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麻乡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方案

索引号
01525768-5-/2021-0610007
发文机构
隆阳区丙麻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救灾信息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1-06-10

丙麻乡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方案

一、丙麻乡3.0—3.9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机构及职能

机构名称

组成

主要工作职责

乡抗震救灾指挥部

指挥长

乡长

1.宣布启动地震应急响应,在区委、乡党委领导下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2.贯彻落实各级领导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部署组织抗震救灾工作。

3.派遣救援力量抢险救灾。

(党政办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前方工作组

组长(副指挥长):武装部长

副组长:分管应急管理的副乡长

后方工作组

组长:宣传委员

副组长:党政办主任

一、前方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安监站、林业站、防震减灾办

1. 负责前方指挥部会议筹备。

2. 配合做好上级工作组有关服务保障工作。

4.抓好指挥部决策事项的跟踪督办、报告反馈。

2.抢险救援组

乡武装部、林业站、派出所、各村(社区)

1.负责组织、协调、配置抢险救灾力量,搜救、转移被困群众和受伤人员。

2.组织运输、投送抗震救灾物资、协助有关部门发放救灾物资。

3.协助开展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4.承担排危除险有关工作,防范次生灾害发生。

3.灾害损失调查组

乡指挥部各成员部门

1.协助开展震害调查和损失评估。

2.各部门单位收集汇总各行业受灾情况。

二、后方工作组

(下设2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乡指挥部各成员部门

1.视情况组织协调全乡抗震救灾物资、装备、人员,根据现场抗震救灾需求,开展支援和保障。

2.做好信息汇总和相关文件的上传、下达工作。

3.开展地震应急宣传,维护社会稳定。

4.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信息发布及宣传报道组

党政办

1.开展好新闻宣传。

2.做好舆情监控研判,采取妥善措施开展舆论引导。

3.做好媒体记者管理工作。

二、丙麻乡4.0级以上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机构及职能

机构名称

组成

主要工作职责

乡抗震救灾指挥部

指挥长

乡长

1.宣布启动地震应急响应,在区委、乡党委领导下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2.贯彻落实各级领导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部署组织抗震救灾工作。

3.派遣救援力量抢险救灾。

(党政办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前方工作组

组长(副指挥长):武装部长

副组长:分管应急管理的副乡长

后方工作组

组长:宣传委员

副组长:党政办主任

一、前方工作组

(下设10个工作组)

1.前方综合协调组

安监站、林业站、防震减灾办

1.负责前方指挥部会议筹备。

2.配合做好上级工作组有关服务保障工作。

3.记录上级工作组及指挥部领导的重要讲话和指示。

4.抓好指挥部决策事项的跟踪督办、报告反馈。

2.抢险救援组

乡武装部、林业站、派出所、各村(社区)

1.负责组织、协调、配置抢险救灾力量,搜救、转移被困群众和受伤人员。

2.组织运输、投送抗震救灾物资、协助有关部门发放救灾物资。

3.协助开展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4.承担排危除险有关工作,防范次生灾害发生。

3.群众生活保障组

各村(社区)、安监站、民政办、危改办、共青团丙麻乡委员会、村规办、国土所等部门

1.负责紧急转移安置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

2.设立固定热食供应点。

3.搭建过渡性安置房。

4.医疗救治卫生防疫组

乡卫生院、各村(社区)卫生室、市场监督管理所

1.救治、转运伤病员。

2.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进行监督检查。

3.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5.综合保通组

各村(社区)、水管站、供电所、交通管理所、文化站等部门

1.开辟抗震救灾绿色通道。

2.组织抢通公路等交通设施并做好应急通行保障。

3.组织抢通、保通供电、供水、广播电视等设施。

6.公共安全组

各村(社区)、派出所、乡民宗办、司法所、综治办、武装部等部门

1.严厉打击、防范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等行为。

2.防控以宗教或赈灾募捐名义诈骗敛取不义之财、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行为。

3.做好救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

7.善后处置组

各村(社区)、民政办、派出所、卫生院

1.确定遇难者身份,做好遇难者遗体火化工作。

2.协助发放遇难者家属抚慰金。

3.协助依法对无法确定身份的遇难者进行DNA鉴定。

8.灾害损失调查组

乡指挥部各成员部门

1.协助开展震害调查和损失评估。

2.各部门单位收集汇总各行业受灾情况。

9.检查督察组

乡纪委

1.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等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督查检查。

2.督促检查工作人员在抗震救灾工作中执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决议情况。

3.防止公务人员侵害群众权益的行为发生。

10.恢复生产生活组

乡指挥部各成员部门

收集相关资料,组织开展恢复规划和落实好各项工作。

二、后方工作组

(下设2个工作组)

1.综合协调组

乡指挥部各成员部门

1.视情况组织协调全乡抗震救灾物资、装备、人员,根据现场抗震救灾需求,开展支援和保障。

2.做好信息汇总和相关文件的上传、下达工作。

3.开展地震应急宣传,维护社会稳定。

4.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信息发布及宣传报道组

党政办

1.开展好新闻宣传。

2.做好舆情监控研判,采取妥善措施开展舆论引导。

3.做好媒体记者管理工作。

三、丙麻乡3.0—3.9级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方案

应急响应等级:不启动应急响应

处置机构

时间节点

处置动作

工作内容

衔接配合事项

乡抗震救灾指挥部

震后30分钟

应急响应

震情通报

1. 对震情进行通报。

2. 视情况和需要赴震区开展必要工作。

震后2小时

震情会商

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震情会商,开展震情跟踪工作。

震后12小时

灾情收集

落实有无灾情发生,汇总上报。

震后2个工作日

处置情况上报

将《应急处置情况报告》及时上报。

四、丙麻乡4.0—4.9级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方案

应急响应等级:启动地震应急Ⅳ级响应

一、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流程

时间节点

处置动作

工作内容

衔接配合事项

震后30分钟内

应急响应

1. 上报震情

2. 派出工作组。

1. 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2. 及时汇总上报震情、灾情信息。

3. 由武装部长带队先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震后1小时内

1. 启动应急响应。

2. 调遣救援力量。

1. 指挥长宣布启动应急Ⅳ级响应;成立乡抗震救灾指挥部,明确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 派出我乡救援力量。

3. 党政办发布简短信息。

二、前方工作组工作流程

时间节点

处置动作

工作内容

衔接配合事项

震后1小时内

赶赴灾区

1. 沟通信息。

2. 掌握灾情。

3. 做好先期处置工作。

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部门及时派员赶赴灾区。

到达灾区后2小时内

查灾

1. 查看灾情,了解人员伤亡、交通、电力、通信及生命线工程受损情况,掌握需求。

2.与后方联系,了解相关批示、指示。

1.各工作组收集汇总初步灾情信息、救灾进度。

2.筹备区第一次前方指挥部会议。

到达灾区后4小时内

参与第一次前方指挥部会议

先期处置情况汇报。

协助做好会议召开相关工作。

区抗震救灾工作组到达灾区后,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各工作组在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工作。直至应急结束,工作重心转移到恢复生产和重建。

三、后方工作组流程

时间节点

处置动作

工作内容

衔接配合事项

震后2小时

后方工作组第一次会议

1.传达上级领导批示和指示精神。

2.明确后方指挥部各工作组的组成和职责。

3.视灾情派出抢险救援力量。

认真开展筹备工作。

震后4小时

综合协调

1.灾情收集汇总。

2.做好新闻媒体的管理。

3.统筹协调救援力量。

1. 做好灾情收集汇总。

2.协助做好新闻媒体的管理。

3.协助做好救援物资安排和转运。

震后8小时

沟通落实

1. 保障与前方工作组的信息互通。

2.督促有关工作组贯彻落实决策部署。

做好与前方工作组的对接,及时督促各工作组落实指挥部决策。

震后第2天

检查指导

1.灾情收集汇总。

2.检查应急工作落实情况。

协助做好相关保障工作。

震后第3天

灾情汇报

汇总灾情,向上级汇报灾情,争取恢复重建资金。

准备灾情汇报材料。

适时启动

响应终止

根据区级安排,向乡抗震救灾指挥部提出响应终止建议

伴随灾区社会秩序逐步转入正常,转入下一阶段工作。

五、丙麻乡5.0—5.9级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方案

应急响应等级:启动地震应急Ⅲ级响应

一、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流程

时间节点

处置动作

工作内容

衔接配合事项

震后30分钟内

启动响应

1.初报震情

2.派出工作组。

1.及时汇总上报震情、灾情信息。

2.由武装部长带队先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震后1小时内

1.启动应急响应。

2.调遣救援力量。

3.宣布成立乡抗震救灾指挥部,明确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迅速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医疗救护等应急处置;迅速安排工作队,收集受灾情况,向区委、区政府报告;成立现场指挥机构,实行交通管制;发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开放应急避难场所,及时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防范次生灾害,维护社会稳定;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命令下达后,按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开展工作。

二、前方工作组工作流程

序号

时间节点

处置动作

工作内容

衔接配合事项

1

(一)赶往灾区途中

信息沟通

1.保持与后方指挥部联系。

2.及时了解掌握灾情。

3.督促村(社区)做好先期处置工作。

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及时派员赶赴灾区。

2

(二)到达灾区后2小时内

查灾慰问

1.查看灾情。

2.慰问受灾群众。

3.了解人员伤亡、交通、电力、通信及生命线工程受损情况,掌握需求。

4.与后方联系,了解相关批示、指示。

1.配合区级查看我乡选择救援重要作业点、集中安置点、医疗点。

2.筹备会议。

3

(三)到达灾区后4小时内

参与区第一次前方指挥部会议

先期处置情况汇报。

协助做好会议召开相关材料收集工作。

4

(四)到达灾区后6小时内

开设指挥部

协助区级开设指挥部。

提供指挥部办公场所。

省或市、区抗震救灾工作组到达灾区后,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各工作组根据工作职能,在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工作。

直至应急结束,工作重心转移到恢复生产和重建。

三、后方指挥部工作流程

序号

时间节点

重点任务

处置行动

衔接配合事项

1

震后2小时内

后方工作组会议

1.党政办通知相关部门召开会议:传达上级领导批示和指示精神。落实指挥部工作部署,明确后方工作组的组成和职责。

2、下发关于有序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3.部署新闻报道工作。

1.综合协调组负责协调并准备材料,制发会议纪要。

2.综合协调组指导《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3.综合协调组汇总抗震救灾信息。

2

震后3小时内

信息发布

发布信息(震情、灾情)。

协助上级召开新闻发布会

3

震后4小时内

综合协调

做好新闻媒体的管理。

信息发布及宣传报道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及抗震救灾工作情况。

4

震后8小时内

优化部署

1.配合前方工作组做好省、市、区工作组的保障工作。

2.做好救援物资安排和转运。

3.部署网络舆情监控。

l.综合协调组提出省、市、区三级工作组保障方案。

2.适时报送救援力量投送情况。

3.信息发布及宣传报道组开展网络舆情监控。

省或市、区抗震救灾工作组到达灾区后,根据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直至应急结束,工作重心转移到恢复生产和重建,适时召开抗震救灾总结会。

六、丙麻乡6.0级以上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方案

应急响应等级:启动地震应急Ⅱ级或Ⅰ级响应

一、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流程

时间节点

处置动作

工作内容

衔接配合事项

震后30分钟内

启动响应

1.初报震情

2.派出工作组。

1.及时汇总上报震情、灾情信息。

2.由武装部长带队先期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震后1小时内

1.启动应急响应。

2.调遣救援力量。

3.宣布成立乡抗震救灾指挥部,明确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4.根据区级文件,下发关于有序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迅速组织抢险救灾队伍开展人员搜救、医疗救护等应急处置;迅速安排工作队,收集受灾情况,向区委、区政府报告;成立现场指挥机构,实行交通管制;发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开放应急避难场所,及时转移和安置受灾群众;防范次生灾害,维护社会稳定;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命令下达后,按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开展工作。

二、前方工作组工作流程

序号

时间节点

处置动作

工作内容

衔接配合事项

1

(一)赶往灾区途中

信息沟通

1.保持与后方指挥部联系。

2.及时了解掌握灾情。

3.督促村(社区)做好先期处置工作。

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及时派员赶赴灾区。

2

(二)到达灾区后2小时内

查灾

1.查看灾情。

3.了解人员伤亡、交通、电力、通信及生命线工程受损情况,掌握需求。

4.与后方联系,了解相关批示、指示。

1.配合各级查看我乡选择救援重要作业点、集中安置点、医疗点。

2.收集汇总灾情、救灾进度。

3.筹备会议。

3

(三)到达灾区后4小时内

参与区第一次前方指挥部会议

先期处置情况汇报。

协助做好会议召开相关材料收集工作。

4

(四)到达灾区后6小时内

开设指挥部

协助区级开设指挥部。

提供指挥部办公场所。

国家或省、市、区抗震救灾工作组到达灾区后,乡抗震救灾指挥部各工作组根据工作职能,在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工作。直至应急结束,工作重心转移到恢复生产和重建。

三、后方工作组工作流程

序号

时间节点

重点任务

处置行动

衔接配合事项

1

震后2小时内

后方工作组第一次会议

1.党政办通知相关部门召开震后第一次会议:传达上级领导批示和指示精神。落实指挥部工作部署,明确后方工作组的组成和职责。

2、下发关于有序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3.部署新闻报道工作。

4.派出救援抢险力量。

1.综合协调组负责协调并准备材料,制发会议纪要。

2.综合协调组指导《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3.综合协调组汇总抗震救灾信息。

2

震后3小时内

信息发布

发布信息(震情、灾情)。

协助上级召开新闻发布会

3

震后4小时内

综合协调

1.做好新闻媒体的管理。

2.配合前方工作组做好各级工作组的保障工作。

3.部署网络舆情监控。

1.信息发布及宣传报道抗震救灾工作情况。

2.综合协调组提出各级工作组保障方案。

国家或省、市、区抗震救灾工作组到达灾区后,根据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直至应急结束,工作重心转移到恢复生产和重建,适时召开抗震救灾总结会。

七、丙麻乡毗邻地区发生4.0级以上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方案

(根据相关建议视灾情启动地震应急响应)

时间节点

处置行动

工作流程

备注

震后30分钟

启动应急响应

根据区地震局灾情评估和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建议,视灾情启动应急响应。

启动地震应急响应后,工作流程如上。

震后1小时

震情会商、灾情收集

1. 召开震情会商。

2. 汇总上报震情、灾情。

3. 深入灾情严重村(社区)开展救灾工作。

震后2个工作日

灾情汇报

上报《应急处置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