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的那颗星
- 索引号
- 01525771-4/20220511-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瓦窑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救灾信息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2-05-11
隆阳区瓦窑镇5.2级地震发生后,抢险救灾有序推进,生产生活逐步恢复。在抢险救援、群众互帮互助等工作中,暖心的故事在灾区不断上演,故事的主人公也成为了灾区一颗颗闪亮的星星。
瓦窑镇瓦窑街子利民酒店的高兴明、赵美菊夫妇,是瓦窑社区三组居民,已从事酒店餐饮业30余年。地震发生后,高兴明就积极参与到房屋震损排查评估的领路工作中,因病无法继续坚持后,高兴明夫妇就想着还能做点什么,为抢险救灾出份力。
利民酒店 高兴明、赵美菊:
我家爸爸90多岁,还没有经历过这种地震,那晚上才地震,救援的就来到我们家。他们又苦又累,出了一些汗,用他们的生命抢救人民群众财产,非常感谢他们。我们考虑他们来要吃,开饭店么,杀给他们一头猪,这是我们自己微薄的心意。
杨爱理是一名现役军人,家住瓦窑镇下河湾村,地震发生时,休假在家的他第二天凌晨就让家人把他送到了瓦窑镇,向镇武装部报到后就一直战斗在排危除险一线。5月9日是他归队的日子,他向部队提交了延假申请,继续配合地方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杨爱理:
灾情就是命令,何况是我家乡,遇到灾情我应该冲在第一线。
和杨爱理在排危除险同一组的张瑞发,是瓦窑镇民兵应急排的一名民兵,家住老营社区的他在接到参与应急救援指令后,第一时间自己驾车行驶30余公里,克服沿途滑坡和路上落石阻挡的困难,于凌晨3点到达集结地点,投入排危除险工作中。
张瑞发:
作为一名民兵,我应该尽我自己的责任,去帮助灾区的受灾村民。
家住瓦窑镇繁荣村一组的辛美英,是一名党员,她与其他4户都居住在山坡上。地震发生后,考虑到邻居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孩子,辛美英边打电话联系,边挨家挨户的去叫人,凌晨1点把所有邻居拢到自己家中院子,凌晨3点又把所有邻居转移到自己家的一块地里,并不断的安抚大家的情绪。
辛美英:
想到我们这边的人全部住在坡上,还有几家留守儿童、老人,然后我就第一时间想到,打给他们电话问问他们的情况,就把他们全部叫拢,聚在我们家,还有两个瘫痪的老人,我背的背、扶的扶,把他们全部转移到我们家外面田上,安全的地方安置。
在地震灾区,像高兴明、赵美菊夫妇、杨爱理、张瑞发、辛美英这样的普通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为灾区的夜晚带来繁星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