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镇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报告
- 索引号
- 01525771-4-/2021-1112004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瓦窑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0-11-12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瓦窑镇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区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紧紧围绕“五个一批”脱贫路径,严格“六个精准”根本要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锁定目标,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根据要求,现将瓦窑镇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瓦窑镇简况。瓦窑镇位于隆阳区东北部,地处保山、大理、怒江三州、市结合部,东临澜沧江与永平县隔江相望,南与板桥镇接壤,西与瓦房乡及云龙县漕涧毗邻,北至道人山与云龙县旧州镇相交,320国道、大保高速公路及金六公路穿境而过。全镇国土面积446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9.92%,相对平整的河谷区域占0.08%,最高海拔3655.9米,最低海拔1240米,降雨充沛,立体气候明显。全镇辖25个村(社区),124个自然村,212个村民小组。2019年度末有10998户37793人,其中:农业人口32087人,城镇人口5706人,少数民族14705人,主要为白族、彝族,约占总人口的38.9%。耕地面积29444亩,人均占有耕地0.78亩。森林资源丰富,拥有林地面积52.87万亩,覆盖率达65%,盛产核桃、茶叶、枇杷等经济作物。
(二)贫困状况。2020年动态管理后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41户11110人,其中:已脱贫2541户11110人,未脱贫0户0人,贫困发生率为0%。有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19个,2016年出列1个,2017年出列2个,2018年出列10个,2019年出列6个。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实施安乐村、祝家村、下麦庄村、瓦窑社区、上河湾村、毛竹棚社区、阿石寨村、大蒿村8个村生命安全防护工程36.408公里,项目总投资200.34万元;实施龙舞村、木瓜村、六合村、阿依寨村4个村道路硬化项目14.47公里,项目总投资434万元。2020年上海市支援瓦窑镇安乐村、大寨村、小浪坝村功能提升项目规划总投资750万元,其中:安乐村197.2万元、大寨村334.0万元、小浪坝村216.8万元。建设内容主要为村内道路硬化和污水处理。实施了大寨村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项目补助资金100万元,主要是安装太阳能,道路硬化等。2020年实施人畜饮水项目4件,项目补助资金391万元,项目涉及龙舞村、木瓜村、瓦窑社区,下河湾社区。实施水库除险加固项目4件,项目补助资金158万元,项目涉及大蒿村、老营社区、上河湾村、下河湾社区。
(二)加大就业扶贫力度。瓦窑镇结合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开发保洁员、护路员、河道治理员、综合执法队员、治安巡逻员、水电管理员等乡村公共服务岗位,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兜底就业保障,共开发公共服务岗位593名。为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疫情期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提升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3月份设置乡镇劳动力转移就业公益岗位2名,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公益岗25名。对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对异地转移并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贫困劳动力,经当地人社和扶贫部门共同认定,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生活补贴标准:隆阳区外每人500元,省外每人1000元。对符合条件外出务工、稳定就业三个月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给予一次性交通补助。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凭车票按最高不超过500元/人的上限标准向输出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报一次性交通补助,低于上限标准的按实际价格给予补助。2020年镇上统一组织输出到福建圣农集团、广州TCL集团共计30人,其中卡户10人。
(三)加大产业发展力度。2020年瓦窑镇致力将工业大麻产业培育成为特色支柱产业,全镇2020年开始种植4004亩。涉及24个村(社区),种植农户801户,其中贫困户347户。汉强公司以每公斤13.00元收购,其中10.00元兑付种植户,3.00元补助给合作社用于平时各项支出,农户全部交完后由区财政每公斤补助0.7元。2020年瓦窑镇加大肉羊养殖扶持力度,截至目前肉牛养殖50头以上共计上报17户,其中100头的共计上报4户,2020年母牛保险共计入保1522头。肉牛养殖贷款截止目前共发放209户,1937.5万元。瓦窑镇对有扶贫小额信贷需求的建档立卡户、边缘户做到应贷尽贷,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办理续贷、延期、展期。现目前共计放贷232户1097万,贷款用途全部用于发展产业。
(四)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瓦窑镇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把因病、因残及其他因临时救助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作为重点,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截至2020年10月,瓦窑镇在册享受农村低保1982户 3607人,其中建档立卡户451户1840人;在册特困供养人员184户21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51户63人。结合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消除风险情况,对获得低保金后生活仍有困难的人员加大临时救助力度。第一季度共发放临时救助61户227人350000元,其中建档立卡户39户44人248500元。坚持“脱贫不脱保”“救助渐退”,做好稳定脱贫。
(五)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围绕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保障范围的目标,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符合条件的享受医疗救助。把防止因病致贫、返贫摆在突出位置,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措施全面覆盖、有机衔接。做实大病专项救治、慢病签约服务管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慢性病卡应办尽办,继续落实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先诊疗后付费”政策。
(六)加大人居环境提升。瓦窑镇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镇124个自然村已经达到1档标准。一是农村“厕所革命”方面。2020年新改建镇区水冲式无害化公厕4座,新改建村委会所在地水冲式无害化卫生公厕5座,公厕覆盖25个村,达到了每村不少于1个无害化公共厕所的标准,2020年新改建户厕1700座,农村“厕所革命”有序推进。二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全镇共计建成标准化垃圾热解设施2个,简易热解设施182个,清运车辆22辆,保洁员306人,落实垃圾收费制度、村庄保洁员保洁制度的自然村达100%,达到每个自然村不少于1名保洁员标准,实现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及有效处理率达 100%。三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全镇已建成污水处理系统3个,分别位于老营集镇,大蒿村茨坪岭岗搬迁点,小浪坝村甜荞地搬迁点;2020年建设克恭村克恭自然村、龙舞村龙舞自然村、上河湾村上河湾自然村等10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四是提升村容村貌方面。2020年以来,我镇大力整顿村内环境卫生,清理陈年垃圾,拆除残垣断壁,加快推进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和院场硬化建设,及村内道路硬化,有效提升了村容村貌,扭转了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
(七)加大问题整改力度。瓦窑镇针对各级反馈的问题全面认领,全面整改。做到真改实改,每个问题都制定详细的整改措施,都有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对销号不实的,整改不到位的,严肃处理。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不动摇,坚决落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不松劲,坚持问题导向思维,杜绝盲目乐观、疲惫厌战情绪,积极稳妥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密切跟踪、定期问效,确保脱贫成效不降低,问题整改不反弹。
三、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完成稳岗就业情况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对全镇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稳岗就业压力巨大。面对突如其来影响,瓦窑镇党委政府坚持目标要求不变,强化统筹协调,优化工作措施,有效抓好稳岗就业。
(一)强化就业信息推荐。镇村每月收集人社局推荐的企业用工信息,筛选出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工作岗位;与梦腾人力资源公司、路华集团等合作,通过6995平台和微信平台及时发布招工信息,全力抓好就业信息推荐宣传;驻村工作队发力,主动对接联系市内企业帮扶就业。累计发布推荐用工岗位900余个,发布用工信息300余次,群众咨询达500余人次。今年3月,有序输出30人到广东惠州市TCL集团务工;截至10月底,向路华集团有序输出劳动力30人,累计在路华集团务工55人。
(二)强化返乡回流帮扶。紧盯疫情影响群众务工难点,做好劳动力返程返岗和外出务工就业工作。一是疫情严峻期间,镇村和卫生院严格疫情防控规定为外出务工人员开具健康证明,累计开具700余份,切实帮助贫困户就业开辟“绿色通道”。二是抓好辖区企业复工复产,开发就业岗位。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对所有返岗人员进行轨迹核查和健康体检核验,实行分批复工复产。全镇31家企业(含停产7家,在建3家,正常生产运营21家),正常运营的21家企业已于3月初全部复工复产,企业复工复产率100%,安置镇内劳动力700余人。三是充分利用扶贫车间、产业发展、项目实施等,促进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大力宣传发动农户用好政策发展肉牛产业、大麻产业,积极在镇内企业、扶贫车间、政府项目中就近就地就业,动员有条件外出务工的到城区、市外务工。
(三)强化就业兜底帮扶。建立全镇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规范管理。由镇政府与服务人员签订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要求,委托村(社区)每月进行履职成效评价和人员排查监管,对不符合条件人员进行及时更换调整,确保人岗匹配、扎实履职,共计更换调整54人。2020年,针对脱贫不稳定户、未脱贫户补短板需求,新增区级开发的人社公益性岗位66个,累计开发岗位296个,2020年3月至2020年6月共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296人,补贴金额822000元。为加强疫情期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升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3月份设置乡镇劳动力转移就业公益岗位2名,村(社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公益岗25名,2020年3月至2020年8月,共发放补贴166500元。
四、存在问题
瓦窑镇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绩,这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体镇村干部共同努力结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瓦窑镇的脱贫攻坚工作距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村内基础设施薄弱。因财力有限,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绝大部分贫困村位于山区,村组道路未全部硬化。
(二)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单一且特色不明显,带动贫困户增收有差距。瓦窑镇山高坡陡自然条件差,支柱产业均为传统的种植和养殖业,近年来受自然灾害和市场影响极大,群众增收难度大。
(三)人居环境提升巩固还不够好。一是生态护林员、村庄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的职能职责和管理区域不够明确,岗位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二是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改善意识有待提高,自觉性未养成。
四、下一步工作
瓦窑镇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把贫困退出后续帮扶巩固提升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切实提高脱贫质量。
(一)抓实党建扶贫双推进。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注重发挥党员干部、挂包部门和帮扶干部联系帮带作用。确保干部沉下身子,深入村组、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二)持续加强脱贫成效巩固,确保能持续稳定脱贫。多措并举,促进贫困户增收。一是从技能培训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按需培训路子,切实提高贫困户就业技能;二是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和扶持力度,确保产业有效带动并实现稳固增收;三是针对供养压力大,医疗教育支出过大的边缘易致贫户257户913人,脱贫不稳定户184户743人制定跟踪帮扶措施,确保无漏评、返贫现象发生。
(三)全力做好提升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一是将人居环境提升纳入村规民约管理,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二是扎实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做好环境卫生政策知识宣讲工作,让农户从思想意识上真正转变并行动起来。
中共瓦窑镇委员会
瓦窑镇人民政府
2020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