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瓦窑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01525771-4-/2018-0202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瓦窑镇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府工作报告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18-02-02

瓦窑镇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会议文件(十七)  

  

   

  

——2018126日在瓦窑镇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瓦窑镇人民政府代理镇长  李秀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凝心聚力谋发展2017年工作成果丰硕  

2017年是第四届镇人民政府履新之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有力监督和支持下,镇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各族人民,以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奋力赶超、争先进位,圆满完成了镇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瓦窑跨越发展呈现新变化,迎来新时代。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17亿元,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5.56亿元,增长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29万元,增长34.1%,农村经济总收入4.98亿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10723元,增长12.08%。三次产业结构比从2016年的54:41:5调整为49:44:7,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一)抓规模优结构,经济发展新突破  

特色农业持续增效。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特色种养殖业发展。实施核桃扶壮0.95万亩,核桃累计面积11.7万亩,挂果面积8.1万亩,实现产值6942万元;茶园改良0.14万亩,累计高产茶园1.1万亩;发展中药材种植0.23万亩,魔芋种植0.47万亩。大牲畜存栏3.14万头,羊存栏6.29万只,生猪存栏5.4万头,肉类总产量8912吨,实现畜牧产值1.07亿元。“横山、上麦庄”两个合作社示范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切实增强。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业化进程取得新突破,鑫盛泰纸业开始投产,珑阳矿业正在加紧建设当中,新招商昶都电极、汉强生物科技正式入驻,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初显成效工矿企业回暖,全年累计生产铅精矿3782吨,锌精矿5641吨,铁精矿3152吨,金属硅7637吨,发电量1121万度实现工业总产值5.095亿元,增长28.46%,工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34.3%  

第三产业日渐兴盛。紧扣资源优势,按照三产互动、城镇统筹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旅游及服务业。依托“两州一市”交界的区位优势,仓储物流、餐饮服务、乡村旅游等服务行业蓬勃兴盛。依托金六公路路域环境整治、瓦窑段人居环境提升项目,镇域面貌切实改善,“宜业宜游、山水瓦窑”形象初现,全年共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04亿元。  

(二)抓建设重提升,镇村面貌焕新颜  

强基础促发展。依托整乡推进、国开行项目、道路通畅工程硬化村组道路98.38公里,完成投资4729.33万元,镇域路网进一步形成;实施人饮安全工程11件,完成投资1877.2万元,有效解决1.2万人饮水问题,人饮安全得到切实保障;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45个,完成投资2233.92万元,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4个,完成投资364.97万元,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有效夯实;“校安工程”深入实施,音乐、美术、电子信息等教学功能室切实改善,教育发展基础得到充实;户表升级改造工程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全面提速,25个行政村(社区)光纤接入率100%4G覆盖率100%,镇村手机信号无盲区,电网、通信更加高效

美镇域靓路域。加强集镇综合治理,配备环卫工人7名、垃圾车3辆、布设垃圾桶100余个,整治占道经营117起,拆除广告牌54块,签订“门前四包”协议226份,集镇新架设路灯32盏,维修路灯28盏;小浪坝阿旺寨美丽乡村、松坡民族团结村示范等项目顺利推进,完成25个村“两图一书一约”规划编制,配齐土地专管员25名,依法拆除临建违建1213330平方米。严厉打击非法开采活动,查处非法开采4起,关停砂石厂4个,对非煤矿山企业进行专项整治。“河长制”体系全面构建,“一河一策”覆盖率100%。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深入实施,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3%。实施金六公路瓦窑段人居提升项目,硬化人行道、埋设雨污管道1230米,种植行道树170余株,架设路灯130盏,集镇进一步“绿化、亮化、美化”。加大路域整治力度,清运草堆、垃圾32106立方米,整合资金260万元,种植紫荆花915株,樱花1470株,路域面貌切实改善。  

(三)抓保障惠民生,均衡发展新提升  

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完成254710846人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发放扶贫小额贴息贷款2001000万元。依托整乡推进产业扶持资金600万元、财政涉农资金245.5万元,扶持发展冬桃380亩、甜樱桃560亩、党参500亩、红花1000亩、魔芋1635亩、核桃扶壮8020亩,发放良种能繁母牛518头、羊476只,惠及贫困户704户。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169872人;完成危房改造任务220户,其中:修缮加固190户,重建30户;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劳动力就业能力培训255844人次。全镇5792536人贫困人口顺利脱贫退出,横山、小浪坝两个贫困村顺利脱贫摘帽。  

民生工程精心实施。累计发放各种惠农补贴893.14万元。全镇低保人数13232167人,发放低保补助资金449.04万元。特困人员供养对象341358人,发放补助资金199.68万元。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537人,参保率达112.7%,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参保人员全部参保。全镇34931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95.84%,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全覆盖。发放大病医疗二次补偿、兜底保障资金共计155.44万元,发放困难群众临时救助资金66万元,各项救济款30万元。

各项事业欣欣向荣。文体事业上,建设实施村级文化活动场所56个,现已建成45个,在建1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老年活动室覆盖面进一步扩展,送戏下乡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文艺活动渐成常态化。教育事业上,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初中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1.32%以内,全镇无一人因贫失学。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卫计事业上,新建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4个,其中2个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慢性病规范管理率达100%,全镇2017年医疗保险报销10.41万人次,报销金额707.44万元。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优生优育、孕产妇儿童保健免费开放。25471084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面完成。  

社会大局安定有序。扎实推进平安瓦窑创建工作。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开展“打非治违”、食品药品安全和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全年无一例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严格执行信访“21315”工作机制、定期接访、矛盾纠纷限时化解制度,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1起,调处55起,调解率达90%。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查处整治重点治安地区4处,查处治安案件89起,破获刑事案件24起。  

其它各项事业成绩喜人。意识形态、防艾、档案、老龄、民宗、统计、残联、依法治镇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四)抓作风提效能,执政能力新提高  

全面推进法治建设。领导干部在线学法参学率达100%。各村公开栏依法依规公示危房改造、低保申请、惠民补贴等政务、财务信息,有效推动政务公开工作透明化、阳光化、合法化。扎实抓好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实现新跨越、争当排头兵”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提升机关干部为民务实清廉形象。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全力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自觉接受镇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一年来,共接受人大意见建议64件,办结64件,办结率100%。组织各类党风廉政学习9次,参学人数达272人次。  

各位代表,回望2017年,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有效监督和积极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敢担当、勇作为的结果,凝聚着各方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瓦窑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瓦窑实现跨越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产业发展乏力。产业聚集化程度不高,散而不强,市场竞争力弱;三是跨越发展的意识不强,对镇情认识不足,存在“小富即满”、“等靠要”的思想;四是跨越发展的作风还不够严实,政府工作效率有待加强;五是跨越发展的保障还不够完善,脱贫攻坚、民生保障任务依然艰巨。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意识,以担当进取的作风、革故鼎新的勇气,奋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二、主动作为、真抓真干,开创瓦窑跨越发展新局面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整镇脱贫退出的决战之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家经济发展步入了新阶段,创新优势加速聚集,改革红利加速释放,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瓦窑跨越发展、弯道超车愿景可期。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担当历史使命,积极打好主动仗、奋力推动新发展,一件接着一件办、一茬接着一茬干,把宏伟的发展蓝图变为壮丽现实,在百舸争流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开辟未来,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瓦窑。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瓦窑的工作要求,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生态化进程,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奋力开启新时代瓦窑跨越发展新征程。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  

重点抓好项工作:  

(一)抓实脱贫攻坚。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紧紧围绕“五个一批”脱贫路径,严格“六个精准”根本要求,健全脱贫攻坚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到村到户到人措施,实现16个贫困村和16336840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退出,全镇贫困发生率降至1%以下。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因村制宜建好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因户施策,扎实开展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鼓励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发展核桃、魔芋、中药材、黑山羊、生猪、肉牛、特色养殖等种养产业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富民产业,多渠道促进产业增收。整合培训资源,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开展订单、订岗、定向精准培训,实现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贫困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夯实发展基础作为重要补充。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不等不靠,补齐饮水、电力、道路、广电、网络、教育、卫生、活动场所等脱贫基础设施短板,确保6月底前完成;加快危房改造实施进程,确保年内四类重点对象CD级危房全部消除。坚持解决住房安全和提升人居环境并举,全面提升贫困群众居住水平。把生态扶贫作为双赢之策。完善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绿化荒山补植补造工作,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和林下经济,让更多贫困群众享有生态收益。把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老营幼儿园、小浪坝小学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文化普惠进一步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救助政策全面落实,小学初中入学率、控辍率达标。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加强脱贫政策、成效宣传,提高群众参与度、知晓率,满意度达90%以上。把社会兜底扶贫作为基本防线。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统筹落实好养老、残疾等各项扶贫政策,真正把社会兜底做成光彩事业。  

(二)抓实群众增收。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按照“立足优势抓特色,突出特色创品牌”的思路,持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林下中药材、魔芋种植,生猪、肉牛、黑山羊及特色养殖富农产业二是发展运营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因地制宜,按照村有村特色户有户增收的专业化生产原则,引导建立各种种养专业合作社,形成健全的服务体系和管理制度,并依托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运营好合作社;三是林上林下有机结合促增收切实抓好绿化荒山,植树造林,巩固提升退耕还林和石漠化治理成果,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发展林上果、林下养产业链,增加群众收入;四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托山林、土地、水利等资源优势,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五是积极推广订单农业、品牌农业、合同农业、股份合作等新模式,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广大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生猪产业融生产加工及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信息化和市场化。  

(三)抓实工业发展。牢固树立“无工不强”的工业发展理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有实力、能带动的新型工业企业。一是做好鑫盛泰纸业等一批建成投产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实现企业有效益、地方有带动、税收有增长的目标;二是加快昶都电极、汉强生物科技等项目的建设进度,确保早日建成投产;三是高效推进珑阳矿业厂区建设工作,为早日投产打下坚实基础;四是结合保泸高速公路建设,因地制宜规划好老营工业片区、仓储物流区,启发老营片区活力。  

(四)抓实项目建设。全力实施好15个贫困村村组道路硬化工程,着力改善村组基础设施条件,争取实施老营集镇至李家大院道路修复、金六路至下河湾等非贫困村道路建设薄弱、影响群众出行的道路建设项目,加快道路生命防护工程项目71.4公里实施进度,确保在4月前全面完成。加快集镇人饮工程进度,确保3月投入使用,争取浦发行、国开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实施好15个村人饮项目,实现年内安全饮水覆盖100%,争取大寨、安乐、马转湾灌溉沟支砌工程,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抓好村级活动场所、标准化卫生室建设,争取完成1个镇级广播站、25个村(社区)互联网广播点建设工程。争取“浦发行教育建设资金”,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面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五)抓实环境治理。聚焦村振兴发展。全力推进美丽宜居镇村建设,抓实以改房、改厕和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的“七改三清”行动,实施好“美丽宜居镇村”建设项目,真正打造一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镇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型村庄和特色村寨。启动瓦窑集镇开发、打造老营特色集镇,进一步强化集镇管理,打造“设计科学、功能齐备、面貌整洁、富有特色”的集镇新形象。聚焦环境整治提升。抓好村庄规划修编提质,认真落实“两图一书一约”,全面提升村庄风貌。坚持“杜绝增量、消化存量”的原则,严格控制违法建筑产生。对主要公路非标、两侧商户的乱推乱放等不文明不规范行为进行集中整治。聚焦生态构建屏障。以沧江流域瓦窑段、瓦窑河、金厂河为重点,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加强水生态修复,加大执法监管,实现河道功能永续利用,健康发展。切实做好公益林、天然林管护工作,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争取江域、路域面山荒山绿化工作,加强林政管理,促进全镇森林资源面积持续增长。  

(六)抓实社会事业。殡葬改革方面启动老营殡葬试点改革,移风易俗,绿水青山,造福子孙后代。教育事业方面着力实施好薄改项目,完成老营幼儿园、小浪坝小学建设,争取中小学“浦发银行支持项目”资金,全面改善中小学教学硬件,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学科教师结构,不断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文体事业方面:做好民族民间文化挖掘整理和保护开发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对村级文化活动室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管理工作医疗卫生方面。深入推进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强化25村卫生体系基层队伍建设,继续实施村(社区)标准化卫生室建设项目,并切实提高农村卫生人员专业知识和医疗水平。加强重大疫情监测和防控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强化食品药品监督,确保群众健康安全。  

(七)抓实社会治理。进一步深化综治中心体系建设。推进综治平台、6995网格化平台信息化建设,结合“雪亮工程”、“一标三识”系统,构建信息化、智能化、全方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平安瓦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全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推进信访工作规范化、信息化。继续推行21315”工作法在信访工作中的运用,严格遵守信访工作各项规章制度,解决好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完善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建设。充实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从而形成镇、村、组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工作网络。严格实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管辖责任制,坚持分工负责和联合调处相结合,属地管理和集中调处相结合,做到信息联通、纠纷联排、力量联动、矛盾联调。  

另外,扎实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统筹抓好土地确权、保密、档案、统计、移民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团结和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不忘初心强执行,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行稳致远,奋力前行,努力建成人民满意的高效政府。  

打造高效行政的法治政府。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推行阳光政务,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培育法治信仰、契约精神、规则意识。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健全行政监督体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认真执行镇人大决定决议,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全面接受人民监督,充分体现人民意愿。  

提升高效行政的实战本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干部在工作中求上进、做实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和责任约束机制,大力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加快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在繁重改革发展任务面前排除阻力、冲锋陷阵,让广大干部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打好“行政效率提升年”攻坚战,全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政务环境优的高效政府。  

培养高效行政的担当队伍。大事难事看担当。坚持把担当尽责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求,大力倡导知责明责、守责担责的担当精神。建立健全奖勤罚懒考核机制和整改问责长效机制,强化督查检查,加大压力传导,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提供更大舞台,形成竞相发力、破难前行的良好氛围。  

挺起高效行政的纪律规矩。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持续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治行动,认真贯彻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正“四风”,强化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的监管,从严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项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规范单据报批程序,不断提高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  

各位代表,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有力监督下,以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的豪迈干劲,以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新瓦窑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