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马首批春茧开秤收购 蚕农喜获丰收
- 索引号
- 01525774-9/20240522-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瓦马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4-05-22
眼下正值春茧上市的季节,瓦马乡首批春茧正式开秤收购,蚕农们迎来了丰收的喜悦,小小的“白茧子”成为了发家致富的“金疙瘩”。
在瓦马乡下拉堡蚕茧收购点,一筐筐雪白的蚕茧堆满了收购区。蚕农们带着装满鲜蚕茧的编织袋排起了长队,他们互相交流养蚕心得,讨论着收购价格。工作人员有序地过秤、搬运、烘茧,一幅热闹繁忙的景象。
蚕农朱仁珍表示“今天卖了54公斤,养蚕的效益比较好,比去年的收购价涨了3块钱,对于我来说,养蚕是比较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周期比较短,钱也来得快。”
保山凯喜雅丝绸有限公司蚕桑发展部副经理余祖光说到“这次我们瓦马站整个春季收购计划是1200担,到目前我们已经收购800担,茧质量也比较好。”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近年来,瓦马乡积极鼓励引导当地农民种桑养蚕,并依托“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在收购的价格上,采取优质优价政策,鼓励蚕农养好蚕,确保“扶得起,稳得住,不返贫”。春蚕期间,瓦马乡下拉堡蚕茧收购点共发放蚕种1347张,预计第一批收购鲜茧约6.1万公斤,预计产值约364万元。
保山凯喜雅丝绸有限公司为全区蚕农提供蚕种,通过“线上+线下”培训指导提供技术,农户养蚕交茧,形成了蚕茧生产、技术服务、产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体系,实现了蚕桑产业规模化发展。
如今,种桑养蚕已成为隆阳区农民致富的 “生态产业”,“一条蚕”让群众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也吃上了“定心丸”。隆阳区不断提升蚕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经营水平,以打造全省优质蚕桑基地和高品位生丝生产基地为发展方向,推进蚕桑产业在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品牌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提质增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谱写农业现代化蚕桑新篇章。据悉,春蚕期间,隆阳区全面推广饲养雄蚕品种,共计发放7108张,预计产量约32万公斤,产值约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