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隆阳区第五届二次会议第52002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
- 57982556-1-15_A/2018-0913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人社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18-09-13
致公党隆阳区总支:
贵方提出的关于高校助力地方乡村振兴,鼓励农村生源返乡就业创业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建议一、教育引领。保山学院作为保山市唯一一所二本类地方性、应用型综合学院,其服务定位是扎根保山,立足云南,服务边疆。这决定了保山学院担负着助力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的使命。建议区政府和高校联动,在教学中加入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增加学生深入乡村考察、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在学习阶段熟悉农村产业。在农村建立大学生实践、创业基地。对在校生实行定点培养,对返乡就业创业毕业生提供发展平台。
答复:
1. 扎根边疆,服务基层和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保山学院自成立以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三个定位”战略目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主动服务保山及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坚持在“边、农、少、山”地区办学,培育形成了“扎根边疆、服务基层、艰苦创业、开放创新”的保山学院精神,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的发展路子,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和边疆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保山学院学生90%来自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占30%。建校以来,始终以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己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重点培养边疆基础教育、经济管理、旅游服务、工程建设等一线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振兴繁荣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近三届本科毕业生省内就业占比分别为89.75%、92.27%、90.81%,尤其以滇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居多。广大毕业生充分展现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特点,办学39年来,学校共为保山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了近4万名毕业生。
2. 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相关就业创业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农村就业。鼓励大学生将创业梦和中国梦云南篇章相结合,引导保山学院青年学生深入广大农村地区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学校于2018年4月启动了保山学院2018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要求各二级学院师生主动联系我校扶贫点,摸清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脱贫需求,按照党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组织我校社会工作、管理、教育、设计等相关专业学生,组建“电商兴农小分队”、“乡村治理小分队”、“教育扶贫小分队”、“农产品包装推广小分队”等项目团队,制定具体帮扶计划。同时,各项目团队深入各自对接的扶贫点和农户,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电商兴农、教育兴农等多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3. 积极对接地方重点产业,优化专业结构
根据云南省和保山市发展需要,积极对接地方重点产业,增设应用型新专业,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加强专业建设。一是做精做强师范专业。学校在完成专科向本科、师范向综合两个转变的同时,稳固师范教育的根基,继续加强边疆地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力度。目前,学校在巩固提升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两个师范类专业的基础上,在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体育教育等13个专业中开设教师教育方向模块,满足学生修读需求。二是设置了工艺美术、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网络工程、社会工作等21个保山市及周边地区急需的应用型专业。
4. 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对人才培养方案持续进行修改完善,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从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能力和素质提高的转变,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的比例人文社科类专业达到25%、理工类专业达到30%。制定《保山学院学生课外实践及创新学分认定实施办法》《保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给予学分确认。每年暑期根据不同主题,组建校级大学生“三下乡”服务团队深入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鼓励学生深入乡村考查,了解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并完成社会实践报告。
5. 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育人
坚持协同育人的理念,不断探索合作育人途径,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制定《保山学院实习教学管理办法》,加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56个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与此同时,继续承担“国培”“市培”任务,提高在校师范生培养和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促进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与企业和各级地方政府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服务地方农业发展、农村治理和乡村文化建设等领域。
6. 加强创业平台建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加强创业平台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目前学校已建成省级大学生创业园1个、省级高校创业平台1个,并依托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此外,学校积极组织和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竞赛。我校学生通过参与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竞赛,涌现出了一批涉及地方农业技术发展、农产品开发销售、农村乡村治理和乡村文化建设等领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且部份项目已落地生根。
建议二、资金帮扶。建议区政府成立乡村助学基金,针对学生在乡村实践、乡村建设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助学金扶持,解决乡村学生的经济压力,提高学生研究乡村产业的积极性。与企业联合,成立返乡创业基金,对返乡就业创业毕业生,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提高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为返乡大学生良好的生活条件。
答复:目前,没有政府性质的乡村助学基金和返乡创业基金。但针对大学毕业生创业,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和资金上的帮扶措施。
一是创业担保贷款:对在我市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均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个人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10万元;合伙经营或创办小企业的,可按每人10万元内、总额度不超过50万元的标准进行“捆绑式”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的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并按政策规定贴息。
二是创业补贴扶持:对毕业3年内(含毕业学年)在省内创办经营情况良好、带动脱贫效果明显、创新示范效应显著的大学生创业实体,给予最高3万元的创业补贴扶持。
三是创业培训:对有培训需求的大学生,进行免费的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创业指导由有资质的创业导师进行后续跟踪指导。
隆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8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