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王发付:心平气和讲道理 合法合情解难题
- 索引号
- 01525771-4/20231030-00002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瓦窑镇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公共文化服务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3-10-30
近日,隆阳区瓦窑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王发付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这份荣誉是对他16年人民调解工作的最好诠释与肯定。
今年50岁的王发付是瓦窑镇木瓜村人,现任瓦窑司法所所长,瓦窑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有矛盾找王所”,这是当地群众遇到矛盾纠纷常说的一句话。
王发付的调解员故事要从2007年他当选为瓦窑镇木瓜村党总支书记说起。木瓜村辖21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人口2000余人,有13个自然村进村道路不通,严重制约着整个村的发展。
瓦窑司法所所长王发付:“该拉的东西拉不出去,外面的东西运不进来。所以我们召开两委会议、村民小组长会议,商量用一年的时间把整个村的所有村组道路修通。当时要修路,上级没有相关项目支持,镇里没有资金支持,仅靠村民们集资筹措的2万元想修通所有村组道路不亚于天方夜谈。如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王发付带领村组干部白天测量规划路线,晚上开展调解工作,协调修路占用土地的调整以及附着物的补偿。”
原瓦窑镇木瓜村党总支副书记 彭世香:“他带领我们反反复复去商量,去做工作,一次做不通做两次,两次做不通三次。”最终木瓜村于2008年修通了所有自然村进村道路,新修的道路总长50余公里,无论是外村还是本村村民都没有向村委会要一分钱补偿。
2009年1月,王发付被调到瓦窑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一直到现在。多年来,大到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劳资纠纷,小到邻里纠纷,只要当地群众找到他,他都会及时赶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瓦窑镇是区内有名的工业大镇,镇内工矿企业多,每年他处理得最多的就是劳务纠纷。2020年3月,王发付接到了一起“12348”法网案件调解任务,案件涉及110人。
工人何发军:“当时公司说放假,放了两年也没有通知结束休假。工资不发,生活费也不给,我们跟公司协商过几次都没有成功,我们才通过“12348”找法律援助。”
接到案件后,王发付立即将相关情况上报瓦窑镇政府,瓦窑镇立即成立工作组开展调解工作。
瓦窑司法所所长王发付:“当时我首先的想法是这件案子涉及的人比较多,稍微不注意,可能会引起集体上访,所以就考虑要以最快的速度,赶紧把纠纷稳控下来。”经过反复与公司、职工代表、员工等进行协商,以及通过组织调解、劳动仲裁、法院调解等程序,全体工人成功获得各项补偿款共计300余万元。
工人何发军:“我们的申请交上去没多久,镇里和司法所就来帮我们跟公司协调赔给我们钱,我个人赔到了29000多元,我很满意。”
从事调解员工作16年来,王发付任劳任怨,勤勉尽责,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群众提供优质调解服务,仅2016年以来,王发付共调解案件854件。
瓦窑司法所所长王发付:“我们去处理有些纠纷的时候,其实一点儿底都没有。但是通过我们做工作,当事人同意接受了,这时我们就觉得很开心,觉得我们的努力是值得的。”
自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以来,王发付所在的调委会未发生因调解失败导致的民转刑案件。2021年11月,王发付承担调解业务的瓦窑镇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被授予“云南省劳动人事争议金牌调解组织”称号并通报表扬。
瓦窑司法所所长王发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一如既往地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为瓦窑的发展作出自己微薄的贡献。”
(来源:隆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