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邑乡鲁图村“四好工作法”激活党建工作

索引号
01525767-7-/2022-1117002
发文机构
隆阳区西邑乡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文      号
浏览量
日期
2022-11-17

西邑乡鲁图村“四好工作法”激活党建工作

“红色引擎”

 

   鲁图村位于西邑乡西南部,全村国土面积12.77平方千米,属山地丘陵地形。鲁图村交通便利、信息灵通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有农业户籍人口7033115,其中党员99人。

2003年以来,连续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对推动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鲁图村认真学习上级政策,领会各级会议精神主动作为,因地制宜把党建引领贯彻始终,整合资源,积极探索“四好工作法”的“鲁图模式”。

领好头,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

一是建强支部,扎实履行党建职责。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党建引领”开展各项工作,立足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不断巩固党员自觉听从指挥、坚定维护核心、切实建强支部堡垒、忠诚履行职责使命,立足短板抓贯彻、注重实践看落实,用实际举措加强党支部建设扎实履行党建职责。二是提高认识,抓好学习型班子建设。牢牢抓住村书记这个关键少数,着力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送书记“出门”,请专家“入室”,俯首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负责人知识储备;牢牢抓住把握促进经济发展这个重点目标,着力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乡党委定期组织村干部到各地精品示范村参观学习,让村干部带着问题学、带着经验和不足及时复盘,增加事前正确决断率。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请进来与走出去学习的结合,广泛交流与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方式的结合,提高干部党性修养党建工作能力三是真抓实做,服务网络全面覆盖。创新运行机制,优化网格运行效率。坚持党旗领航这个核心,围绕“党建堡垒、共治平台、服务阵地”的总体定位,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纳入网格化管理,依托村级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全村6个一级网格,12个二级网格,36个三级网格通过支部带领党员、党员凝聚群众,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确保做到“事事有负责,环环可追责”。

定好位,用好党建工作指挥棒

一是抓整顿,转变村庄面貌。“两委”班子针对村容村貌存在的问题,向上积极汇报、向下认真到村民家中与农户宣传、交流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实施路面硬化解决农田“散少乱”、农户出行难的问题;确定好保洁员“责任田”,确保村庄有人打扫有人保洁。二是抓规范,推行三项制度。行党员中心户1+10”联系帮扶制度。1个党员联系走访10户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通过联系走访让群众参与村里的经济发展、宣传政策。开展走访制。乡挂村领导、干部与村干部每月进行至少一次“听民声、知民情”走访活动,深入群众、听真话、办实事。落实“三会一课”“周一例会学”、主题党日活动等学习制度,注重统筹协调,坚决避免以业务学习代替政治学习,形成常态化学习机制。三是抓振兴,增加经济收入。村党总支带领党员干部因地制宜,修建田间道路,强化机田宜机化改造,实现连片种植区机械化作业率100%,坚持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真正让农田实现“生产规模化、耕作机械化、布局生态化”。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产业布局,构建大春种烤烟、小春种粮食作物的粮烟种植模式,每亩实现综合效益11000元以上,带动群众427户,户均增收11000余元,吸纳120人务工实现务工收入144万余元,让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享受出租土地、在村务工的“双收益”。

把好舵,突出党建工作新亮点

一是上下联动,建立完善服务平台。建立“一中心四室一平台”,一门式服务、一站式办理,实现了职能的转变和服务方式的改进,有力地推动了山区基层组织管理职能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的转变。二是广泛参与,服务方式贴近群众坚持把党员主动参与作为基层治理的突破点,动员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到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当中。加大对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等社会化管理服务项目的投入。是提质增效,实行规范化管理。以基层数字治理为切入点,依托平安乡村数字化平台,将后台大数据平台、手机终端等功能整合到鲁图村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大数据终端服务器,实现了以“外围监控音视频回传——指挥系统研判决策——输出系统指挥调度”的应急指挥回路,有效推进全村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无论是平安建设、产业兴旺、基层治理还是生态宜居,鲁图村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数字化+智能广播。结合应急“大喇叭”网络广播系统,通过后台管理远程喊话开展宣传教育,在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推动传统广播向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化+视频监控。结合平安乡村建设中“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的经验,将视频监控接入指挥中心,在村组道路关键位置新增33个摄像头,为让视频监控系统覆盖面更广更细,村“两委”鼓励引导群众把监控摄像头安装入户,目前已有362户群众在自家庭院安装摄像头。数字化+指挥调度。网格员可通过APP随时随地上传矛盾纠纷、乱扔垃圾、毁坏农作物等不良行为,后台根据上传事项进行派单解决,第一时间在减少人员聚集的情况下能迅速安排部署各项工作。数字化+多元平台。将智慧党建、平安建设、便民服务等整合成多元化平台,实现服务项目、资源和信息的多平台交互和多终端同步。群众通过手机在线办理简单业务,村“两委”第一时间推送各项惠农政策、种养殖技术要点和其他群众需要的信息,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聚好力,守住党建工作主阵地

保护文物古迹。通过保护王氏宗祠、鲁图文化大院等文物古迹,成立主题教育馆作为现场教学培训基地,将农耕文化、古文物等开放展示,成为宣传展示我村民族团结工作经验的重要窗口。建立文化活动场所。自脱贫攻坚以来,共建立文化活动场所6所,投入健身器材8套,建成农家书屋1个,落地1个妇女儿童之家,工会之家,青年活动室等。定期开展文娱活动。定期开展彝族火把节篝火晚会,村小组间拔河比赛,观看露天红色电影等活动,寓教于乐,村民团结向心力不断增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沿西客线打造鲁图古村落旅游景点,依托鲁图文化大院、王家大院、王氏祠堂农耕文化、古村落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载体激发旅游潜力。

供稿人:西邑乡赵松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