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麻乡2021年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 索引号
- 01525768-5-/2021-0610003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丙麻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救灾信息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1-06-10
丙麻乡2021年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为最大限度地减轻汛期洪涝灾害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有效地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根据隆阳区防汛指挥部统一要求,结合丙麻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为指导,坚持减灾、防灾和救灾相结合的原则,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思想,提高灾害预防能力,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防汛度汛范围
丙麻乡防汛度汛范围有:1.河道:丙麻大河、丙麻小河、东河丙麻段;2.库塘:小(一)型水库:沙沟桥水库,小(二)型水库四件:坡脚水库、清水塘水库、豹子洞水库、中庙水库;3.水电站、非煤矿山、地质灾害监控点、公路、学校等。
三、救援措施
(一)转移安置灾民
各村(社区)随时注意本地灾情,出现情况需转移安置时以村民委员会和乡防汛指挥部为单位各自负责处理,具体办法为:乡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乡村组层层包片,坚持安全可靠、就地转移的原则妥善安置灾民。
转移方式:预先转移。根据水情,有命令、有组织、有准备地将老弱病残人员和贵重物品撤离,并安置到预定安全地带;正式转移。接到命令后,除抗洪抢险和留守人员外,其他人员按指定路线转移到安置地点。
转移后安置方法:投亲靠友;在乡内部安置;在附近村、学校集中安置。
(二)查灾、核灾、报灾
灾情发生后,村级防汛指挥要迅速组织人力搞好灾情的调查、统计和上报工作,24小时内必须报告,并根据灾情发展趋势,做到每日定时报告,紧急时随时报告。民政部门负责灾情核查工作,准确及时报灾,同时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款物支持。
(三)加强救灾物资的储备与调度
搞好救灾物资的储备,加强管理,落实制度,确保救灾物资的合理利用。在救灾过程中,对救灾物资进行合理调配,充分发挥储备功能。
(四)落实生产自救措施
灾后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开展群众互助互济活动、组织社会捐助、组织劳务输出、发展畜牧业、以及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措施,弥补灾害损失。
四、组织领导
成立丙麻乡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孟继传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组长:张 骥 乡党委委员、政法委员、人大主席
成 员:王立文 乡党委副书记
吴 娜 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王建成 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
贺小华 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倪 婷 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钏国良 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朱忠文 副乡长
王恩德 副乡长
张桐瑞 副乡长、派出所所长
吴承霖 乡财政所所长
杨莉静 丙麻司法所所长
杨 新 乡水利站站长
王定石 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王 金 乡林业服务中心主任
瞿国兴 乡国土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主任
李丽美 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主任
杨 梅 乡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
包 强 丙麻自然资源所所长
周丽平 乡民政办主任
张艳梅 乡综治办主任、纪委副书记
沈光磊 乡武装干事
杨晓君 丙麻中心卫生院院长
邵维龙 丙麻供电组组长
15个村(社区)支书、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防汛抗旱办公室在乡水利站,由杨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领导小组成员发生人事变动,自行递补。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电话:(0875)-2886017。
办公室根据抢险工作需要,按职责组建:灾情收集评估组、救援和转移安置组、工程抢险组、灾民生活物资保障组、治安保卫组、医疗卫生组、恢复重建组、宣传报道组。其他成员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工。
(一)主要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听取有关汛情汇报,确定预案的启动实施及应急反应规模,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紧急灾害救援,指导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负责日常调度工作,收集、掌握和上报灾害信息,协调各工作组和成员单位开展工作,监督落实紧急救援措施;负责灾情和救灾工作信息发布。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灾情,争取支持援助。
2. 工作组组成及主要职责
(1)灾情收集评估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民政办。负责灾害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对灾害损失以及灾害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情况进行评估。
(2)救援和转移安置组:武装部、民政办。负责抢救、转移安置灾民和灾区群众财产。
(3)工程抢险组:水利站、供电组、电信所、交通管理所。负责对灾区水利、电力、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抢险和抢修。
(4)灾民生活物资保障组:财政所、民政办、安监站。负责为受灾群众提供吃、穿、住等生活物资保障。
(5)治安保卫组:派出所、综治办。负责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卫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医疗卫生组:卫生院。负责组织有关单位为灾民和救灾人员提供医疗救治,提供必要的药品和医疗器械;负责灾区卫生防疫、疫情监测收集上报工作。
(7)恢复重建组:财政所、民政办、中心学校。负责帮助灾区修缮、重建倒塌的灾民住房;修复损毁的交通、水利、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修复或重建中、小学校舍;使灾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8)宣传报道组:负责对救灾工作的宣传和报道。
五、应急反应和行动
(一)灾情收集、报告与核查
乡水利站及各村委会(社区)要保证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漏岗。认真做好值班记录,有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预案启动后,各村及有关部门要及时收集、上报灾情,对灾害损失进行评估,为救灾工作提供依据。
各村对本区域内发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要立即上报水利站。灾情稳定之前,执行24小时报告制度,每日中午12时前向水利站有灾报灾、无灾报平安。灾情报告主要内容有:灾害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影响范围、人口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房屋倒塌和损坏情况、农作物受灾情况、救灾工作情况、灾区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初次报告情况不必求全,了解多少报告多少,灾情发展变化情况要随时报告,要严肃灾情统计上报纪律,对统计报表实行审查、签批制度、层层把关。对漏报、迟报、瞒报和虚报灾情的,坚决予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灾情稳定后,防汛领导小组要及时组织力量,全面开展灾情核查工作,确保灾情数据准确、详实。要及时与有关部门协调,核对灾情数据,避免数出多头。对于倒塌的房屋和因灾死亡人口情况,要掌握到户、到人,并建立花名册。
(二)为灾区提供应急保障
1. 灾民生活保障。预案启动后,安监站、民政部门及时为转移灾民提供临时住所、应急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需物资,确保灾民得到妥善安置。
2. 交通、通讯保障。预案启动后,工程抢险组要组织抢修道路和设备,保证灾区交通、通讯畅通。
3. 抢险救灾保障。各村及有关部门要为参加抢险救灾人员准备必要的专用物资、器材,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4. 医疗保障。预案启动后,卫生院要根据紧急救援工作需要,组织医疗队深入灾区,对受灾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5. 社会治安保障。预案启动后,派出所、综治办根据需要,深入灾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维护社会治安,保证灾区社会稳定。
(三)预防次生灾害
在开展紧急救援工作的同时,要密切注意灾情的发展,提前做好次生灾害的预报和预防工作。卫生院对饮水和食品卫生进行检验,确保安全,做好灾区疫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四)灾后恢复与重建
帮助灾区修缮、重建因灾倒塌和损坏的居民住房;修复因灾损毁的交通、水利、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帮助灾区修复或重建中、小学校舍,恢复正常的教学活动。
六、工作要求
(一)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灾情发生后,乡直各单位和个人都要无条件地服从救灾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命令,顾全大局,执行调度。对拒不执行命令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各村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安全区要有专人做好灾民的接收安置工作。
(二)要尽职尽责,工作到位。发生灾情后,乡直各单位及各村要恪尽职守,及时掌握情况,按乡、村预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置。
(三)要坚持先人后物的原则。在灾民紧急救援过程中,要坚持“救人第一”,先保人身安全,后抢救财产。力争确保不出现一人因工作失误死亡或失踪。如情况发生变化与应急预案的规定不符时,要及时报告,各村应及时采取临时补救措施,保证灾民转移工作不出任何漏洞,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四)要充分加强对易受灾区域内群众应急转移的宣传工作。
做到家喻户晓,积极主动服从指挥,配合工作,保证转移安置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各村委会(社区)须以该预案为参照,成立本村相应的防汛抢险组织机构及编制防汛抢险预案,并对本村范围内所涉工程、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