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 索引号
- 115330015896013773/20230110-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 公开目录
- 公共服务事项清单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3-01-10
隆阳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2022年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隆阳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聚焦法治政府建设总目标,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依法治区委员会的大力指导下,按照《隆阳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 年)》文件要求,以稳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权力运行,逐步完善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现将隆阳区执法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情况
1. 依法明确部门职能定位方面。隆阳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主要负责保山中心城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路灯、城市公园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2.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方面。一是充分发挥权责清单作用,深入开展“一次办好”“证照分离”改革,将涉及区执法局事项全面梳理、依法公开、接受监督,优化审批服务,2022年2月将户外广告等便民服务事项放在行政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实现“一窗办、并联办、一起办、一次办”,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二是进一步规范属地管理事权,细化权责关系,主动担当作为,2022年4月21日印发《隆阳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印发规范中心城市管理服务实施细则的通知》,确保保山中心城市范围内的市级下放户外广告规划等审批权责“接的住、运行好”。
3. 加强市场监管方面。持续维护市场管理秩序,提升城区市容景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加强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占道经营、乱停乱放、油烟噪音、施工扬尘等综合治理。截至目前,规范流动摊贩60128起,占道经营23763起,清除小广告和布标10630起,拆除废弃广告牌共计329块,增补人行道停车泊位线14172.2米,劝导不文明行为35055起,开展集中整治52次,联合交警常态化开展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22次。
4. 优化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方面
(1)统一思想认识,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压实逐级联控联防责任。进一步加强与隆阳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区卫生健康局等部门对接,着力解决一线工作人员口罩、手套、消毒液等物资短缺问题,全力保证城管执法队员和环卫工人一线工作健康安全;继续做好干部职工动态监测管理,确保早发现、早处置;围绕行业部门职责,结合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大清扫、大消毒”、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职党员社区双报道等内容,积极调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抓好城市市容秩序维护和环境卫生保洁和消杀工作。
(2)隆阳区城市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提升建设项目已初步取得成效。一是建立隆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分层管理、协同工作的管理新模式,将“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合并至“12345”服务热线,拓宽市民投诉渠道;二是接入公安视频监控,实时监控路面情况,及时发现涉及违建、广告、市政、环卫、渣土等城市管理问题;搭建施工工地监控系统,通过远端红外摄像机监控建筑工地入出口车辆降尘喷洒、物料覆盖情况;搭建施工车辆GPS管理平台,运用系统平台及GPS车载终端设备实现对施工运输车辆的管理;三是对“i保山”微信公众号进行集成开发,目前“随手拍”功能已上线;开发了3个版本“城管通”手机软件(路面巡查员版本、领导督办版、专业部门人员处置版),及时采集、核实问题,精确定位发生位置、现场图像并及时上报平台,促进形成完善的考评、监督、追责体系。
(3)转变作风,抓实城市治理。一是扎实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保障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截至目前,保山中心城区及周边乡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总量124924.07吨,日均收运处置457.6吨,生活垃圾处理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检查维护城市洗手设施84套,确保正常运行;对23座公厕完成提升改造并全部开放使用;二是推进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中心城区日清扫道路面积616.13万平方米,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0.12%。三是做好路灯设施及管线巡查维护,保证全城亮灯率达96%以上,路灯覆盖率逐年增加。四是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管护,提升城市绿化品质,区执法局管护绿地面积约为86.84万平方米,已全部做到标准化维护。2022年铺设塑料草坪965平方米、敷膜4970平方米、补植地被10189平方米、补植绿篱1473平方米、补种乔木179株。建成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83.88%,建成区绿地率为36.0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52%,建成区绿地面积为1316.18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2.12平方米。五是推进垃圾分类进小区,目前中心城区四分类垃圾桶共投放746组,覆盖居民小区680个,已建设生活垃圾分类亭28座,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覆盖率达88.31%。
5.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一是坚持开展多部门联合整治,齐抓共管,相互协调,形成联动机制,着力解决餐饮及洗车场管理难题,做好清淤处置工作,加强清淤施工运输车辆规范管理。截至目前,中心城区餐饮户2126家,对城区油水分离器餐饮户进行随机检查,共排查餐饮户3909户次,已规范安装油水分离器并正常使用2043户,发放限期整改83户;全城区正常营业洗车场73户,截至目前随机检查170户次,督促规范设置三级沉砂池72户,发放限期整改1户。二是建立水污染治理挂包责任机制,积极参与挂钩乡村和社区开展环境治理工作,2022年共计参加治理行动21次。配合城市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完成单位办公区、住宿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三是全面完成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结合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云南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要求,完成督察交办2件群众信访举报问题的整改和验收销号工作,2022年1月21日完成市级验收。
(二)行政决策程序执行情况
一是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专题学习。2022年3月9日-10日,组织执法大队166名执法队员参加专题培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内容进行逐条解读,重点强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在日常行政执法工作中如何实施运用。二是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案卷质量。2022年3月30日区执法局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自评自查工作,对2021年内结案的78件行政处罚案件卷宗进行详细评查,针对案卷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为参加全区案卷评查做好充分准备。三是强化执法培训,开展业务指导。2022年区执法局组织一线执法人员进行《城市管理执法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相关执法培训4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等相关培训6次。四是进一步巩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紧扣隆阳区“八五”普法规划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制定《隆阳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2022年度普法规划和工作要点》,推进落实城市管理重点工作普法责任,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城市管理工作领域法律法规和重要政策。五是牵头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备案清理工作。对《保山中心城区共享单车管理办法(试行)》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合法适当”,报区人民政府备案。六是积极组织行政执法证申请和考试工作。2022年及时梳理出行政执法证符合免考换证人员86人,通过执法资格管理系统申请换证;组织须参加考试换证和新进人员28人申请参加行政执法网上考试,有效保障了行政执法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三)放管服工作开展情况
深入“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认真履行区执法局监管职责,加快“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创新步伐。一是坚持放管结合,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区执法局秉承“行政审批项目该放的彻底放开,改减的彻底减掉,该清的彻底清除”原则,大力推进执法审批工作重心从事前到事中事后监管的转变,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畅通渠道。二是落实简政放权,做好承接工作。认真开展自纠自查,对照“放管服”改革的方向和要求,深入查找不足,认真反思剖析,严格执行办事流程,精简审批事项,确保接得住、管得好,先后梳理优化了许可事项办理流程。三是做好服务对象管理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减少纠纷矛盾。
(四)行政诉讼情况及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
区执法局高度重视行政应诉工作,做到依法按时举证答辩,按法定职责参与应诉,按法律规定执行生效判决,自觉接受司法监督。2022年区执法局共发生行政涉诉案件4件,切实做到依法履行义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
(五)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行情况
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和推进依法行政的部署,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通过区执法局网站公示栏公开部门信息、行政执法人员信息、执法职责和依据、执法程序。按时主动向社会公示行政执法决定、执法结果、行政检查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结合单位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各个执法环节记录的内容、方式、载体,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以单位制定的执法文书范本为依据,规范开展文字记录工作,并按执法案卷标准制作、管理和保存执法卷宗。三是全面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根据《隆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隆阳区推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隆政发〔2017〕21 号)规定,修订完善区执法局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具体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顾律工作机制,对重大复杂疑难法律事务组织法律顾问进行研究提出意见建议。
(六)行政执法案件数
行政处罚案件2022年1月至10月,隆阳区执法局共实施行政处罚案件278起,其中:简易程序处罚149起,占总数的53.6%,按普通程序处罚129起,占总数的46.4%。
(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
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涉法涉诉档案整理工作,保障“信访维稳事项专项”工作信息无误。区执法局对2016年以来涉及行政强制和行政赔偿涉法涉诉的28户拆迁户情况进行详细梳理。认真跟进新发生涉法涉诉的案件具体情况,做到判决一起,档案材料整理一起,积极做好涉法涉诉的信息收集工作。
(八)构建全覆盖法律服务体系情况
根据隆阳区关于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团队构建全覆盖法律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区执法局成立了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的单位内部法律顾问团,并结合单位实际配齐配强成员。对2022年区执法局签订的行政合同、行政文书及时有效的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减少和避免本机关的法律风险,全年共审查行政合同4件,审查行政文书3次,出具法律意见书2份,参加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商议1次,办理涉诉案件4件,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
(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亮点及成效
文明倡导进社区,服务群众零距离。一是汇聚多种力量,服务更加周到。文明倡导活动由隆阳区各街道社区统筹,区执法局全力支持,网格单位积极履职,党员双报到志愿者共同参与,汇聚多种社会力量下沉社区,发挥各部作用,服务更加周到。二是紧贴群众宣传,服务更加丰富。活动搭建城市管理与社区居民互动平台,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社区共治共管中。工作人员通过开展业务咨询、现场接访、普法宣传等形式,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城市管理与市民群众的交流互动,向广大居民重点宣传城市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城市文明新风尚,增强社区居民法律知识和文明意识,推动文明倡导进社区活动走深走实。三是强化文明引导,服务更加高效。活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抓影响群众生活居住的各类问题,如:随处摆摊、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扔垃圾等,针对问题开展不文明行为劝导,加强综合整治,切实提升社区治理实效。四是开展试点学习,服务更加贴心。在下巷街社区开展文明倡导进社区,服务群众零距离试点活动,搭建城市管理与社区居民互动平台1个,发放《保山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76份、《文明养犬告知书》81份、《关于规范保山中心城区车辆停放次序的通告》103份,接受群众咨询30余人次,不文明行为问卷调查36份;活动开展文明行为下沉劝导,规范社区乱停乱放62起,占道经营15起,清理流动摊贩37起,劝导遛狗不牵绳11起,制止市民不文明行为33起,清除小广告9起,清理地面白色垃圾46起,管理飞线充电12起。
二、存在问题
(一)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制定出台的滞后,造成管理难。目前涉及城市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不健全,涵盖范围不广,大多数都是地方政府颁发的规章或条例。对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从现有的规章或条例来处罚,不能对违法者起到教育和威慑作用。
(二)执法力量配置不合理,部分执法人员存在能力不足。一是区执法局执法量大、办理案件数多,持证人员不足,一线执法大队呈现出执法人员不足的问题。二是执法人员能力有待提高。由于执法人员能力参差不齐,在办案过程中依然还存在不规范、不严格的现象。
(三)职权不对称,职责未理清。一是管罚难以划清界线,区执法局虽有行政执法权,但审批与监管分离,事前、事后监督管理脱节。二是目前执法局相关执法工作多为兜底式,是其它部门无法监管和处理的工作,又划至执法局处理,事前处置难执行。
三、下一步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抓好责任落实。
(二)落实执法责任。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全面落实,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使各项执法责任落到实处。
(三)加强行政执法培训,持续提升执法队伍建设。结合行政执法人员网上考试的推进和行政执法实践,积极探索行政执法培训的新方式,运用案卷评查中的实例,促使执法人员认识到经验不足,产生能力恐慌,变“要我学”到主动“我要学”,持续加强行政执法培训,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
(四)严格执法监督,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贯彻落实《云南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等监督制度,通过依法行政考评、案卷评查、专项督察、个案监督等多种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多形式全方位开展监督,杜绝行政机关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发生,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城管建设。
隆阳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2年11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