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减灾日简介

索引号
01525768-5-/2021-06100012
发文机构
隆阳区丙麻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事态进展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1-06-10

国际减灾日简介

(来源:云南省应急管理厅网站)

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所谓“减轻自然灾害”,一般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

为促进风险意识及减灾的全球性文化,联合国大会倡议设立一个国际日。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69号决议,决定把从1990年开始的20世纪的最后十年定为“国际减灾十年”。1989年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通过关于“国际减灾十年”决议,指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灾日”,并从实现“国际减灾十年”目标的方式开展有关活动。“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结束后,第54届联合国大会于1999年11月通过决议,从2000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国际减灾战略”行动,将减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行动开展下去,并继续开展“国际减灾日”活动。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0月13日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通过每年举行的国际减灾日活动,旨在赞赏全世界民众和社区为减少遭受灾害风险做出的努力,并提高他们对所面临风险的重要性的认识。

回顾联合国减灾30年来,我国基本确立了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自然灾害管理体系,显著提升了应对重特大灾害的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为积极应对自然灾害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将进一步强化灾害风险综合防范,健全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完善自然灾害法律法规,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夯实防灾减灾基层基础,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2009年以来国际减灾日主题:

2009年 让灾害远离医院

2010年 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让我们做好准备!

2011年 让儿童和青年成为减少灾害风险的合作伙伴

2012年 女性——抵御灾害的无形力量

2013年 面临灾害风险的残疾人士

2014年 提升抗灾能力就是拯救生命——老年人与减灾

2015年 掌握防灾减灾知识,保护生命安全

2016年 用生命呼吁:增强减灾意识,减少人员伤亡

2017年 建设安全家园;远离灾害,减少损失

2018年 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创建美好生活

2019年 加强韧性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防治水平

2020年 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