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邑乡窝角村:大山深处秋意浓
- 索引号
- 01525767-7/20240925-00001
- 发文机构
- 隆阳区西邑乡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文 号
- 浏览量
- 日期
- 2024-09-25
我去过很多地方,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如今我驻村工作的窝角村,我的第二故乡。窝角村,位于一个依山傍水四季如画的大山深处,村民们世代在此耕作,过着宁静而又简单的生活。
清晨的一缕阳光照在山岗上,人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如果来这儿游玩,就会发现当地人的生活节奏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时间的感受不明显。其实,乡村里的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季节和时间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节奏起伏很大。农忙时节,村民们从早晨忙碌到晚上,一刻都不得闲。只有农闲时间,大家才会一起享受慢时光。当地村民们很尊崇致富能手,哪家的猪养的膘肥体壮、哪家种的烤烟品相更好、哪家种植的包谷产量更高,这些都是村民们最感兴趣、也是聊的最多的话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小山村也经历着一场蜕变。在保留传统耕作方式的同时,也焕发出了现代化的生机与活力。村民们对高科技种植充满了渴望,现在从种到收都离不开新型农具和小型农机,绿色、环保、生态种植技术村民们更是如数家珍。
秋天是收获希望的季节。秋天到了,大山的田野里迎来了收获的时刻。金黄油亮的烟叶、沉甸甸黄灿灿的包谷、红彤彤的工业辣椒,长势都格外喜人。人们将烟叶一片一片小心的采摘下,放到智能烤房中精心烤制,一片片油亮的烟叶就实现了华丽的逆转,变成了村民们眼中的“黄金叶”,鼓起了人们的钱袋子。当地人个个都是劳动的高手,一个叶子都不剩的烤烟秸秆,也被心灵手巧的村民们派上了用场。在烤烟地里套种豌豆,将田间烤烟秸秆作为豌豆的爬藤,在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的同时,还节省了成本增加了收入。
村里人很重视教育。一说到读书,人们眼里就有了亮光。听到学校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村民们总要停下脚步来倾听。不论经济条件如何,家家户户都会给孩子们留一个书桌。在人们看来,读书是一件可以改变命运的大事。村民们很淳朴,邻里关系亲密,一起捆烟叶、一起收辣子、一起接孩子,你来我往生活融洽的亲如一家人。
小额贷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脱贫户杨大哥就是使用小额贷款的众多受益者之一。说起小额贷款对自己生产生活的帮助,杨大哥深有体会,“在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的帮助下,我办理了5万元小额贷款。办理过程很方便,既不用抵押,也不用担保,手机上申请马上就可以使用了。不仅利息低,还有政府贴息,一到时间政府的贴息就准时打到我的社保卡账户里了。我用这些贷款买了起垄、施肥和喷药的农具,扩大了烟叶种植面积。今年的烤烟收成好,市场价格稳定,比去年多收入了1万多元,干起来更有劲了。”
秋日的傍晚,村民们聚集在学校门口等待孩子们放学,从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看到了家乡的未来和希望。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每一份耕耘都收获了沉甸甸的希望,每一份努力都凝聚成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供稿:窝角村驻村工作队员 刘玉强)