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共治”打造平安和谐海棠

索引号
01525770-6-/2022-0530002
发文机构
隆阳区水寨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2-05-30

“五色共治”打造平安和谐海棠

海棠洼社区地处水寨乡西北方向,距乡政府驻地11公里,国土面积13.5平方公里,辖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363户1614人,有耕地2114亩,林地16800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5%,主要产业有山葵、核桃、洋芋、重楼等。

近年来,海棠洼社区不断完善村级民主机制,引导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让居民走上台前唱“主角”,形成社区“五色共治”新格局,凝聚力量,共建平安和谐海棠。

“党心红”绘制“同心圆”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强组织、搭平台、聚合力、破难题,促进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一是用好“红色网格”。紧紧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全村划分为36个网格,通过网格将疫情防控、命案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落实落地落细,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推选“红色管家”。大力推选政治素质过硬、愿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干部担任网格员,充分发挥党员包联重点家庭,包联重点人员,带头出谋划策,带头参与社会治理,带头解决群众身边揪心事、烦心事“两包三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疫情防控、治安巡逻、环境整治、纠纷调解、文明监督等,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成效,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协商紫”架起“连心桥”


海棠洼社区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议,社区以民为贵,坚持问计于民,成立社区协商议事会,开展“有事好商量”,让人民群众“登堂入室”,参与社区决策,并建立村民议事微信群,大到村庄规划,小到垃圾桶摆放,村里的事及时公示,村民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群里,或者向村民监督委员会反映,形成“大事大家议,难题一起解、公开透明化”的良好局面,共同绘就社区“协商紫”。


“温馨绿”释放“影响力”


建强以党员干部、志愿者组成的绿色服务队,为辖区群众开展助孤扶弱、公益慈善、社会应急等各类公益服务。社区党总支依托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探索开展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平安创建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24场次。积极组织志愿者对社区主干道两侧的小广告、垃圾、杂草、杂物进行统一清理,营造干净、整洁、卫生的公共环境。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逻、宣传及应急处突等工作,提醒群众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扎实推进平安海棠建设。

“调解蓝”稳固“基本盘”


建强以乡村干部、离任干部、乡贤、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为主的蓝色纠纷调解队,及时发现矛盾隐患,按照问题的性质和内容进行梳理归类,坚持“抓早、抓小、抓源头”原则,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等手段和教育、疏导、协商、调解等办法,千方百计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坚持“组、村、乡”三级联动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提升纠纷调解实效。

“文明粉”传播“正能量”


持续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乡村治理共同体,海棠洼社区荣膺“云南省文明村”、“云南省卫生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一是树立文明新风。成立村级“两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倡导村事“两办”(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实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服务规范的长效机制。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将矿产资源保护、环境卫生整治等纳入村民管理制度系统,引导村民自我约束,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由“他治”到“自治”大转变。二是净化淳朴民风。围绕“敬业奉献、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孝老爱亲、助人为乐”传统美德,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家庭”、“文明家庭”等榜样评选活动,评选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家庭”280户,依托党员大会、大喇叭、微信群,对先进典型榜样进行宣传,引导村民崇德向善,以德治正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