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脱贫攻坚“三部曲”
- 索引号
- 01525774-9-/2020-1222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瓦马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0-12-22
有了政协的帮扶,我家不仅住上了新房子,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政协帮扶干部牵线搭桥引来资金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村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走上了宽敞的水泥路。”这一句句交口称赞正是隆阳区政协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区推进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作用,积极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区政协把助推脱贫攻坚作为履职首要任务,深入走访调研、寻找困难症结、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脱贫计划,实现了“产业大发展、村容大改观、脱贫见成效”,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察实情研实策,弹好脱贫“前奏曲”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大决战中,区政协领导、干部主动作为,砥砺前行,领导率先垂范,帮扶干部真情帮扶,上下同心携手决胜脱贫攻坚,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有效帮扶贫困群众,打开他们自助脱贫通道,让贫困群众从“伸手要”变“自己干”,从“坐着等”变“起来干”,以实际行动展示政协风采。
“你看,现在我们村的办公条件这么好,老百姓来办事心情舒畅;村里的道路也通畅整洁,农产品也不愁卖不出去了。”谈到帮扶,棉戛村的干部群众总是对区政协的务实作风赞不绝口。据了解,近几年该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村容村貌的变化,与政协持续的帮扶密不可分。
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为他们排忧解难,决心要把脱贫的志气、信心送到群众的心坎儿上,是区政协驻瓦马扶贫工作队的真实写照,一定要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是他们坚定的信念。工作中,扶贫工作队员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发挥联络员、调研员和先锋队的作用,协调推进棉戛村、小河村、上拉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容村貌、饮水、出行和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等民生项目工作建设。
扑下身沉下心,弹好脱贫“进行曲”
区政协抓住重点、锁住关键,做好对棉戛村、小河村、上拉堡村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工作,让他们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内生动力,激发造血“干细胞”活性,推动扶贫工作从“等靠要”向自立自强转变。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实事、解难题,精准发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 棉戛、小河两个贫困村在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20年顺利接受国家普查和省市区各项检查,153户659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
棉戛村是区政协的驻村帮扶联系点之一,基础设施薄弱,致富产业发展滞后。驻村工作队员通过进农家、询情况、察实情,客观研判了脱贫攻坚形势,认真查摆了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提出“长期发展”与“短期增收”相结合、“科技培训”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扶技”与“扶志”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每户落实了产业、健康、教育、就业等精准化、个性化帮扶措施。不断加大“田秀才”“土专家”培养培训力度,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是激发基层群众内生动力“催化剂”的作用,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邀请工业大麻种植技术人员深入三个村,现场为群众
示范操作,详细讲解工业大麻的中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护技术。
广动员聚合力,弹好脱贫“协奏曲”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区政协从来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实践者。全区“政协人”积极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献计出力,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多方协调扶贫项目和资金,解决了挂钩村一大批急事难事,为群众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好事。积极争取项目,投资100余万元进行道路硬化、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村的村容村貌均发生显著变化;多次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挂钩村赠送书籍、书写对联等,丰富了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为有意向的贫困户协调落实了工作岗位20余人;为10名困难学生争取到爱心资助3万余元......
勤履职、敢担当、善作为、求实效,区政协进一步动员和团结政协各方力量,书写了新时代的政协担当。在政协人的不懈努力下,一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合奏曲已经在北冲彝乡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