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隆阳区六届四次会议第06040002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115330015798377733/20250729-00005
发文机构
隆阳区文化和旅游局
公开目录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5-07-29

关于对政协隆阳区次会议06040002号提案的答复


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杨升庵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隆阳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保护为主、传承优先、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新时代文化保护发展理念,多举措扎实推进杨升庵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一是加强遗迹梳理与保护。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实地走访等方式,对杨升庵相关的诗词、碑刻、历史遗迹等进行详细摸排共梳理出状元楼、梨花坞、卧佛寺、青华海、摩崖石刻杨升庵相关的历史遗迹,积极争取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修复方案。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霁虹桥摩崖石刻迁建中,就杨升庵所作的《兰津桥》一诗定为重要内容进行复制,经过三次修改重刻,使这一文化遗迹能够得以延续供后人欣赏和研究。2022年仁寿门片区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启动,《保山仁寿门片区提升改造概念性规划》状元楼修缮被纳入片区项目计划。二是强化研究宣传推广,引导不同领域的学者、研究人员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合作积极推动相关书籍的出版发行,社会各级专家学者先后出版了《杨升庵纪念文集》《杨慎》《杨慎传》丛书通过在状元楼内部进行杨升庵文化布展,深入挖掘和展示杨升庵在隆阳的生活、创作、文化贡献等方面的内容,为研究提供了实物和场景依据。

二、办理情况

(一)关于“社科研究方面”的建议: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宣传渠道,加强对外宣传推广,线上通过文旅隆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杨升庵文化相关文章10余篇,线下分别组织开展了“纪念杨升庵入滇500周年书画展”“欢乐中秋 喜迎国庆—杨升庵书画联展”,进一步提升杨升庵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关于“文艺创作方面”的建议:“中国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端阳花市”“一乡一节”等节庆活动中,依托杨升庵文化,积极策划推出NPC杨升庵、“点状元”“对诗杨慎”等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丰富游客旅游体验的同时提升杨升庵文化影响力。二是鼓励本地文创企业和设计师以杨升庵文化为主题,开发具有隆阳特色的文创产品。隆阳文旅将诸葛亮南征文化及杨升庵名词《临江仙》元素充分糅合,设计制作了“山高水长 好在隆阳”系列国风羽扇、青华海手绘书签等文创产品。

(三)关于“文旅融合方面”的建议:一是整合杨升庵相关的文化旅游资源,在隆阳区8条精品旅游线路策划中,将状元楼、梨花坞、卧佛寺、青华海等相关景点纳入 历史名城文化探秘之旅主题旅游线路。二是将杨升庵文化融入各类文旅融合项目策划仁寿门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打造过程中,将杨升庵文化元素融入公园的整体规划设计,以杨升庵所作名词《临江仙》为核心内容,通过浮雕、彩绘等艺术形式,打造了临江仙特色文化墙

(四)关于“联盟联谊方面”的建议:通过升庵文化加强与成都市新都区的联盟联谊。2023年,隆阳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带队到成都市新都区参加“升庵文化城市联盟”签约大会,并做了“杨升庵文化在隆阳”专题推介。同年11月隆阳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组织文艺家一行前往新都区参加杨升庵诞辰535周年文化交流活动。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为隆阳区挖掘和保护升庵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更多的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将杨升庵文化遗迹遗址的保护工作纳入重点项目支持范围;持续推进杨升庵文化研究,积极对接文化专家团队申报专项课题。

(二)联合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区图书馆等部门,广泛征集杨升庵有关的书籍、文章和民间传说等,积极筹备杨升庵文化专题讲座、读书会、分享会等系列活动。

(三)联合区文化馆、文工团等社会艺术团体,策划打造“青史回潮见状元”杨升庵主题情景剧,并加强对外演出;同时邀请知名文化名人、旅游博主、网红达人等前来隆阳体验杨升庵文化,制作发布具有吸引力的短视频、图文等内容,持续加大宣传投入,创新宣传手段和渠道。

(四)加强对杨升庵文化遗迹遗址及周边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的整合规划,推动杨升庵文化与隆阳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深度融合,合理融入自然风光、民俗村落、特色美食等旅游元素,形成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体系,切实提升杨升庵文化品牌在国内外文化旅游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隆阳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