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阳区供销社2024年第一季度食品安全状况

索引号
01525694-9/20240408-00001
发文机构
隆阳区供销社
公开目录
部门信息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4-04-08

为全面规范区供销系统农村经营网点的食品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食品,净化农村市场,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证重大节日及日常农村市场供应,按照隆阳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隆阳区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报送2024年第一季度食品安全状况分析报告的通知》文件精神,区供销认真组织开展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治理行动工作,现将第一季度食品安全状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农村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事,区供销社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领导,一是调整充实了以区社党组书记、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各股室、各社属企业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层层落实食品安全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二是制定了区社班子挂钩社属单位制度,党组书记、主任李军鸿负责区供销社机关、区供销社社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保山神飞农副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辛街供销合作社食品安全工作;党组成员、副主任刘东维负责保山兴盛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有限公司、保山市神飞冷链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汉庄供销合作社、西邑供销合作社、丙麻供销股份合作社、保山市隆阳区日用杂品公司食品安全工作;党组成员、副主任黄涛负责退休党支部、保山市隆阳乡耕配送有限责任公司、潞江供销股份合作社、芒宽供销股份合作社食品安全工作;监事会主任杨荣花负责瓦窑供销股份合作社、金鸡供销合作社、板桥供销股份合作社食品安全工作,明确各基层社、社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二、2024年食品安全工作

(一)宣传到位,营造浓厚氛围

对各基层社、社属各单位、扶贫结对帮扶村、网格责任社区宣传栏进一步规范,专门设立食品卫生知识版块,并定期调整更新内容。通过微信群、黑板报、横幅等宣传工具,结合“乡村振兴 国家安全 法治同行”活动,组织挂户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增强群众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截至2024年3月30日,共发放宣传资料2100多份,举办食品安全培训1期。

(二)重点突出,措施保障有力

为确保从田头到餐桌整个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我们抓住三个重点:一是抓住重点对象。为了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我们专门组织人员对供销系统9家便利超市、瓦窑农贸商场、“隆阳乡耕”品牌运营中心、芒宽冷链物流公司进行常态化检查,并建档入册,实行月督查制度。二是抓住重点时段。针对元旦、春节节假日期间食品消费旺季的特点,区供销社食品安全工作小组成员主动放弃休息天,会同各职能部门,集中力量加强了本系统内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百姓的饮食安全。三是抓住重点路段。以集镇农贸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便利超市为重点,会同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门,扎实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同时,严格把好“三关”。一是把好从业人员上岗关,制定相应规章制度,不断规范和健全现有管理模式。二是把好放心店入户关。区供销社会同工商所及乡消费维权监督站人员,对区供销系统全村小店、超市进行摸排,按经营规模、经营业绩、消防安全、食品卫生、诚信意识等方面进行严格筛选,综合评定。三是把好动物防治源头关,指导挂钩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疫情报告制度,落实各村专职防疫员,做好常规性防疫工作。

(三)上下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在区委区政府及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区供销社同区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隆阳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卫生局等多个职能部门多方联动,形成了监管合力,这不仅督促企业规范营运,降低了个体食品经营户的整顿关停率,也为企业和个体户减轻了负担,避免企业走弯路。

三、本监管领域面临形势及风险分析

虽然我社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诸多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庞大、经营分散、环节又多,极少数食品生产经营者守法意识淡薄,诚信体系和行业约束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生产经营不规范,存在潜在隐患;

2.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还需要加强,部门间相互交流沟通机制仍需健全完善。

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与违法犯罪查处

区供销社不具备行政执法权。2024年以来,我们一是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积极引导广大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食品安全意识,营造人人关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氛围。二是进一步形成食品安全长效工作机制,继续实行月排查制度,凡查处有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等生产经营行为的责令其停业整改;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不断完善和规范区供销系统 “放心店”建设。三是加强区供销系统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实行生产企业巡查、回访、监督抽查等监管制度,强化企业法人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四是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完善监督抽查和食品卫生例行监测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不入市场制度。

五、食品安全风险检测与交流

区供销社不具备食品安全检测能力。

六、2024年食品安全工作部署推进情况

一是实地检查安全制度、消防器材、生产车间卫生、库房等;二是对食品安全自查台账、可追溯性台账、巡库检查台账、留样相关台账等进行抽查,从各个重要环节进行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创造良好的食品生产环境,确保食品安全。

七、存在主要问题及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一)农村市场存在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现象风险隐患。

原因分析:随着城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假冒伪劣食品难有藏身之地,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农村信息闭塞、农民消费水平低、自我保护意识淡漠等特点,将假冒伪劣食品以低价倾销到农村市场,非法食品加工厂也由城市逐渐转向农村,从事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农村消费者。由于多数农村消费者购买能力有限,购买时图便宜,重外观,识别力差,农村食品市场成为低成本、低价格假冒伪劣食品的泛滥之所。

(二)食品经营者的整体素质较低。原因分析:农村食品生产经营源头“ 小、乱、散”,生产经营者绝大多数系本地村民,自有房屋,文化素质不高,守法经营意识不强。一些经营者即使发现食品已经超过保质期,或明明知道是劣质食品,为了不让自己亏本,有利可图,会想尽一切办法将食品销售出去。

(三)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差。

原因分析:农村消费者遇到权益受侵害时,往往不知如何保护自己。即使有明白的,又碍于同乡、亲戚或是邻居的情面,不愿去投诉。

八、下一步重点工作落实的措施及建议

(一)加大培训力度,不断增强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规范农村食品配送管理,确保食品来源合法;加大宣传,增强广大消费者维权意识。

(二)加大《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强食品经营者合法经营的意识;区供销系统各基层社监管提前介入,进一步增强服务于民理念;做到早介入、早指导、早规范,确保达到合法经营。

(三)进一步做好宣传,增强农村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加大现场指导的力度,提升农村消费者辨别产品的能力;三是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真正对违法分子起到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