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辛街乡“五到位”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
- 索引号
- 01525766-9-/2022-0419002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辛街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公共文化服务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2-04-19
【我为群众办实事】辛街乡“五到位”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
为进一步办好让老百姓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辛街乡坚持问题导向,对标找差距,明确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建强人才队伍,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更方便,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一、基本医疗保障落实到位
一是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脱贫人口100%享受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组织安排人员入户和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多种方式,开展医保政策宣传和排查工作,并严格督促村(社区)收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符合享受医疗救助条件的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实现100%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同时引导患病人员按要求规范转诊转院,科学规范就医,确保建档立卡脱贫患病人员住院治疗费用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报销后实际补偿比例达到90%。二是是继续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工作。辛街乡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保证建档立卡脱贫患病人员在卫生院住院不缴纳押金,出院时只结清个人应承担的医疗费用。截至目前,辖区内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在辖区内住院享受“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患者累计204人次。
二、医疗系统标准化建设到位
一是巩固提升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辛街乡卫生院现有核定床位70张,实际开放床位70张,设置内(儿)科、中医科、门急诊室、药房等20个科室。全乡共有村级卫生室16所,覆盖全乡15个村(社区),均设有诊断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药房,配置有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诊查床等基本医疗设备。同时,按照《云南省贫困退出标准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要求指标说明》和医疗机构“三个一”、医疗技术人员“三条线”、医疗服务能力“三合格”工作标准,对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动态监测,严格落实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查缺补漏,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二是加强村卫生室药物配备。全乡的16所村卫生室药品按照不低于80种药品进行配备,各村卫生室均配备高血压等慢性病常用药品,并设置近效期药品专柜及近效期药品和过期药品销毁(处理)台账,杜绝出现过期药品,确保村卫室能满足群众慢性、常见病用药的需求。同时定期组织卫生院开展乡村医生规范化诊疗、合理用药的培训,以及村级卫生室规范化诊疗和合理用药督导检查,既提升了乡村医生服务能力,也确保了用药安全。
三、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到位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诊疗技术,落实“病人不动、专家动”,让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市、区级专家服务,实现技术、人才双下沉,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辛街乡卫生院与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共体联盟建立了 “杨大满工作站”“李兆兴工作站”“中医科针推联盟站”;引进“腹腔镜”项目,不断拓展卫生院业务。并先后选派8名青年业务骨干至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进修学习;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助理医师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等,开展‘师徒手牵手’、专家传帮带、下沉一级服务”等活动。目前,全乡共有全科医师14人,执业医师18人,执业助理医师9人。15个村(社区)配备乡村医生50名,100%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其中3人已获得乡村全科助理医师执业证书。
四、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到位
一是打造特色中医专科,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开设中医专科,设有中医诊室、中医熏蒸室等5室,配备有针灸治疗床、推拿治疗床等专业设备10套以及118种中成药和328种中药饮片。并大力推广中医非药物疗法,充分发挥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为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同时加强医务人员关于中医药技术的培训,2015年至今乡村医生到隆阳区参加中医药技术培训26人,有效提升了乡村医生中医药服务能力。二是持续全面推进农村脱贫人口大病专项救治。通过排查核实,及时收集和录入各渠道来源的大病患者信息,精准掌握底数、跟踪救治,防止漏诊、漏治,做到“因治尽治”、账实相符,实行一人一档一方案归档,切实帮助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解决看病问题。截至目前,全乡共计救治大病患者58人。三是进一步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21年组织家庭医生签约团队17个,从4月开始,根据实际情况对全乡15个村(社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全乡共签约5108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人口高血压签约359人、糖尿病签约63人、严重精神障碍签约71人,肺结核3人。并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服务一人,完成签约居民每季度随访1次。四是全面落实疫苗接种工作。辛街乡人民政府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志愿者服务、接种预约、上门接送、设立流动接种点等方式,有力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截止2021年10月14日,全乡累计接种疫苗60665剂次,其中第一针30071剂,第二针30594剂。
五、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落实到位
针对动态系统筛查列为监测预警对象的人员,开展入户走访诊疗活动。发现个人自付费用较高影响基本生活的建档立卡脱贫人口,以及由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导入的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边缘户,统一建立台账,将其纳入医疗救助、农村低保补助、临时生活救助、慈善救助和精准防贫救助等范围,并组织家庭医生开展签约服务。截至目前,全乡建立风险监测预警台账共12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5人,边缘户8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