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鲁图寨
- 索引号
- 01525767-7/20240112-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西邑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4-01-12
鲁图村位于保山市隆阳区西邑乡西南部,与施甸、昌宁接壤,全村辖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世居民族有汉族和彝族。鲁图村,原名鲁土寨,因明代中期以前该地为鲁姓土司的领地,故名鲁土寨,一九四九年后,因鲁土寨自然风光优美绚丽,故雅化为鲁图村沿用至今。
地质资源——对称天坑
鲁图村分布着东西对称的天坑7个,加上三条沟至吴山寨的两个,一共9个天坑。鲁图天坑为天然陷落的巨大圆形土坑,每个深度在100米左右,大致呈东西向对称分布,即东边一个,西边一个,一般都是两个一组出现,是中国地质上的一大奇特景致。
鲁图村的历史渊源
鲁图建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代嘉靖年以前,鲁图村为鲁姓土官的领地,归信义寨总旗莽姓土舍管辖。明代,与鲁土寨相邻的广邑寨为永昌南部蒲蛮的重要聚居地,永昌副千户阿干就居住在广邑寨,管辖保山、昌宁、施甸一带的各土司、土舍。明宣德初期,阿干派遣孙子阿都鲁、同蒲人莽寒叔、阿类上京城进贡,请求在广邑寨设置州府。明宣德五(1430)年,设广邑州。宣德八(1433)年十一月,广邑州直隶云南布政司。明正统元(1436)年三月,撤广邑州。虽然广邑州仅仅存在了6年时间,但奠定了广邑寨在十五喧二十八寨的地位。广邑州撤销后,设达智邑乡约于广邑寨;民国后期,改设智合乡。由于广邑寨的独特历史地位,鲁土寨作为进出广邑寨的交通要道,随着商旅马帮的繁荣,也进入了历史的繁荣时期。自明代至本世纪初,鲁土寨一直都是西邑乡居民、广邑寨、苍蒲塘、箍桶寨、抄纸寨等附近村寨进出的交通要道。辖区内较为完整的保存了鲁土寨至广邑寨的古道,含村中石板路50米、水泥路1000米、以及土路8千米。据传,广邑古道鲁土寨村庄段一共有127台石砌石板路台阶,至今保存部分还有深深的马蹄窝。现存古道主道石板路50米,村中入户石板路100米左右。
明洪武十四(1381)年,凤阳府灵璧县(今安徽宿州市灵璧县)石板村人王成、王焕兄弟随付友德将军征云南,至永昌地区。征南胜利后,王成随军回朝。王焕留守永昌,落籍永昌府城涵洞街(今保山城区易乐上苑一带)。王焕逝世后,其子王宗、王裔、王玄举家迁徙至王邑屯定居。后王玄至信义寨,从当地土舍头人手中购买土地,定居信义寨(今西邑村小王寨)。王玄定居小王寨,生子王鹏翔、王鹏举。王鹏翔、王鹏举一代,一脉单传,只有王家胤一人,生子王见龙、王见凤兄弟二人。据传,王见龙为军队统领,曾带兵平蛮,死后被封为广威将军。大约在明嘉靖年间,王见龙移居鲁土寨。至道光年间,鲁土寨王姓后裔已繁衍至40多户,200多人。鲁土寨至此形成了以王姓为主的汉族村寨。
清代道光年间,鲁土寨已繁衍至40余户,200多人。在鲁图王氏历代先祖的努力经营下,鲁图王氏生活富裕,依山傍水修建了大规模的四合院。现存100年以上的古建筑30余栋,代表性建筑有王氏宗祠、王家大院、大水井。鲁图村的古建筑规模较大,建筑精美,是隆阳区较为集中古建筑群,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旅游文化价值。
鲁图村的传统古建筑
鲁图当地建筑风格多为土木结构的传统民居,其中清代徽派建筑的三房一照壁宗祠1院,清代徽派建筑四合院4院,一百年以上建筑物共计28栋。,鲁图村传统古建筑是西邑乡保留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王氏宗祠
王氏宗祠位于鲁图村老寨子北端,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四(1844)年,道光二十五(1845)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风格为清代徽派建筑,为三房一照壁建筑格局。由正殿、南北厢房、南北耳房、照壁、南北山门组成。正殿为一层悬山顶建筑,三开间,面积105平方米。屋内后檐墙下为垂柱式神龛,用于供奉历代先祖神主碑。南北厢房对称分布,均为悬山顶建筑,三开间,面积90平方米。北耳房两开间,墙体已坍塌。南耳房已被毁。院子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照壁正对正殿,有墙体绘画于瓦当下。照壁南北两端对称修建有斗拱式山门,其中北山门被堵,只开南山门。
王氏宗祠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古朴大方,建筑基本上保存完整。1958年,宗祠被用于办学,1990年学校搬走后,南北两厢用于老年活动场所,正殿仍用于供奉祖先牌位。宗祠内现存古碑四块,其中一块为“王见龙夫妇神主碑”,碑文记录了王氏一族的起源及发展。碑刻于清道光二十四(1844)年。其余三块古碑刻立年代不详。除古碑外,尚有用于安装古碑的石座五块。
大水井
大水井位于村子中部,大约有400年以上历史。由一块中空的长方形石块饮水至水井中,水井为石板砌成一平方米的四方形水池。水井现大体风貌保存完整,引水石块的龙头嘴缺失,水流量较小。该水井见证了古人的人饮工程智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广邑古道遗址
鲁土寨为进出广邑寨的交通要道,辖区较为完整的保存了鲁土寨至广邑寨的古道,含村中石板路50米、水泥路1000米、以及土路8千米。据传,广邑古道鲁土寨村庄段一共有127台石砌石板路台阶,至今保存部分还有深深的马蹄窝。现存古道主道石板路50米,村中入户石板路100米左右。
鲁土村的产业新发展
近年来,隆阳区西邑乡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持续优化区域布局、推进产业综合体建设,立足西邑乡农业大乡的实际,将烤烟产业纳入特色支柱产业大力培植,以鲁图村为试点,结合鲁图村海拔高和气候特点,以核心烟区“156”示范工程建设为契机,围绕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三个重点,打造出“鲁图模式”,探索总结出“一轴四轮五机制”的经验,最大力度提升了土地价值,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强劲动力。
为了使产业链纵深延长,提高附加值,对照鲁图村对产业的规划布局,统一规划发展千亩烤烟、千亩青豌豆、百亩连片甜龙竹等高产值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烤烟、玉米、早豌豆、蔬菜种植及生猪、肉牛养殖产业。建设配套设施新能源烤烟房、保鲜冷库、农副产品分拣中心,丰富新业态,吸引多种市场主体进驻鲁图村农贸市场,使生产、加工、销售、服务、流通等上下游相互配套,降低了市场和自然风险,激活山村里的市场要素,使鲁图村产业发展形成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