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社区“内外兼修”塑颜值 因地制宜谋发展
- 索引号
- 01525766-9-/2021-0322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辛街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公共文化服务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1-03-22
大村社区“内外兼修”塑颜值 因地制宜
谋发展
大村地处辛街西北边,全村辖5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2020年末农业户籍人口1914户,679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户139人,经省市区验收,已全部脱贫。近年来,社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地域区位优势,依靠群众核心作用,以“党建引力、群众给力、部门合力、措施有力、激发活力”,将大村社区建设成为集户外运动、休闲观光、农耕体验为一体的农庄花园,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的标杆,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一、人居环境示范,塑造社区新面貌
大村社区西山村、小村两个自然村作为市、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试点,严格按照“两图一书一约”进行规划建设,全面实施“七改三清”“三治一拆一增”“两建”内容,集中开展“庭院革命.月季花园”专项行动,以“清洁文明村尚行”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承载功能、居住条件、特色风貌。
(一)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
一是村庄垃圾处理。坚持“户保洁、组收集、村清运、乡处理”的原则,实行生活垃圾环保无害化处理。对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事务进行有偿服务,村民缴纳垃圾费,花钱购买服务。社区自筹资金购买配备垃圾车1辆,保洁员14名。实行以总支书记为网格长,小组长、支部书记为网格管理员的网格化管理保洁制度,使村域卫生得到显著提升。二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多次组织保洁员,发动党员对主路及乡道杂草、杂物、建筑垃圾等清理20余次,累计清理垃圾9吨多。并对辖区内西大沟、长山外河、拦河坝中、小沙河、龙窝田沟等沟渠进行全面清理,共计清理淤泥8.714公里,7026立方。村庄修边拆除破旧房屋9户,并对公路沿线农户的房屋外墙进行统一粉白,使村庄的整体面貌得到提升。三是稳步推进厕所革命。大村社区完成改厕任务752座,实现卫生户厕全覆盖;新建公共卫生厕所1座,并达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制度上墙、标识标牌完整等要求,并且明确专人管理保洁。
(二)全面推进污水管道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质量
完成葛家自然村葛家小学中国罐污水处理建设项目,并已投入使用。为加快推进主干道污水管网建设及改造,实现雨污分流,小村新建氧化塘1个,占地面积8.703亩,总体设计内容为600方的五级沉淀池一个、碎石过滤床一个、漂浮湿地一个、氧化池一个。氧化塘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60方,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二类用水标准,满足生产用水标准。污水管网总里程约9300米,其中主管里程约4200米,分管及入户管道约5100米,共涉及入户开口364个,西山村自然村、葛家村自然村、立乐灯自然村的污水管道已完工,引入小村氧化塘。污水管网的架设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深埋入地。二是在不具备入地条件的路线选择挂壁铺设。同时,结合“粪污收集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实施,发动群众修建粪污收集池,由粪污收集池接入污水分管后汇集到总管统一引入氧化塘。
二、非遗传承,赋予社区新内涵
大村社区保山瑞岩石雕工艺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杨应泽2015年9月21日被隆阳区文广局、隆阳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联合发文隆文广联〔2015〕6号公布命名为隆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6年3月2日杨应泽再次被保山市文广局、保山市教民族宗事务局联合发文隆文广联保文广字〔2016〕19号公布命名为保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应泽不仅继承了传统工艺,还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新发展,不断提高产品的艺术品位和雕刻质量。在瑞岩石雕工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该公司在社区挑选具有艺术天分、能吃苦耐劳的人员,吸纳进入公司进行兴趣引导和技艺传承培养,将石雕工艺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工匠,提供就业岗位解决了部分群众就业增收的问题。截至目前共有社区居民25人,在该公司从事技艺传承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和群众稳就业促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掀起了保护传承手工艺的热潮,对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的传承保护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人们发展家乡的信心和内生动力,使乡村文化得到快速发展。
三、区位优势,打造社区新产业
大村社区地处交通要道,南与东城绕城高速、西与杭瑞高速相接,距离飞机场0.5公里,全村道路平整,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为物资交流往来、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区位优势。近年来,社区“两委”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打造新型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一是引进保山市新苑绿化有限公司,保山市宏鑫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尚优苗圃、檀香园林、金笑苗圃等5家苗圃公司,并与苗圃公司协商达成协议对苗圃进行合理规划种植,靠近公路边放置大型树木,既美化了公路沿线的环境,也方便公司大型树木的运输;靠近村庄边则种植多种类的花卉和灌木,既美化了村庄,也增强了游客的观赏性,同时带动居民就业21人。绿化种植企业的引入使大村社区自然环境优美,依山傍水,更符合招商引资条件。二是发展观光体验产业。动员农户进行草莓等经济作物的规模种植,当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带自己的家人到采摘园参观可以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放松心情,享受采摘的乐趣,同时促进农户增收。目前大村社区共有草莓种植采摘示范园2个,种植面积20亩,带动居民就业9人,接待游客800多人次,每亩增收10000多元。同时鼓励部分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农家乐,村民实现在家就业创收,目前社区共有农家乐8户,户均每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三是发展蔬菜种。近年来蔬菜价格稳定,市场需求量大,大村社区动员农户种植莲藕、茨菇、铁头、菜花等蔬菜,种植面积200多亩,带动居民就业26人,每亩增收10000多元。
近年来,随着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好,以及移风易俗的不断改善和乡村文明的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进入到发展家乡、建设家乡的“队列”中,使家乡的人居环境、乡村面貌、产业发展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加快了农村产业转型发展。
(供稿人 程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