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调解化纷争 诉源治理促和谐
- 索引号
- 01525704-4-/2020-072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司法局
- 公开目录
- 公共法律服务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0-07-20
凡有社会存在就必有纠纷,凡有经济发展就必有矛盾。近年来,随着辛街乡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各种利益碰撞、矛盾纠纷也随之呈现出增高态势。面对各种矛盾纠纷问题,辛街乡创新工作方法,各(村)社区扎实开展网格化管理,加强法治宣传工作,大力倡导法治社会理念,助推“枫桥经验”本地化,落实三级三调解,并成立首支女子人民调解队,本着“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其基,必复乱。”的原则,强化诉源治理,从2017年来先行先试开展诉调对接工作、2019年6月实行无纸化办公设备全覆盖,将传统“无讼”文化融入辛街现代法治进程,加快法治社会建设。
一、源头预防为先,创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按照一室多用原则,打造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实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有机构、有人员。全乡包括15个村(社区)全部建成综治中心,共有调解员142名,及时化解矛盾,将矛盾扼杀于萌芽状态,将纠纷止于诉外,人员的及时介入,对矛盾根源的探索相对较容易、准确,更有利于从源头解决问题,防止矛盾复生。同时聘请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检察院专法人员为法治村长,通过入户宣传,集中宣讲等形式,切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解决村民法治意识淡薄,法治维权缺失现象;司法所和联村法官每月到村指导,按时召开分析研判会议,对现有的矛盾纠纷和隐性纠纷作全面分析,及时介入以实现“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二、建立一个基地,扩大法治宣传效应。
辛街乡利用集镇优势,在赶集日设点进行法治宣传,积极开展“抓好两头促中间”和“大手拉小手活动”,抓住“小”这个关键点,到辖区内各中小学进行法治宣讲和展板宣传,抓住“老”,这个重点,到辛街乡老年大学开展法治讲座,用好广播和“挂包帮”,到各村社区、矿产领域、企事业单位人多面广的地方进行普法宣传。结合发展形势,创新宣传方式,建设法治警示教育基地。2019年3月,投资260余万元邹里社区建成了包含一个主题活动广场、两条主题宣传长廊、三个活动中心和一个“一键切换”多个主题的法治乡村警示教育基地,通过警示教育基地对辖区单位、企业、学生和群众广泛开展法律法规、扫黑除恶、禁毒防艾、文明新风等宣传教育,针对多个群众开展警示教育80余场次,受教育12000余人。
三、组建一支队伍,增强基层调解队伍。
辛街乡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组建女子义务调解队,多措并举充分发挥队伍作用,增强基层人民调解队伍力量。一是合理确定队伍人员。全乡组建了16支女子义务调解队,选聘女子义务调解员87名。每一支女子义务调解队由村(社区)妇女主任或小组妇女干部担任队长,调解队成员中既有懂法律、会说理的年轻媳妇,也有文化程度不高,但明事理、持家有方的婆婆,她们发挥了方针政策宣传员、村情民意调查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基层群众服务员“四大员”作用,为辛街乡的人民调解队伍增添了新力量,注入了新活力。二是完善一套工作机制。建立指导培训机制,采取集中授课、以案释法等形式,定期组织女子义务调解队开展业务培训,重点讲解和传授法律政策、专业知识、调解技能、文书档案等知识,提升其能力水平。建立奖补机制,将女子义务调解队成功调解的矛盾纠纷纳入人民调解“一案一补”、“以奖代补”的范畴。建立联合调处机制,将女子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定期召开联调会议,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组织专项治理,对重点人、重点事、重点地区进行集中排查调处。三是建立“5+X”矛盾纠纷联合调处工作模式。女子义务调解队在乡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庭、乡妇联,五个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在基层治保会、调委会的共同参与下,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到综治中心认领和反馈问题,配合村级网格长走访排查存在问题,和网格员到群众家中调解矛盾纠纷,有效杜绝“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自成立以来,女子义务调解队共参与调处矛盾纠纷15件,调解成功11件,调处成功率为73.3%,实现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不上交,连续多年无命案的目标,为建立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和工作体系建设方面提供了实践借鉴。
四、做好一个试点,让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纠纷中的重要作用,把群众路线与法治方式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辛街乡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辛街乡人民调解工作坚持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务实创新原则,大力开展诉调对接工作。
2017年5月以来,辛街司法所同辛街法庭对接,先行先试,共同探索工作方法,结合纠纷实际,实行调处一起,符合司法确认要求的就确认一起。截至目前,累计进行司法确认共计148件。今年以来,随着“多源解纷诉源治理”工作的全面铺开,完善诉前调解工作流程,辛街乡完成了诉前调解案件26件,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降低群众诉讼成本,减轻群众诉累,满足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
五、用好一套系统,推进调解智能水平。
为着力解决人民调解工作中信息数据“采集难、取证难”等实际问题,推进人民调解工作信息化主动融入“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体系,作为全市人民调解无纸化办公的试点乡镇,辛街乡司法所在乡、村两级全面推广使用人民调解无纸化办公系统。通过智能手机运行系统,有效采集当事人的电子签名和电子指纹,提交系统加盖调委会电子公章,当即向当事人提供带有二维码的电子协议书,实现纠纷案件的受理、审核、调处、查询、督办、评定、归档等流程移动网上办理,真正实现一站式办公、无纸化办公,同时有效解决了人民调解员以往纸质协议书携带难、保管难、盖章难、制作纸质案件卷宗难等实际问题。自运用人民调解无纸化办公系统以来,通过办公终端成功调处案件34件,有效提升了人民调解智能化水平,为进一步推动人民调解信息化的建设,打造“智慧司法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