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护林守初心 盼得山林满目青
- 索引号
- 01525771-4/20240412-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瓦窑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4-04-12
天刚蒙蒙亮,老杨便起床爬上房顶,四周环顾山林是否冒烟,这是老杨每天起床必做的第一件事,也是他每天天黑前做的最后一件事。
老杨,原名杨忠明,是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镇繁荣村的一名生态护林员,今年是老杨成为护林员的第十个年头。近十年的时间,老杨与林为伴,用脚步丈量着这块他深爱着的土地,累计完成2480次巡林任务,巡护里程超过10000公里,参与扑灭森林火灾1场次,及时处置野外违规用火行为40余起,及时劝阻破坏林木、非法开采行为30余次,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默默守护着这片“金山银山”,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护林使者”。
2017年3月,繁荣村一片山林发生火灾,发现火情后,老杨临危不乱,第一时间向村委会报告后,迅速组织村里的义务扑火队奔赴火场,在专业消防救援力量到达前,带领扑火队员们清理出隔离带,有效防止火势蔓延。大火扑灭后,老杨主动留下夜间值守,带领护林员连续5天对火场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全面清理火场,杜绝复燃发生。
老杨深知森林火灾的危害,每年森林草原高火险期间,作为繁荣村11名护林员的队长,他都带头参加卡点值守,主动增加自己的巡护频次。“这两天进山上坟的人多呢。我们多绕着些,提醒下他们不要在林子里焚香烧纸和燃放鞭炮。”白天常规巡山后,他总会习惯性地在村寨里“走一走”,骑着摩托车沿着山路再绕一圈,向邻里乡亲宣传森林防火政策,提醒他们“进入林区要注意,不带火种进山林”。一身迷彩服、一个红袖标、一双黄胶鞋、一壶老茶、一把砍刀就是年逾52岁的老杨每天的装束。
老杨常说“护林员,不只是单纯的巡山、防火,更是要护好林、守好群众的安全”。始终做森林守护者。一直以来,老杨积极参加培训,实地到林区深处调查,通过手机了解最新病虫害防治动态,学习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2017年,老杨像往常一样去巡山,那天正是春末夏初季节,他发现有几棵松树的松针竟然成片变黄了,如此反常景象,立刻引起了他的警觉,通过上前仔细查看,发现体型特征竟然与不久前镇里护林员培训上讲到的德昌松毛虫十分相似,老杨立即上报镇林业站,配合专业人员施药除虫,及时遏制了德昌松毛虫传播和蔓延。一直是群众贴心人。老杨除了通过微信群里、入户走访等宣传护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政策条例外,还会耐心告诉群众遇到熊等野生动物的应急措施,提醒村民捕猎麂子和私挖野生兰草的行为属于违法,增强村民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在遇到野生动物“肇事”后,作为瓦窑辖区的野生动物肇事勘验定损员,老杨总是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定损理赔,尽己所能保护群众利益。“有次去现场勘验,恰巧碰到熊还没有走,当时确实是吓到了。”老杨回忆起那次经历仍心有余悸。
作为一名护林员,也还是会遇到一部分不理解、不配合的村民。有一次,老杨在巡山时发现邻村的一位大爷正在地里焚烧玉米秆,他立即出面制止,告诉他这几天天干物燥,这样做极易引发森林火灾。老人不理解,认为在自家地里烧玉米秆不会影响到周边的山林,只要有人盯着就没问题,不必大惊小怪。反而还责怪起老杨的多管闲事。面对埋怨,老杨没有恼火也没有退缩,而是耐心地同他摆事实、讲道理,说清楚造成森林火灾要罚款坐牢的严重后果。在老杨的耐心劝说下,大爷主动熄灭了火,并承诺不会再在林区烧地。
“这片山林,我已经照顾了快10年了,还想继续照顾下去。”老杨申深情地望着那片他每天都要穿行的茫茫绿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