏两大家族最先从江苏迁入此处。之后,董姓、张姓、蒋姓也相继迁入,小岭岗的人烟逐渐兴旺。随着移民中高姓族人的势力逐渐扩大,高家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之后小岭岗便正式定名为高老庄。
早在2000年的时候,西庄村一位叫张海元的人曾专程到江苏考查过,村里的董姓家族确是江苏淮安人,曾与吴承恩家族是亲戚关系,明代董氏族人在回江苏老家淮安探亲时,吴承恩曾专程赶到董家看望。当时,这位董氏亲戚讲述的有关西庄村猪八戒传说的故事,使当时60多岁,正着手收集资料打算创作《西游记》的吴承恩如获至宝。发生在西庄村猪八戒娶亲的故事,基本上被搬进了《西游记》的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大圣除魔》的章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