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马乡:稻花鱼肥 中秋尝鲜
- 索引号
- 01525774-9/20240915-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瓦马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4-09-15
中秋时节,穗满鱼肥。近日,在隆阳区瓦马彝族白族乡安邦村,成片的稻田里,稻花鱼鱼尾翻红、肥硕圆润。村民、游客在田里嘻戏捉鱼,准备将捉到的稻花鱼在中秋佳节做成佳肴,家人一起尝鲜、共话团圆。
一大早,安邦村的村民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在稻田中扒开一条泥沟,挽起裤腿、穿上水鞋纷纷下田,一条条鱼尾金黄的稻花鱼被打捞上岸,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近年来,安邦村依托基本农田“旱改水”项目,积极推广稻鱼共生种养模式,村集体带头发展稻田养鱼新产业。稻田养鱼是鱼类养殖和水稻种植有机结合的一种综合生态农业模式,安邦村优良的水质和天然无公害的生长环境,使得“稻花鱼”喝着香柏场山上流下来的泉水,以田中的水生昆虫、稻花等为食,不喂养饲料,在减轻虫害和草害的同时,产出的鱼粪还可成为肥料,给水稻提供养分,实现稻田资源的最大利用,收获的稻花鱼肚皮变成金黄色,体态浑圆、绿色生态、肉质鲜美。
“我们前期在50余亩的稻田里投放了1200多公斤的稻花鱼苗,通过稻鱼共生的模式,实现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一田两用,中秋节期间,正是稻花鱼尝鲜的时节,游客们可以自行下田捉鱼,也可以体验捉鱼的乐趣。”安邦村党总支书记杨柏说道。
近年来,安邦村通过“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不仅为稻田生态增添了活力,也为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增收“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