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麻中学2020年工作总结
- 索引号
- 01525768-5-/2020-1231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丙麻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公共文化服务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0-12-31
丙麻中学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在隆阳区委区政府、区委教育体育党工委区教育局和丙麻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丙麻中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建引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坚持“两学一做”常态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推进“隆阳田园教育—八点三度”教育精准扶贫,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筑牢教育精准扶贫根基,助推贫困学子成人成才,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努力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丙麻中学现有教职工73人(职工2人),高级教师23人,一级教师29人,二级教师19人;有省市区各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区级骨干教师4人;名师工作室1人。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籍生798人(九年级295人、八年级261人、七年级24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91人,留守儿童35人,残疾学生5人(4人送教入户);“四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9人,“非四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29人;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学校辍学率0,立卡户学生无辍学。
二、2020年学校工作情况
(一)基层党建卓有成效
1、创新举措,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按照十九大基层党建“五+二”总布局,以“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承诺制度、党员积分制度、民主生活制度、党员约谈问责制度为主要抓手,落实基层党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资源共享、工作互帮、党建互动、考核互评”为原则,创新实施基层党建“校村联建”,进村入户开展“千师访万家”、“把爱送进家”活动,对疑似辍学生、立卡户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留守儿童、残疾人家庭等进行家访,广泛开展控辍保学政策、扶贫政策、人居环境提升、扫黑除恶、安全满意度宣传。
2、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拥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体党员深入学习党章党规,牢记党员身份,增强党员意识,把握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定理想信念,深刻领会“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和“五大发展”理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树立崇高理想信念、保持对党忠诚、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牢记宗旨,干事创业,努力做到“四讲四有”。
在工作和生活中,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动摇,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觉围绕大局有效履责、充分发挥作用。讲政治、顾大局,明辨是非,不谋个人私利、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干事创业;以身作则,团结协作,凝聚战斗力和执行力,激发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做到小局服从大局、个人服从集体、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保证政令畅通。
3、严格履行管党治党责任
在工作中,全体党员干部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职责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两个责任”。
一是强化责任意识,当好“排头兵”。全体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凝心聚力,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有效推进责任制的层层落实。
二是推动责任落实。按照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年来没有出现违反廉政规定的行为。
三是强化民主监督。坚持“三重一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坚持党务、校务、财务公开,民主监督。
四强化正风肃纪,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所有党员干部严以用权、严以修身、严以律己,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各项要求。加强约谈问责,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发挥自查自纠、专项检查、民主监督的多方位监督作用,注重发现作风问题的新变化和新动向,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有力促进学校作风建设。
五是强化廉洁纪律,为民务实清廉。按照中央、省、市、区、乡党委政府文件、会议精神,强化财经纪律,管好用好公用经费。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坚持“校财局管”、“财物分开”、“收支两条线”、“收支平衡 略有结余”、“日清月结”的财务管理制度,坚持“用在实处、紧处、关键处、急需处”,实行年头校务会预算、季度公示、民主监督、年底结算,做到“花钱有序、落地有声”,管好、用好公用经费,不浪费一分钱,人清、财清、物清。2020年以来,丙麻中学财务内审领导小组对学校资金进行内审,并对2016—2020年教育扶贫资金进行全面自查,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检自查,开展学生食堂成本核算,学校资金使用合法合规,没有出现任何违纪违规问题,没有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学生食堂勤俭节约,成本低、营养好、卫生、安全。
4、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建立责任清单,推动责任落实。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和教职工党风廉政教育学习、提醒谈话、交心谈心、自检自查。
二是强化民主监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坚持“三重一大”制度,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党务、校务、财务公开。在干部人事工作中,严格遵守上级关于干部选拔作用的有关规定,进行干部的选拔任用,没有出现违规用人的现象。在学校财务预算、政府采购、零星维修、工程招标、财务审批报销,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内控制度。在教职工履职晋级、评优评先、工作调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
三是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常态化,常打预防针,浇注防腐剂。
持续开展“两学一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对国家公职人员履职尽责情况加强监督的实施意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全国教育系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教育部教师“六条禁令”》、《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履职的“十个严禁”》、市纪委《关于严禁党员干部赌酒、赌博的通知》、《保山市教师“十不准”》、隆阳区教体局《关于严禁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红包”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隆阳区教体局《关于转发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规范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文件的通知》、“两节”期间党风廉政建设文件精神,常打预防针,浇注防腐剂,筑牢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思想根基。
四是积极开展廉政文化教育、警示教育,做到廉洁自律。
认真组织开展党章党规“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三会一课”和党风廉政建设法制考试;组织观看《钱途》、《政治掮客苏洪波》、《激浊扬清在云南》、《围猎.行贿者说》警示教育片,学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举行《廉洁自律 铸魂育人》党风廉政建设党课、《立德铸魂 廉洁从教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师德专题讲座、耿梅严重违法案“以案促改”;开展“学习弘扬‘四苦精神’教育活动”,坚持“校长苦管,教师苦教、学生苦读、家长苦供”,大力弘扬“敢于吃苦的奋斗精神,善于吃苦的担当精神,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同甘共苦的拼搏精神”。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权利就是担当,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坚持廉洁从教,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二)教育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当前,精准扶贫是我国的第一民生工程,第一政治大事。而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也是最有效最持久的扶贫,因此,我们坚持把教育精准扶贫作为当前和今后第一要务来抓,教育好一个孩子,就拯救了一个家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惠民工程。
1、深入开展隆阳“田园教育—八点三度”教育精准扶贫
一是坚决扭住控辍保学这个难点;二是坚决把住学校管理这个重点;三是坚决筑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这个支撑点;四是坚决推进质量提升工程这个焦点;五是坚决落实好教育精准扶贫各项惠民政策这个热点;六是坚决抓好学校党建工作这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发力点;七是坚决消除学校安全工作这个燃爆点;八是坚决保证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工作落点。
三度——即隆阳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三条线
第一条是温度基线。全体教职工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最质朴的情感,最真诚的心态,最实在的行动,做有生命温度的教育。
第二条是精度准线。教育精准扶贫,精准是重点,要做到“卡户学生数精准、教育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学生及家庭帮扶措施精准、一对一教师结对精准、教育扶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
第三是效度标线。要对照20条责任清单,逐一落实任务完成情况,加大考核力度,加强执纪问责力度,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2、坚持教育精准扶贫惠民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两免一补一计划”扶贫资金
2020年春季学期,丙麻中学有在校生836人。
(1)发放免费教科书情况
836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836套。其中立卡户学生92人,享受免费教科书92套。
(2)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情况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四类生”154人,“非四类”308人,合计462人,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费288125元;其中立卡户学生92人,享受寄宿制学生生活费补助57500元。
(3)享受“营养改善计划”情况
836名学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每生每学期400元,合计334400元。其中立卡户学生92人,享受“营养改善计划”36800元。
2020年秋季学期,丙麻中学有在校生798人。
(1)发放免费教科书情况
798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798套。其中立卡户学生91人,享受免费教科书91套。
(2)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情况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48人,合计发放合计341875元。
“四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9人,每生每学期625元,合计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73750元,其中立卡户学生91人,生活费补助56875元;“非四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29人,享受生活费补助268125元。
(3)享受“营养改善计划”情况
798名学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每生每学期400元,合计319200元。其中立卡户学生91人,享受“营养改善计划”36400元。
(三)德育工作坚持不懈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开展“立德铸魂、廉洁从教”师德主题教育,组织开展5次集中学习、3次自主学习、6个专题研讨、观看1次警示教育片《政治掮客苏洪波》,支部书记分别作了《立德铸魂 廉洁从教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师德主题宣讲和《中国战“疫”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专题党课。
通过学习,提高了全体教师理论水平、道德修养和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教导,并强调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通过学习,广大教师师德素养有了较大提升、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做到“四讲四有”,做“四有好教师”,立德铸魂、廉洁从教。
以创建“五强五好”基层党组织为抓手,落实“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在疫情防控表彰会重要讲话精神”、“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10534”德育课程实施、法治讲座、“道德讲堂”、“中国梦”、“我和我的祖国—红歌赛”、“自强 诚信 感恩”教育和“六红校园”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法治观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平安校园”巩固提升
安全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防范胜于救灾,安全事故无小事。按照“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守土有责 失职问责”和隆阳区教体局创建“平安校园”八化策略(安全责任清单化、安全教育主题化、安防设施智能化、安全演练常态化、管理重点精细化、安全生态立体化、先进示范基地化、评价考核具体化)精神要求,安全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清单,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安全教育宣传、隐患排查、整改落实、安全风险评估、安全应急演练,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努力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应急处置能力;坚决杜绝人为安全责任事故和信访举报事件,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最安全、最阳光、最舒心”的地方,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五)课改教研持续推进
1、推进“153生态课堂”,提升优课率
在隆阳“田园教育”创建“生态课堂”理念指导下,我校结合实际,制定和推进丙麻中学“153生态课堂”。
树立一个课堂教学理念: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
把握课堂教学五个环节:一是复习巩固,温故知新;二是预习展示,基础检测;三是质疑解难,重点突破;四是合作探究,当堂达标;五是课堂小结,知识强化。
实现育人目标“三个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2、加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际交流,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每周按照“四定四化”(“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专题化、效率化、科研化、成果化”)开好教研会;积极开展《基于核心素养下农村初中学科教学策略探究》市级重点课题和7个微课题研究;积极开展校际交流,九年级备考交流和班级管理交流;认真组织丙麻中学—汉庄中学、保山学院政治学院校际结对交流、校本培训、名师工作室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确保每年教师培训高于72学时,外出教师培训高于15%;积极开展“国培送教下乡活动”、“丙麻中学年轻教师优质课赛”及晒课活动,学校听课组对教师课堂教学随机督导“优课率”评价活动;加强骨干教师管理和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做好新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努力做到年轻教师“一年成型,三年成熟,六年骨干”目标;开展“班主任论坛”和微课分享,交流班级管理经验。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际交流,广大教师专业素养、课堂效率有了较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推进。
(六)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1、2020年1月,投资26万元进行“厕所革命”,改造学校旱厕两个。
2、2020年2月,投资3万多元,修建学校围墙,投资2万元建视频会议系统一套。
3、2020年3月,投资3万元更新思源楼文化墙。
4、2020年8月,学校投资10万多元,修缮门窗、床铺、学校中心花园、运动场周边护栏。
5、2020年9月,投资2万元新建自来水管道800米。
6、2020年10月,投资4万元,改善学校洗手设施。
(七)办学效益逐年上升
1、学校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良好,广大教师安心从教、廉洁从教、热心从教。
2、圆满完成教育精准扶贫目标任务。
在丙麻乡党委政府坚强有力领导下,学校和各级部门共同努力,齐抓共管,联防联控,丙麻中学教育精准扶贫、控辍保学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入学率达100%,辍学率0,教育扶贫资金发放100%。
3、“平安校园”进一步巩固,学校平安、文明、和谐。
4、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2020年丙麻中学高中、中职升学率90%。
2020年,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500分以上18人,优秀人数居隆阳区前列,在隆阳区33所中学总评第16名。
2020年丙麻中学毕业生高考600分以上5人(最高分陈书雯659分,段永恒650分、李颖618分、段正文609分、付锦600分),600分以上及一本、二本上线居隆阳区山区乡镇前列。
2020年,丙麻中学赵杰星老师荣获云南省山区工作20年优秀教师。
三、存在问题
1、学校发展长远规划不够科学,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滞后,优质均衡发展滞后。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7项指标中,目前丙麻中学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运动场地3项不达标。
2、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与先进学校还有较大差距,群众满意度不高。
3、学校管理制度还不完善,教职工的积极性还未完全调动起来。
4、学校安全管理没有落实、落细、落小,存在安全隐患。
5、校园文化建设还不完善,社团活动还不丰富,校本教材、活动、资源有待开发。
6、学困生较多,部分学生家庭教育缺失,时常违纪,厌学严重,辍学倾向增加。
7、学校没有足球场地,男生宿舍拥挤,没有多功能教学楼,没有建筑面积,需征地25亩。
8、教育精准扶贫、控辍保学任重道远。
四、今后努力方向
(一)打好教育精准扶贫、控辍保学持久战
按照《丙麻中学控辍保学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职责,严格按照“双线四级六长”制、“控辍四步法”、“校村联建”、“千师访万家”、“把爱送进家”、“红黄蓝”三色预警,积极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加强学生信息比对,进一步摸清底数,确保数据真实、无遗漏;及时做好立卡户学生信息动态调整;加强特殊学生关爱工作;完善控辍保学档案材料,做到一查就有、一核就准。
(二)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攻坚战
1、根据教体局下达指标,完善《丙麻中学学业水平测试备考方案》,加强备考。
2、加强课堂教学常规检查督导,做好“备课—上课—辅导—检测—评价反馈”五部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关注学业水平测试动态,把握考点、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4、注重基础,加强学生识记、分析、理解、运用能力训练。
5、关注时事,强化热点。
6、加强学业水平测试应对,避免人为因素失分。
7、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中考氛围,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全体师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8、“抓两头,促中间”,做好培优扶差工作。
(三)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按照中央、省、市、区委及教育体育局疫情防控文件、会议精神,加强组织领导、联防联控、摸底排查、信息上报、教育宣传、物资储备、应急处置演练,做到“一刻不能松、一处不能漏、一个不能少”,坚定信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廉洁从教,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振兴丙麻教育,建设大美丙麻做出新的贡献!
保山市隆阳区丙麻中学
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