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12年公路咖啡摊主,一位活在热爱里的“斜杠中年”

索引号
115330015798377733/20230901-00003
发文机构
隆阳区文化和旅游局
公开目录
公共文化服务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3-09-01

12年公路咖啡摊主,一位活在热爱里的“斜杠中年”

你对咖啡厅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是放着轻音乐,装潢前卫自带高级感的咖啡厅;还是温馨有设计,处处散发着格调的小众咖啡馆?

关于咖啡的载体,当然不止这些。

时代在进步,咖啡也不再局限于高级、文艺这样的词汇里,它可以在夜幕下的汽车后备箱集市,穿梭在田野山间的摩托后架......

或者,再大胆一点,不拘一格一点,在车来车往的公路边。

云南省保山市潞江坝,是精品小粒咖啡的原产地之一。在这里喝咖啡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你甚至不用特意去咖啡庄园,在赶路途中,就能喝到一杯纯正的公路咖啡。

今天的故事,要从一座路边咖啡摊说起。

 

10年路边咖啡馆,

是爱好,

更是一个以“咖”会友的平台。

在双虹桥旁的公路集市上,有家不起眼的路边咖啡馆。这里,是摊主李金合的快乐基地。

树荫、江风、水声、石磨台......听起来与咖啡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和谐共生,构建起这个“野生”咖啡馆。

独特的气质,吸引了形形色色的顾客。从东北到西北、沿海一带,甚至外国的游客、咖啡爱好者都来这儿喝过咖啡,和李大哥交流咖啡知识。

其中一位外地游客对李大哥说,这里可能是他在云南见过最牛的一个路边咖啡馆,他很喜欢这个咖啡馆自由、亲切的风格,希望李大哥不要改造装修,就保持它的“土香土色”。

虽然咖啡馆收获了一批人的喜爱,但客人并不是每天都有,有时候3到5天也卖不出一壶咖啡。但李大哥说,他开这个路边咖啡馆不是为了营生,更多是因为爱好。

他从10多年前就开始卖咖啡,头10年是在蜂场路边摆摊,主要是为了卖蜂蜜,咖啡是自己冲了喝,不少朋友、过路游客都喜欢来这儿歇歇脚,和李大哥聊聊天。

后来在朋友建议下,他决定一边摆摊卖蜂蜜,一边卖咖啡,这样也能结交认识更多咖啡行业的朋友,互相交流学习。蜂场咖啡摊的10年,算上这边路边咖啡馆的日子,已有11年光景。火把节后,进入了第12个年头。

李大哥曾经开玩笑和朋友说,“如果有房租和人工成本的话,这个咖啡馆是开不下去的。”

咖啡是一种高耗品,好在李大哥有自己的咖啡基地,原豆不用愁,主要承担烘焙、加工的费用,还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

因此这个以咖会友的平台,一开就是十几年。

在这儿,你可以享用到一杯真正意义上的“纯天然”咖啡。

豆子用的是自家田地里长出来的,处理、烘焙都由李大哥亲自把控,你可以选择手冲,也可以选择现今咖啡馆都很少使用的虹吸壶。末了用一勺自家生产的蜂蜜替代方糖,TOP级的纯天然。

 

高黎贡山上的咖啡园里,

梦想在生根发芽。

李大哥的咖啡园位于潞江坝芒宽乡杏腊寨,我们决定让李大哥带我们一起上山看看。

我们从路边咖啡摊出发,一路跟着李大哥到达山底的村广场。去往咖啡园的山路泥泞且十分狭窄,汽车没法开上去,李大哥在山底等着骑他的三轮摩托载我们上山。

三轮车沿着山路盘旋而上,2米宽的路崎岖不平,路边草木比人还高。我们在三轮车货箱上颠簸,胃里翻江倒海。从山底到咖啡种植园,不是很长的路程,却足足走了20多分钟。

山上的种植园云雾缭绕,李大哥给我们指了指说,对面的山头,就是高黎贡山孕育保山小粒咖啡的地方。

潞江坝位于世界咖啡种植黄金带北纬24°—25.5°之间,地处高黎贡山东侧,怒江大峡谷畔,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热,土质肥沃。

这里出产的小粒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香、回甘持久,20世纪50年代末,在英国伦敦市场上被评为一等品,获“潞江一号”美称,1980年的全国咖啡会议上,公认其为“全国咖啡之冠”。

李大哥从07年08年左右开始种植咖啡,刚开始种的时候没有经验,在低海拔种植老品种咖啡,病虫害严重,难以管理。

为了弥补技术和经验上的不足,李大哥一边自己学习技术,一边拜访种植大佬请教经验,才慢慢摸索到了门道。

种植老品种铁皮卡咖啡,除了海拔要高,充足的灌溉水源也很重要。“铁皮卡要大水大肥,去年因为天旱水跟不上,种了2000棵,死了大概500棵,损失很大。”

为了解决水源上的问题,李大哥重新嫁接水管,引进高黎贡山深山里的泉水。水源问题解决了,今年的雨水也十分充足,种植园里的铁皮卡咖啡树长势很好。

李大哥如今在高黎贡山上有100多亩咖啡园,主要种植了铁皮卡、波旁、科纳、瑰夏、卡蒂姆等品种。不同品种的咖啡对环境要求也不一样,有时候从种植大户那里学来的知识并不适用于自己,去年听从大佬建议在树荫下种“瑰夏”,结果100多棵瑰夏并未达到预期的产量,树苗也没长高,损失了不少,还得重新挪位置。

这件事,让李大哥明白了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性。

对于种咖啡,李大哥也有自己的坚持。一件事要么不做,既然做了就要做好。

为了实现有机土壤种植,他果断舍弃传统见效快的药水除草,而坚持人工除草。国内国外对有机土壤的检测标准不一,他希望自己的咖啡地都能通过检测。

“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到收益,但要做一个长期的打算。打药水会破坏土壤本身的养料,也会影响咖啡的风味。每年会有各种咖啡豆的比赛,只有在这些比赛里闯出了名头,别人才会认识到你的咖啡。

今年刚把大儿子送去学咖啡专业,也是希望儿子以后可以更好地管理这片咖啡地。“我这代种咖啡,我的儿子也种咖啡,将来他的后代也可以种咖啡,代代相承嘛!”

种植好的咖啡品种,种出优质的咖啡,让大家都能认识杏腊寨的咖啡,认识保山的小粒咖啡,是李大哥内心的愿景。

 

养蜂大户/咖啡摊老板/咖农,

多重身份的斜杠中年。

从咖啡园颠簸下山后,李大哥带我们去看了他的蜂群。他从09年开始养蜜蜂,到现在已经养了14年,是当地有名的养蜂大户。鼎盛时期有370多个蜂箱,现在少了点,有100多个。

问起为什么会开始养蜜蜂,他只是笑笑说道,“养猪失败了。”养蜜蜂之前,李大哥养了10年猪。他觉得养殖牲畜、作物有相通的地方,这个不行,就换一个。

芒宽乡位于隆阳区西北部,地处高黎贡山山脉东麓与怒山山脉之间的大峡谷中。海拔高、纬度低,日照时间长,优越的地理环境十分易于农作物生长。

李大哥顺势发展养蜂产业,在不同的花期生产不同花蜜。咖啡花蜜、荔枝花蜜、攀枝花蜜,当地的特色蜂蜜在他这儿都能找到。

既然有现成的蜂蜜,他将其运用到自己的露天咖啡馆里。除了蜂蜜咖啡,店里最受欢迎的就是那杯蜂蜜柠檬水。“我最成功的可能就是这杯蜂蜜柠檬水了。从开咖啡馆就开始卖蜂蜜柠檬水,到现在大概卖了10几万杯。”

14年养蜂大户,11年咖啡摊老板,15年咖农,他一脚踏入这些不熟悉的行业,不断学习,努力缩短与其他人的差距。最后,游刃有余地在这些身份中切换在和李大哥相处的过程中,你会不自觉被他身上一种向上的力量感染。好像在他那儿,问题永远有解决的方式。

充满热情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

供稿:张蕊 甘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